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功:群众往往是后知后觉的

2011年,我们开通了中欧班列,为了鼓励出口商使用中欧班列,当时都给有补助,当时有企业就“开空箱”进行骗补,有一段时间,质疑中欧班列的声音很大。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中欧班列提出了很多疑问,质疑声甚至甚嚣尘上。

美国媒体也曾经嘲笑我们:“中国人真是搞笑,在搞什么中欧班列,现在成为笑柄了吧!”

当时网上一张补贴照片,也震惊了当时网络,人们都在问,我们中欧班列是不是有点“想当然”?

2019年,更有人在网上发文,“发空箱,拒绝合并使用率不高的班列。极大的浪费国家资金和能源资源。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不问责到个人吗?

当时也有很多人对这样的言论没有证据链,其实就是散布谣言。但说明当时中欧班列确实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要不不会有各种唱衰的言论。

这些年,中欧班列红红火火,彻底让质疑的声音闭了嘴。

2024年,因红海危机,中欧班列,更是火爆,需求翻倍,人们不仅会反问,假如没有中欧班列,在红海危机的情况下,我们该是如何被动?

现在看来,战略家的眼光还是远超普通人。

我们电动车发展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当初也是遭遇了很多挫折,也面临很大质疑。

由于在体制内原因,关于中欧班列以及电动车发展的决策者很少发声,人们不得不佩服他们这些有战略眼光的决策者,中国因为有他们,我们才会发展的更好。

我们应当对他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中欧   红海   空箱   决策者   电动车   眼光   很大   群众   言论   危机   声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