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赐死三子的李隆基,千挑万选了太子李亨,晚年为何如此凄凉?

公元762年五月三日,带领大唐进入开元盛世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在帝都长安神龙殿驾崩。十三天之后,他的儿子,在马嵬坡跟他分道扬镳,自行登基称帝的唐肃宗李亨,也在惊吓之中闭上双眼,紧随其父而去。父子二人,至死也没能等到安史之乱平定的那一天。

肃宗的长子代宗李豫接手了大唐破碎的山河。公元763年,在天意和几位优秀将领的努力的作用下,长达八 年之久的叛乱终于平息。由此可见,安史之乱由玄宗一朝起,直到他孙子一辈的代宗李豫一朝而终,总共经手了爷孙三代。

说起安史之乱这个话题,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些耀眼的将星,还有他们领导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本文我们换个角度看看,除了明着打的战场之外,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战场上,都发生了什么同样惊心动魄的事情。而李氏皇族成员,在这些年的生活,过得到底如何?

安史之乱爆发前,李隆基已经在作死的路上狂奔了许久。李隆基的后半生可以说是:除了贤臣良将的话,谁的话都听。不仅听信李林甫、杨国忠这种奸相的话,还对一个老婆的话深信不疑。

不过这个老婆可不是指他后宫里所有的女人哦,而是指他宠爱的某个特定的人。一提起李隆基宠爱的女子,相信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杨贵妃了。不过这会儿我们要聊的,是另外一个人:武惠妃。

听到他这个姓,是不是就觉得他跟武则天有关系?没错了,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在杨玉环受宠之前,李隆基最爱的人是她,而且对她宠爱程度一点都不比杨贵妃少。

如果不是受到了她武氏家族的牵连,李隆基都打算立她为皇后了。不过虽然她没有皇后之名,享受的却是皇后一样的待遇。武惠妃跟后宫里的每一个女人一样,受到宠爱后,所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维持自己地位稳固。

而对多数后宫的女子来说,保持地位稳固的最佳方案就是生个儿子,并且让这个儿子成为太子。武惠妃也确实给玄宗生了不少儿子。除了两个早夭的之外,排行老大的就是薛王李昌了。

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第一个成为杨玉环丈夫的那位。这个李昌虽然是武惠妃的大儿子,却不是玄宗的大儿子,而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子!最难办的是,此时玄宗已经立了太子了,他就是李瑛。一想到李瑛还有跟他要好的鄂王李瑶,以及光王李俊,武惠妃就如芒在背。

于是她决心趁自己还得宠,赶紧拔掉这几个碍眼的刺。你们是不是要说了,他的大儿子排行十八,前面可不止这三根刺的。难不成他要把玄宗的十几个亲生儿子都给拔了?

不成!当然不会!就算他有这个心,玄宗也不会答应李隆基啊。虽然已经有些昏聩了,可还没有到汉成帝那个地步。而且那样做的难度系数太高。

那么武惠妃只解决这三个儿子有什么用呢?他心里想的是,只要把太子搞死了,凭借自己享受到的宠爱,李昌指定能越过前面那群儿子们,成为太子。做好打算的武惠妃,开始在老公耳边不遗余力的吹风。

她说,太子结党营私,想要害死他们母子。昏昏沉沉的李隆基大怒,想要废了太子。玄宗朝最后一名贤相张九龄给李隆基讲了江充、贾南风,还有前朝独孤皇后废太子的故事。

玄宗这才作罢。接下来,张九龄受到排挤,奸相李林甫上位。武惠妃抓住机会,再次陷害太子。

这一次,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局。他先派人去召太子、鄂王和光王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没有理由拒绝的三王于是入宫。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阴险的陷阱。得知猎物已经入网的武惠妃,慌忙告诉李隆基说:“太子跟二王一样谋反了。他们现在身穿铁甲,已经进宫来了。”

李隆基赶紧派人查看,发现老婆没有造谣,果真如此。怒发冲冠的他把李林甫叫过来,问他该怎么处理这几个逆子。李林甫当然不能直接说“砍了他们得了”,而是艺术地借鉴了当年武则天打算废立李显时,礼记的做法,遗憾地答道:“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

别忘了,此前李隆基就曾动过废太子的心了。因为张九龄的谏言,才没有这样做。既然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家务事,没有人管了,李隆基毫不犹豫地将三个儿子废为庶人。

后来,失去所有保护的三王,很快就等来了父皇赐死的诏书。直到代宗即位后,才为他们昭雪,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不过,这一次,武惠妃的小算盘还是落空了。

