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靠忽悠,能把苏联忽悠瘸,为何对中国却不好使?答:中国太实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83年,美国。

电视屏幕上,一个男人踌躇满志,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告着美国的又一次奇思妙想。

这个男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里根。

随后,里根的一席话,惊呆众人。

里根说,美国将启动星球大战计划,飞出地球,冲向宇宙!

殊不知,这竟然是一场针对苏联的惊天大忽悠。多年后,美国故技重施,以同样的招数忽悠中国。然而,这一次,结果却超出了美国的想象……

语出惊人:里根的星球大战

1983年3月23日,注定是一个被写入美国历史的日子。

这一天,里根发表了一次震撼全球的电视演讲。

彼时,冷战的阴云依旧笼罩在苏联与美国的上空。军事是两国争霸的基础,而苏联的战略导弹,始终令美国忌惮不已。美国不愿落了下风,便有了这次里根的演讲。

里根强调,政府将制定一个神秘的长期计划,用于从根源出发,消除战略导弹所带来的威胁。他夸下海口,这个计划,必定会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原来,美国野心勃勃,小小的地球已经无法满足美国的欲望,美国要收拾行囊,开拓太空,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星球大战计划”!

当然,星球大战只是俗称,它有一个更加正式的名字:战略防御计划,简称为SDI。

放在现实层面,该计划的诞生,绝非偶然。

二战后,人类在军事领域,正式迈入了核武器时代,而美国凭借着过硬的科技实力,很快占据了优势。

于是,1945年前后,艾森豪威尔推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随着美苏争霸愈演愈烈,该战略被“确保摧毁”战略所取代。

尽管这两种战略都威力巨大,但美国依旧不满意。原因非常简单,在美国看来,这些战略仍是被动而消极的,只是在应对敌人的攻击,很难帮助美国掌握主动权。

更何况,确保摧毁战略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本质上是一种同归于尽,存在着很强的道德困境。

最重要的是,苏联在军事武器上的实力不断攀升,与美国的差距持续缩小。美国的战略,其实并不具备独特优势。

于是,美国迫切希望改变。1982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年,“高边疆”战略横空出世。

所谓的“高边疆”,实际上是要建立一套足以对付核弹道导弹的多层空间防御体系,这就需要美国走出地球,冲向宇宙,充分发挥空间技术的优势。

换言之,战略的核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从以前的“确保摧毁”,变成了“确保生存”。

在此背景下,星球大战计划应运而生。

该计划的本质,就是按照洲际导弹的弹道段,分成四段,对导弹进行拦截,从太空着手,面向地球,搭建出一个完备的防御体系。

除了军事功能外,星球大战计划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美国断定,人类未来的发展重心在太空,美国抢先一步下手,便意味着掌控了开发的主动权,能够获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太空工业与商业奠定基础。

就这样,这场轰轰烈烈的星球大战计划,高调拉开了帷幕。

这下,苏联彻底坐不住了。

无效回应:被戏耍的苏联

在美国提出星球大战的构想前,美苏的军备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

甚至,在某些方面,苏联的优势要明显大于美国。比如,尽管美国的技术比苏联先进,但架不住苏联在数量上领跑全球。足量的导弹,始终是苏联的底气。

然而,星球大战计划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一旦该计划落成,所有的导弹将在落地之前,被美国精准拦截,美苏的力量将出现绝对化倾斜。

后果如此严重,苏联自然要表达强烈抗议。

里根的计划前脚刚刚公布,苏联后脚便展开了威胁。苏联宣称,如果美国执意发展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之间就不可能达成核裁军协议。

对此,美国充耳不闻,宁愿冒着与苏联关系彻底破裂的风险,也要推进星球大战计划。

1984年,美国国会直接为该计划拨款11亿美元。两年后,该计划的年度预算翻倍。按照美国的规划,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将耗资1100亿美元,在2005年画上句号。

这一系列举动,让苏联更加坚信,美国动了真格。

于是,为了不落于下风,苏联别无选择,只有积极回应。当时,苏联的回应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来,苏联想直接破坏美国的战略防御系统,要么在太空布雷,要么继续增加导弹数量,让美国无法全部拦截。

