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烫伤、毁脸,暴跌超80%,专割富婆的“智商税”早已不香了



引言:“持证上岗”困难,“跑路”之前还要割一波韭菜?


“跳海价就算了,直接店也没了,以后售后都不知道找谁去......”


近日,不少网友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吐槽,家用美容仪品牌Tripollar初普疑似“跑路”。



不仅天猫官方旗舰店突然“消失”,而且微信公众号也悄然改名,推文全部被清空了。



而在其抖音的官方旗舰店上,初普也清空了店铺内的所有产品,并将店铺更名为“新基石科技有限公司”。在拼多多平台,也同样是这样情况。



目前,天猫平台涉及初普的官方店铺中只剩一家海外旗舰店。


然而,截止发稿时,初普的海外旗舰店还在直播销售产品,只不过店铺内仅剩下一款标价为1499元的射频美容仪产品,且标注“即将售罄”,这场景似曾相识。



尽管旗舰店的客服否认了“跑路”的说法,但是随着舆论的发酵,初普的这一系列异常举动还是引发了很多消费者的担忧。


消费者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去年年底的时候,初普就通过低价抛售产品的方式进行卖货了,美容仪从大几千降到了几百元的价格,价格暴跌超80%颇有种清仓大甩卖的架势。



如今距离《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新规实施只剩下不到2个月,时间如此紧迫,想必初普此番异常举动,也是深知自己大限将至,认命了。


只不过,这种不想为了新规去做任何投资,直接撂担子走人的行为,是很可恶的,明晃晃地拿消费者当韭菜。



以后皮肤烫伤、仪器出问题,消费者都完全无法得到保障,这种行为完全就是漠视消费者的权利,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初普从美容仪“顶流”沦为“众矢之的”,不可否认,美容仪赛道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




曾经红极一时、一台难求

高光时刻年销10亿


想当年,靠着颜值经济、女性经济、消费升级……这些美容仪品牌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的,一个个爱美且追逐潮流的女性“养活”了众多美容仪品牌。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家用美容仪的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约为50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约为11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1%



尤其是外资品牌,更是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些国外品牌抢占了中国市场美容仪的空白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大部分国内射频美容仪市场的份额。


根据CBNData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双十一,面部美容仪销量榜的前三位均由初普、雅萌、宙斯、康铂等外国品牌占据。



而其中初普更是曾被称为以色列三大美容仪品牌之一。


2010年诞生的初普,隶属于世界医美专业仪器巨头Lumenis旗下子公司Pollogen。201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端进口家用美容仪品牌,初普曾在中国市场的线上GMV创下10亿元的战绩,一时间风头无两。


当年火到在抖音和小红书上,不计其数的博主推荐,是一种“即使你没用过也一定听过”的存在。



只不过,盛极必衰是品牌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初普走红的同时,它也多次陷入虚假宣传的负面新闻中。


风头正盛的初普在2020年年底,因为一款产品在宣传用语中使用了“获得美国FDA技术认证”的文案,但实际上被消费者发现初普仅仅是拿到了FDA的允许上市,并没有获得任何认证,因此被指控涉嫌虚假宣传。



刚开始初普还否认了相关的指控,但在不久后,初普就向媒体表示系翻译失误造成的,最终这件事以初普删除相关宣传收场。



此外,据《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报道,初普甚至还在电商的产品宣传页里滥用其它文献、实验报告数据。


初普曾用医疗级热玛吉的效果图代替家用美容仪效果


甚至还因为存在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初普的国内代理商召回了18余万台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型号家用射频美容仪。



此外,作为当时在家用美容仪市场的几大巨头之一,初普还曾对其竞争对手雅萌下过“黑手”。


根据此前的新闻报道,初普的国内代理商南京小鲸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鲸鲨)曾雇佣网络水军,发布“黑贴”抹黑竞品的品牌声誉。



最终在2022年的1月,小鲸鲨的法定代表人陈某、副总经理周某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图源南派财经


