尿蛋白降不下来,总反复如何应对?早知道2点方法可防肾衰竭

导致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病理类型的以肾小球损伤引起的比较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疾病因素。

尿蛋白的持续存在对肾脏单位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是极其严重的。肾小球的基底膜就像是一层保护膜,保护着肾脏细胞,且发挥着强大的过滤作用,一旦出现损伤,对肾脏细胞的破坏可想而知。也因此造成肾脏整体滤过功能的下降。

尿蛋白降不下来,总反复如何应对?早知道2点方法可防肾衰竭

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的后果也很严重,会引起连锁效应,导致体内多余的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进而升高血液毒素水平,增加尿毒症的风险。

尿蛋白定量降到0.5克以下更安全!

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类肾病出现的大量尿蛋白的症状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且降低到0.5克以下是安全的范围,对肾功能的影响会持续减小。大多数人在系统地进行免疫严重反应抑制治疗后,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个标准。

我们说尿蛋白高的人尿毒症风险高,并不是说一开始出现大量尿蛋白的人,肾功能进展速度更快。而是这两类肾友要引起注意:

尿蛋白降不下来,总反复如何应对?早知道2点方法可防肾衰竭


第一类:尿蛋白持续降不下来的人

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初期尿蛋白漏出量也有差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一般早期漏出在0.5g以下,但不会出现大量尿蛋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超过3.5g。

肾病综合征类型的肾病较常出现大量蛋白尿,尤其是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及足细、上皮细胞、系膜细胞等肾脏组织结构具体病理变化相关。

我们说有大部分人可以把指标降到安全范围内,但有部分患者总是管理不到位,导致持续用药后 ,尿蛋白能降下来但不能低于1克以下,总不能转阴。持续超过1克的患者,对肾功能后续影响是比较大的,肾衰竭风险更高。

这类患者该如何应对?

常规的采用免疫疗法就是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剂作用达到顶峰后,可以配合中医疗法来调节自身免疫状态,加强免疫抑制的效果,可以达到一定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其实尿蛋白根本上是免疫炎症的问题,当激素发挥作用不佳时,还是从根本解决免疫问题最重要。

尿蛋白降不下来,总反复如何应对?早知道2点方法可防肾衰竭

第二类:尿蛋白易反复的人

尿蛋白降下来又涨起来,如此反复的患者其实比尿蛋白平稳的患者,肾功能进展的速度会更快。

要阻止尿蛋白反复,首先要针对易引起反复的因素加以预防,及时解决到可能存在的隐患,比如潜在的感染风险包括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等,还有药物应用不当引起的药效降低,饮食习惯坚持不好等等因素。

这些都是能规避掉的一些诱发因素,对于尿蛋白复发的问题其实比较容易解决。

若大家还遇到其他尿蛋白、肌酐高、肾衰竭等问题,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蛋白尿   肾小球   基底   尿毒症   肾病   肾脏   病理   损伤   免疫   肾功能   患者   细胞   进展   因素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