照理说,太子死了之后,武惠妃的儿子李琮的确是最有上位的可能了。毕竟,玄宗最宠爱她娘俩,外朝还有李林甫帮忙。只可惜,许多事情看上去似乎是“飞龙骑脸怎么输”,

实际上还是输了。

在武惠妃看来,老公杀太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李昌当太子。但实际上,李隆基配合的杀太子,只是单纯的因为他相信,这个儿子确实图谋不轨。由此可见,思想不同步真的要命。

那李隆基究竟犹豫啥呢?还有更好的人选吗?答案是有的,那就是住在十王宅里,跟他关系较为疏远的三儿子李亨。

理由是,李亨年长且仁孝恭谨,又好学。身为李隆基“肚子里的一条蛔虫”,宦官高力士说了一句:“推掌而立,谁敢复争的话”。玄宗终于将太子之位赐给了李亨。

从以上种种来看,李隆基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或许,他心里很清楚,武惠妃、李林甫才是真正的结党营私之人;也明白,张九龄是站在顾太子一边的一股势力。因此,借武惠妃之手除掉太子的势力之后,他自然不会再立外戚帮派的人做太子了。

更何况,武惠妃可是姓武啊!不过,武惠妃没有等到李亨立为太子的那一天。自从害死三王之后,她便每日惴惴不安,还经常看到太子的魂魄,最终竟然一病不起,很快就死掉了。

不得不说,他的心理素质可比武则天差远了呀!

这个时候,坐上太子之位的李亨却过的并不舒心。他当然知道武惠妃干的那些事情。

虽然武惠妃死了,可是,李林甫还活着。因为,李林甫当初没有站在李亨这边,不仅没有站在李亨这边,还百般的打压他。李亨上位后,跟他的关系自然是对立的。

既然是对立的,两个人,自然要在暗处进行几番你死我活的较量。而身为皇帝的李隆基,则充当了一位看戏人的角色,心满意足地欣赏着自己一手设计的争斗。不过,这场争斗中,李亨始终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谨小慎微地过着他抑郁的每一天。

为了让大家全面的了解李亨这个人,我们先聊一聊他的身世。李亨还没有出生时,就遭受了人生的第一个劫难。那一年,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李隆基,发现自己的一个妃子杨氏怀孕了。

因为有前朝太子杨勇的前车之鉴,他害怕此时妃子怀孕,会招来祸患,就打算把杨氏赐死。他为什么有这么离奇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觉得妃子怀孕的事情,会给正主太平公主等人以口舌,说自己好声色,从而影响自己的太子地位。竟然想要打掉这个孩子。

最终杨氏苦苦哀求,才答应生下这个孩子。要不然李亨可就要死在娘胎里了。

生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出生之后,他很快又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因为他爹李隆基的太子妃王氏没有生养,看到身为姬妾的杨氏先生了,心里很不爽。为了保全母子平安,杨氏就把李亨送给了太子妃王氏抚养。

幸运的是,王氏对李亨极为疼爱。更加幸运的是,王氏一直无所出。李隆基称帝之后,王氏成为皇后。然而没有亲生儿子的她重蹈历史的覆辙,最终被废。

身为其养子的李亨的日子自然很不好过。不过也正是因为缺少母亲撑腰的原因,与皇帝疏远的李亨才没有被武惠妃,被视为眼中钉。 在李氏皇族大家庭的斗争中存活了下来,最终捡到了太子的位置。刚才说过,当上太子的日子依然不好过。

李林甫想尽千方百计陷害李亨。 天宝五载,太子李亨的老友,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来到长安,向玄宗进献了与吐蕃作战中获得的战利品。也是皇甫惟明嘴欠,献完礼之后,还进谏了一句,说宰相李林甫是误国之臣,应该罢免,还提出了让韦坚来做宰相。隆基一下子就不高兴了。

边关大将不得妄议朝政,可是本朝的规矩啊。

毫无意外地,头上插了天线的李林甫知道了这个事儿。

经过他缜密的推测,得出这是李亨在背后操作的结论。因为皇甫惟明所推荐的韦坚正是李亨的太子妃韦氏的哥哥。巧的是,不知道自己又被人给算计了的李亨,在元宵之夜逛街游玩的时候,刚好看见了韦坚,就自然而然地跟韦坚说了几句话。

结果好死不死的韦坚,同时还约了皇甫惟明夜游。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李林甫的小天线清晰地接收到了。太子的外加亲戚跟边将勾结,这得是多大的罪啊。