更何况,初普一直以来对于产品的研发投入非常少,研发的速度也非常慢,完全跟不上中国市场更新换代的节奏,所以随着竞争品牌大量涌入,初普的销量数据开始下降。


初普的母公司Pollogen为了保销量,放弃了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端定位。开始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转战中低端市场,刺激销量。


因此这也导致了上海奋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奋博”)与初普提前至2020年解约了,因为这与其主张的高端策略不符。



要知道,当初初普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是靠的上海奋博将它打造成了国内美容仪头部品牌的,不仅推动初普产品进入消费者视野,更是让初普更加了解了中国市场。


转战中低端定位的初普更加不会把资金花费在研发上了,所以这么看下来,初普还能拿出什么技术和证书吗?难道继续用2015年的机器和技术来拿证书吗?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了。


综合这么看下来,今年4月份动辄要耗费上千万才能取得的三类医疗器械证,只不过是压倒初普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野蛮生长的“毁容仪”大限将至


你可能想不到,在去年双十一期间,美容仪市场还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天猫数据显示美容仪整体实现超800%的增长,而抖音上排前20的美容仪品牌共同创造了86亿的交易总额



仅仅是过去了3个月的时间,曾经高歌猛进的美容仪市场,就迎来了大变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家出台了关于家用射频美容仪的新规定。



在2024年4月1日前,品牌如果拿不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那么在4月1日之后,品牌就不能再生产、进口和销售产品,只能全部报废。



不过,新规定针对的是初普这类的射频美容仪,其他美容仪比如光照类的并不受到影响,所以无疑初普是撞到了枪口上了。


其实很多家用的美容仪不管是作用原理还是临床实测,都是过不了审核的。所以有业内人士称初普在中国市场退出射频美容仪赛道的可能性非常大


根据“科学技术部政务服务平台”公布的信息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仅有4个品牌真正开始了临床试验备案信息,分别是YA-MAN雅萌、OGP时光肌、FLOSSOM花至、AMIRO觅光



三类医疗器械作为最高级别,是管控最为严格的,这也意味着要拿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定是一项费力费时间的过程,从申请到拿证,最快也要2年



据悉,国内目前还没有美容仪产品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到了今年4月1日可能有大批美容仪产品会先下架,品牌在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后再重新上架销售。


至于国家为什么要开始大力监管射频美容领域,那自然是因为它的副作用了。


图源:《乘风2023》


过去的美容仪市场可以说是野蛮生长,早期的家用美容仪更是处于医疗器械与家用电器之间的灰色地带,并不需要有临床验证的效果,所以缺乏监管的背后,就是乱象丛生


消费者被烫伤、被毁脸的负面事例在社交平台上不在少数。



射频美容仪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利用的原理就是用高热量加热皮肤,温度最高可达60度,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有人皮肤烫伤的事故。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能量,所以皮肤的效果很显著,然而副作用也很明显。



长期以往被“热”的皮肤,久而久之就会变薄,皮肤弹性也会下降,最后可能皮肤松垮得更加厉害。


因此,随着新规监管的加强,利好的是我们消费者,毕竟家用美容仪市场优胜劣汰,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有质量有保障的品牌。




“热辣滚烫”的“美丽”生意


只不过,做“美丽”的生意永远是“热辣滚烫”的。


此时新规针对的也只是射频类的家用美容仪,对照明、离子导入类型的美容仪还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



所以,尽管射频家用美容仪的热潮褪去了,但是在社交平台上还有很多网红博主在推销led面罩和大排灯,LED美容仪就大火起来了。



尽管关于“美容仪是智商税”的质疑和讨论年年都有,但是不妨碍永远有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韭菜”们为“美”买单。



“颜值经济”放到现在还是管用,也永远会有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割韭菜。


届时只要换个名头吹得天花乱坠,照样有人买单。



只不过,钱在自己手上,怎么花也是自己的事,花得开心就好。



您用过这些家用美容仪吗?您认为美容仪是智商税吗?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 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最真实、最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烫伤   销量   韭菜   中国市场   射频   富婆   智商   消费者   皮肤   品牌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