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5年换5任校长,学生喝花酒教师逛妓院,怎么成为最高学府的

标题:百年风云,北大巅峰的背后

在北大的校门前,1917年的大雪纷飞,一个身材矮小、沉稳的男子走下马车,他就是新任内阁大臣蔡元培。北大当时乌烟瘴气,腐朽官僚习气丛生。然而,这位男子走进北大,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改革,更是一场精神的焕发。

百年前,北大如同一座沉浸在封建思想和官僚习气中的学府。酒宴花醉,妓院纷呈,何来最高学府的样子?蔡元培,当时已经历过甲午战争和维新失败,深感国家危机,毅然决定探索救国之道。他意识到,要改变国家的命运,首先得培养革新之人才。

蔡元培回到北大,面对沉闷官僚的校风,他急需一支志同道合的队伍。于是,他多次三顾茅庐找到了当时在上海主编《新青年》的陈独秀。陈独秀的思想独辟蹊径,符合蔡元培的改革方向。陈独秀来到北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吸引了一批杰出的新青年,如胡适、李大钊、钱玄同等。

蔡元培在日常生活中是温文尔雅的绅士,但在面对改革的压力时,他展现出坚定的勇气。面对反对声音,他公开回击,为新派教员辩护;招收女大学生,坚定支持男女同校制度;在五四运动中,与军警周旋,营救学生,甚至愿以一人抵罪。

改革的第二步,是对校园制度的彻底改革。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通过“三不”原则,戒赌、戒嫖、戒娶妾,为学校树立了新的品德标准。他还将学年制改为选科制,引入学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选择权。

“蔡先生”将办学方针概括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的雅量和对学术思想自由的尊重,成为北大改革的灵魂。

通过这些改革,北大由乌烟瘴气的康梁时代走向了新风华彩的蔡元培时代。72岁的蔡元培虽在香港病逝,但他的改革足迹在北大留下了永恒的印记。他临终前反复强调“科学救国”“美育救国”,这是他对国家的深深眷恋。

百年风云,北大的改革故事永不凋零。从蔡元培的大手笔到今天北大的世界声望,每一步都是历史的见证。振奋百年风云,北大改革之路,是一部中国教育的奋斗史,更是一篇光辉历史的篇章。怀揣敬意,赞美那些曾奋斗在北大改革一线的先驱者,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北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甲午战争   学府   北大   乌烟瘴气   习气   妓院   官僚   校长   思想   制度   教师   风云   自由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