李林甫立即向李隆基汇报说,韦坚跟边将勾结,图谋不轨,欲共立太子。李隆基很生气,下诏进行审讯。李林甫指使手下罗织罪状,并把矛头指向太子。

被儿子气到手抖的李隆基,将韦坚和皇甫惟明贬出朝廷。惊慌失措的李亨,为了摆脱自己与韦坚之间的关系,立即上表辩白,说自己长期以来与太子妃感情淡薄,与他的家人早就没有来往了。

为了表明自己对父皇的赤子之心,他决定与韦妃离婚。

看到儿子愿意为了自己跟老婆离婚,李隆基很满意。尽管他还是看着李亨不顺眼,但是毕竟曾经一日之间刺死过三个儿子,他还是放过了瑟瑟发抖的太子。

受惊过度的李亨,还没从这场惊涛骇浪之中缓过神来呢,又有一件事情发生了。

他的另外一个姬妾的父亲被人告了。李林甫再次大做文章说,为什么一个姬妾的父亲能够如此胡作非为呢?一定是背后有人撑腰啊。

背后这个人除了太子还能是谁呢?已是惊弓之鸟的李亨为了自证清白,又一次上表老爸宣布与这个姬妾离婚。这个姬妾最终被逐出了东宫,废为庶人。

虽然李亨通过离婚挺过了两次风浪,但是许多无辜和不幸的人受到波及,为此丢掉性命。那时的他一定每一天都期待着,自己可以顺利登基称帝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李隆基一直健在。但是李亨的死对头李林甫死了。

虽然没能等到亲自报仇的那天,李亨还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他一死,应该再也没有人敢针对自己了吧?然而,世界上的事总是事与愿违。

死了一个李林甫,又来了一个杨国忠。杨国忠是靠着杨玉环才做到宰相这个位置的。靠关系上位的,他深知只有贵妃持续受宠,他才能持续的拥有荣华富贵。

倘若有一天唐玄宗不在了,自己这个位置就很难保住了。要想保住这个位置,就必须有自己的人。但是太子李亨长大了,是很难控制的。

所以,他灵光的脑袋想到了撺掇玄宗,废了李亨,拥立年幼的儿子做太子。这个法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国忠开始比李林甫更加不遗余力的陷害李亨。李亨估计是绝望了,自己从小忍到大,再这样下去,自己的爹可能还健在,自己就要抑郁死了。

不过这次李亨没有委屈太久,他翻身的机会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来了。安史之乱爆发了。

接下来的剧情前面几期本文都有讲到:两京陷落,李隆基跑路,军队在马嵬驿哗变,李亨跟他爹分道扬镳,最后自行在灵武登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

总算摆脱了父亲的阴霾。虽说平判之路艰苦并且充满危险,可是他的人生总算是自由了。自由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跟他的父亲一样,身為皇室成员的李亨也有许多姬妾和儿子。其中在平判中出力最多的是长子广平王李煜,还有三儿子建宁王李潭。

建宁王李谭, 为人英勇果断,有才能,有韬略。

他多次领兵击溃盘踞在关中的叛军。李亨甚至一度想要让他做天下兵马元帅,但是被人劝阻。理由是,如果建宁王建立大功,他的哥哥广平王李煜的处境就会变得艰難。

李亨这才作罢。胸襟坦蕩的李潭不仅没有记恨李亨,反而对他的忠诚心存感激。就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李亨还是把他给杀了。

杀他的原因没有任何新意,因为他得罪了李亨宠爱的张良娣,还有宦官李辅国。这个故事,我们前面说过。

讲到这里,我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吸取教训。

不管怎么说,两唐总算是收复了。可是回到长安定后,李亨又头疼了。他是在特殊时期自行称帝的。

虽然他的臣子都高兴地承认了他天下之主的地位,可谁的心里都清楚,掌权几十年载的李隆基并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更何况他还是被逼放弃的。所以等把老爹接回京城之后,到底该怎么处理这尴尬的父子关系呢?把皇位让给老爹是不可能了,他所能做的就只有把孝顺的戏演足。

李隆基的车驾到达咸阳,在望贤宫住下之后,李亨准备了天子的车驾,亲自前去迎接。到楼下之后,李亨脱下身上的黄袍,换上紫袍,望向南楼下马,快步走向前行,在楼下行拜礼。拜礼是唐代的臣子向君主行的一套舞蹈性质的大礼。

李隆基走下楼,轻抚著儿子的哭泣,李亨则捧着老爹的脚丫子抽泣,不能自已。李隆基让人将黄袍取来。亲自为儿子穿衣,李亨伏地叩头,坚决推辞。

几次三番的推拉之后,李亨万般无奈的接受了黄袍。笔者真怕这爷俩推来推去的,万一李隆基没有忍住自己的手,把黄袍给穿上了,不知李亨会不会当场石化。

演给谁看呢?当然是世人,是身边的那群吃瓜群众了。史书记载,围在仪仗队四周的父老乡亲们看到皇帝一家子,这父慈子孝的一幕,纷纷欢呼着跪拜。

戏啊,还要继续演下去。隆基上马之后,李亨亲自为他牵马,直到隆基叫停。看着四周这熟悉的景致,隆基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我做了五十年天子,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贵。 直到今天做了天子的父亲,才真正感受到了高贵啊!”

