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zi因“糖”退役|只有科学控糖才能勇往直前

6月3日下午14点,伴随很多人的青春的“狂小狗”宣布退役了。14岁出道“一战封神”,17岁闯入全球决赛圈,21岁揽获LPL春季/夏季赛冠军、亚洲对抗赛冠军、雅加达巨港亚运会英雄联盟项目金牌,制造了无数高光时刻和“第一”的中国电竞代表人物Uzi简自豪,由于2型糖尿病控制未果,加之手伤严重,8年的Uzi职业生涯宣告结束。

这次Uzi的退役使2型糖尿病再次跃入微博热搜,Uzi提到,压力、饮食不规律、肥胖以及熬夜是他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而未来患并发症的风险是他决定退役的主要因素。

那么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从饮食等生活方式上科学控糖呢?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糖尿病并发症研究

糖尿病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45年将影响6.93亿成年人。毁灭性的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神经病)导致死亡率、失明率升高,使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1、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CV)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迄今为止,尚无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导致血栓变化的研究。对此,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一篇“Prolonged Prothrombotic Effects of Antecedent Hypoglycemia in Inp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的文章。研究目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对关键血栓形成机制的影响,包括纤维蛋白凝块结构和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反应性和活化、血浆炎症标志物水平。文章研究了急性低血糖和实验诱发中度低血糖后,持续7天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栓形成变化。

Uzi因“糖”退役|只有科学控糖才能勇往直前

结果表明,前期低血糖具有急性和持续性血栓形成作用,持续至少7天,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增强。这些发现确定了低血糖可能增加CV死亡的短期和中期风险的机制。

2、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它的特点是功能上的改变,如肾小球滤过和蛋白尿和结构的变化,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肾小球硬化症和小动脉透明变性。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一项研究“Occurrenc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Despite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调查了糖尿病肾病移植后的发生几率以及移植后血糖控制的作用。

Uzi因“糖”退役|只有科学控糖才能勇往直前

结果表明,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尽管加强了血糖控制,但在移植前糖尿病患者中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依旧可能迅速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移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关。

3、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是影响力最大,并且最具挑战性的两种慢性并发症,可以导致下肢截肢、重度疼痛、跌倒和骨折、心律失常、心脏衰竭,并在日常中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iabetes杂志近日发布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讨论了关于糖尿病干预对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病变的影响。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发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和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的风险。

Uzi因“糖”退役|只有科学控糖才能勇往直前

4、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于1980年初被引入糖尿病治疗中,一直作为前6~10周的平均血糖测量方法。许多研究表明,HbA1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此外,血糖控制、糖尿病持续时间都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发生的强风险因素。但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持续时间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不是一定的,在青春期之前发病的糖尿病似乎延长了发生肾病和视网膜病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前的保护作用会逐渐消失。Diabetes Care发表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年轻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大。

结果表明, HbA1c降低、糖尿病发病年龄≤5岁、以及青春期之前发病(无关性别)与单纯性视网膜病变发生时间较长有关,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仅与HbA1c相关。随着HbA1c增加,首次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时间减少。糖尿病持续时间≤5年时,较低的HbA1c与单纯性视网膜病的发作有关,而与增生性视网膜病无关。

Uzi因“糖”退役|只有科学控糖才能勇往直前

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小技巧

糖尿病是一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其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处方、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教育及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其中医学营养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1、每天至少用血糖仪检查一次血糖水平,并保持读数记录,了解身体血糖的浮动范围;

2、即使是健康食品,也有可能一次吃得过多。分享一个好的经验:将盘子分为两部分,一半放水果和蔬菜,另一半放瘦蛋白和谷物。

3、在饮食中填充纤维,这是增加用餐量的好方法,而且不会增加血糖。每天至少25克纤维的摄入,可以选择有皮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

4、对食物要精打细算,因为饭后碳水化合物会立即变成葡萄糖。因此,对食物进行挑选尤为重要。例如当选择碳水化合物时,可以更多选择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减少面包和米饭的摄入。

5、锻炼身体,定期运动可使胰岛素在体内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活动身体对降低血糖至关重要。

6、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饮酒则需计入全日总能量,具体摄入量可参考:女性每天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7、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使人脾气暴躁、疲倦,也会增加第2天的血糖水平。

8、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身体承受压力,并增加血糖。

9、减轻压力,当压力很高时,身体会过多分泌皮质醇,使血糖管理混乱。可以尝试通过静坐冥想、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以及向专家咨询来减轻生活压力。

10、注意随时补水,糖尿病患者更易感到口渴干燥,应随身携带水壶,在不渴时也要注意补充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碳水化合物   肾小球   基质   低血糖   视网膜   并发症   血糖   勇往直前   心血管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压力   水平   饮食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