二来,苏联也不能总是被动防守,必须效仿美国,也建立一套自己的战略防御系统。很明显,这套系统的底线,是能够与美国的系统打个平手。

如此一来,美国只要干一件事,但苏联想要干两件事,经济压力自然就上来了。

更糟糕的是,苏联并不比美国富有。

二战刚刚结束时,苏联的经济增速曾一度超越美国。但是,进入70年代后,苏联的速度优势逐渐丧失。

甚至,即便巅峰时期,苏联的国民收入也仅有美国的70%左右,工业生产总值也仅占美国的80%。

毫不夸张的说,在经济上,苏联从未赶上过美国。就整体而言,苏联约落后美国10-15年,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因此1983年前后,苏联经济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横空出世,对苏联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但是,苏联又害怕美国真的成功,到那时,苏联依旧难逃衰落命运。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奋起抗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终究还是拖垮了苏联。

苏联在经济上不堪重负,民生凋敝,这才有了东欧剧变,整个国家被迫解体。更令苏联破防的是,解体后,俄国人才发现,原来美国就是个大忽悠!

1993年5月3日,美国宣布终止星球大战计划。随后,随着中情局“冷战”文件的问世,星球大战的谜底终于揭晓。原来,这是一场专门针对苏联的骗局。

当时,里根政府与美国中情局雇佣了一大批专家,但这批专家,并非专攻军事层面,而是研究历史、心理与国际关系的。他们认为,想要瓦解苏联,不妨另辟蹊径,开展一场“软战争”。

因此,星球大战计划的目的就是利用苏联曾经遭受侵略的敏感心理,让苏联以为,美国要大力推进核军备竞赛。

美国早已预判了苏联的反应,他们笃信,苏联一定会主动应战,从而被卷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

这样一来,苏联本就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就会更加扭曲。过度发展核工业,一定会消耗苏联的经济实力,最终将苏联彻底拖垮。

事实证明,美国的判断完全正确。

然而,美国万万没想到,这个屡试不爽的绝招,竟然在中国身上栽了跟头。

故技重施:中国的智慧

苏联解体后,中国便成了美国的头号眼中钉。尽管对付中国与苏联的具体招数不同,但核心思路却是完全一致的。

美国深知,军事是国家的基础,也是最方便下手的领域。只要在军事上将中国忽悠瘸了,就等于整垮了中国。

美国的手段如出一辙,那便是仗着自己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发布假情报,假信息,想让中国的路越走越偏。

比如,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就不断忽悠,贬低航母的重要性。

美国假装做起了好人,一再强调,自主研发航母绝对是弊大于利,因为航母不仅造价高昂,而且还要花时间精力进行后续养护。

美国怂恿中国,放弃自主研发航母的想法,倘若有需要,直接去别国购买就好,省时省力。

然而,中国并未听信美国的鬼话,而是在踏踏实实研究航母,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美国仍不甘心,忽悠依旧没有停止。

这回,美国从整体的战略布局入手。

美国提出,未来的战争,势必会脱离传统,走向更现代的道路。所谓更现代的道路,就是信息战与网络战。

因此,传统战争中所需要的武器,未来都会成为废铁。言下之意,就是不必耗费精力,进行传统武器研发,只需要在信息与网络领域,投入资金。

可是,中国依旧不信。

中国深知,网络战与信息战固然重要,但在人类目前的生产力阶段,传统战争在短时间内依旧不会消失。所谓的新型战争,也得建立在传统战争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挥。

这下,轮到美国急了,美国一股脑的拿出高精尖武器,向中国炫耀,给中国制造强烈的危机感。

实际上,这和美国忽悠苏联用的是同一套手法,美国想通过这种手段,令中国陷入自我怀疑与惶恐,从而展开盲目的高精尖武器研究,拖垮经济,造成国内动荡。

事实证明,美国最后也未能如愿。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太实在。中国与苏联不同,在这种关键问题上,中国有着自己的判断,不会轻易动摇。

而且,中国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的好心建议,往往是裹着蜜糖的毒药。

一个国家,唯有依靠自己,才能走出一条长盛不衰的坦途。可见,美国的忽悠,遇上了中国的铜墙铁壁,最终也只能悻悻收场。

参考文献:
1、崔礼兵.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J].国际展望,1993,(第11期).
2、尹传红.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出台前后[J].中国国家天文,2013(3):22-31
3、于德惠,赵一明.关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再思考[J].未来与发展,1987(5):25-29
4、阎滨.克格勃并不认为它是一场骗局 搅动世界的“星球大战计划”[J].国家人文历史,2018,0(4):120-127
5、美国怕中国什么?[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苏联   实诚   美国   中国   里根   好使   星球大战   航母   导弹   战略   计划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