进入长安之后,李隆基住进了兴庆宫。兴庆宫最开始是李隆基兄弟们的住宅,人称“五王宅”。等到李隆基称帝之后,四个弟兄很知趣地迁出。

李隆基于是将旧宅改造,兴庆宫主要用作他日常办公和起居作息之地。最重要的是,隆基正是在这里遇到了他的真爱,杨玉环。

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便是起源于兴庆宫的沉香亭。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可以想象,李隆基选择住在这里,一来是可以与儿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最重要的是,此处居住环境定势极佳,还可以怀念那些美好的过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隆基将在高力士,还有亲妹妹玉真公主这些熟悉之人的陪伴下,远离世间的烦扰,在这片充满回忆的地方安度晚年。然而即便这个愿望,在某些人看来也是过于奢侈了。

此时他儿子李亨身边有个极为受宠的宦官,名叫李辅国。小伙伴们应该知道,李辅国不是什么善茬,他跟李亨最宠幸的张皇后联手害死了建宁王李谭,很有插手政治的野心。

李辅国这个人出身卑贱,样貌丑陋,如今忽然显贵,最怕的就是别人瞧不起他。

其中最不把他当回事儿的就是高力士了。李辅国对同样是宦官的高力士怀恨在心,在李辅国看来,自己是当今皇上身边的红人,而高力士早就过气了,收拾他不在话下。

虽说李隆基远离了权力的中心,可他毕竟掌权五十年,每天都有不少权贵前来兴庆宫拜访他。

百姓看到他站在阳台上,也亲切地下拜。李辅国于是借着这些事在李亨面前进谗言,说高力士图谋不轨。但是李亨不听。

李辅国只得假传圣旨,把兴庆宫的300匹马给取走了,只留给隆基10匹马。

隆基叹息一声,对高力士说:我的儿子受到李辅国的蒙蔽,恐怕不能终身尽孝了。他的预言一点没错,接下来李辅国又假传诏令,皇帝邀请李隆基他们到太极宫游玩。

等李隆基的车架赶到后,李辅国带着 500 名骑兵拔刀拦住去路,奏说高力士谋反。受到惊吓的李隆基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幸好高力士厉声斥责李辅国,令他下马,他才稍稍收敛了一些。

不过李隆基想要返回兴庆宫,也是不可能的了。更加残忍的是,陪同在李隆基身边,最为亲近的高力士,陈玄礼、玉真公主,全部被迫离开了他。

高力士被流放到了乌州,陈玄礼被勒令退休,玉真公主则被迁到了宫外的玉真观居住。

可以想象,年近 80,形同软禁的李隆基的心情此时是何等凄凉。都说曾经拥有又失去是最痛苦的,李隆基,曾经拥有世间一切的美好,风烛残年之时却一无所有。在他离开人世间的那一刻,不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顺便说一嘴,李隆基和李亨相继驾崩后,高力士遇到大赦,返回京师。这位年迈的太监走到兰州时,吐血而亡。

最后,我们来看看李亨临死前发生的事吧。

李亨最后几年身体一直有疾,李隆基驾崩之时,他已经卧病不起很多天了。获知父皇驾崩后,精神再次受到刺激,更加起不了身。

皇帝临死前的病榻,永远都是阴谋丛生的地方。

张皇后惧怕太子功高难制,阴谋废立太子,杀掉李辅国、程元镇两个大宦官。不小心却被人告密,李辅国把太子保护起来,然后率兵入宫。惊慌失措的张皇后跑到了肃宗李亨的房间,寻求庇护。

可是李亨早已病入膏肓,根本无力控制局面。

李辅国、程元振毫无顾忌地擒获了张皇后,杀掉与他同谋的越王李系。受到严重惊吓的李亨当晚病死,时年五十二岁。

九五至尊的位置总是令人心驰神往,可是握有最高权柄的帝王们活得却并不轻松,甚至无法享受到普通百姓的天伦之乐。

或许这就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最佳解释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建宁   太子   安史之乱   宦官   上位   晚年   皇后   凄凉   皇甫   皇帝   儿子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