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开始于宋朝,而且宋朝时就有外卖了

在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吃是一种文化。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讲究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连孔圣人都说吃是人的本性,现代人更是少不了"吃货""干饭人",甚至大街小巷出现的美食快递人员,让你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能解决口腹之欲。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民,一日三餐是基本标配,有时为了改善生活,还有下午茶和夜宵,"一日五餐"也不为过。但是在古代,若是平民阶层,能吃上饭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在宋朝以前,虽然皇室贵族一天可以吃三四次餐,但平民百姓却是固定一天两餐,直到宋朝以后,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才真正成为主流习惯,并且还创造性地出现了外卖。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农业很不发达,并且时常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防旱防涝工程建设方面也往往力不从心。一旦出现天灾,基本就是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粮食产量不高,有限的粮食要养活更多的百姓,吃不饱是常态,因而人们的饮食也是受限制的。据考古发现和现存史料显示,原始时期的人们更多的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一日三餐定点吃饭是不存在的。

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定时吃饭",据史料记载,"商代人为两餐制,一餐是在上午进之,约已时间,称为'大食',一餐在下午,约申时间,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由此可见,商朝以后实行"两餐制",即平民百姓之家一天基本就能吃两顿饭,就是早饭和饭,早饭也称为"朝食"或"襄",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大约是上午9点的样子;晚饭也称为"飧"或"食",在申时进餐,在下午4至5点之间,由于古代没有电灯,而普通人家又用不起油灯或蜡烛,所以吃完这顿饭基本就要睡觉了,晚上没有夜生活。这种习惯的形成也与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状态所契合。

自从汉代以后,有一些人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然而,普通人家和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依然是一日两餐,只有诸侯贵族可以享用三餐,皇室才能享有四餐。可以看出,用餐次数的增加,是生产力进步的一种表现,是富裕的象征。从汉代起,进餐次数和身份地位捆绑上了,甚至形成制度,乃至帝王死后,祭祀也按照四餐制进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虽然唐朝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当时宵禁制度严格执行,晚上也就缺少了进食的需求和动力。

直到宋朝之后,终于出现了转折点。首先是宋代农业经济比起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五代十国战乱频发,北方地区的农业经济和生产遭遇到了长期的毁灭性破坏,因此北宋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高效且实用的利农政策,确立劝农制度。利用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大量流民、灾民,将他们重新投放到无人种的荒地上并给予财政支持,使得大量的土地被成功改造成耕地。与此同时宋朝不断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造和创新新型农具,宋代农民对农作物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除了简单的翻土、播种、灌溉、收获之外,还学会了除草和施肥。

这些因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比如当时在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已经开始使用龙骨翻车进行水利灌溉,省时省力,由此解决了农业生产大量用水的问题。随着占城稻从越南引入中原和南方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水稻的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使水稻成为宋朝粮食作物的首位。其他农作物产量也随之翻番,极大地解决了百姓的饥饿问题,这是宋朝能实现平民阶层一日三餐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其次是宋代商业的发展。北宋时期已不再抑制商业发展,宋朝和世界上多个国家均有政治经济上的往来,各国货物纷纷来到中国,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繁荣,各类集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中,再加上宋朝不再实行宵禁制度,人们的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晚上出来逛街游玩,玩着玩着就饿了,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吃,而宋代夜市里各种各样的餐馆也在这种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在五米长的画卷里还原出的北宋东京城,百余栋楼宇中经营餐饮的店铺就有四十五家之多,可见宋朝餐饮业之发达。这就为北宋百姓养成吃夜宵的习惯提供了现实条件。人们养成吃夜宵的习惯以后,相应的第一顿和第二顿吃饭的时间也向前推移。至此,两餐慢慢被三餐取代,一日三餐被人们普遍接受,并盛行开来。

也正是宋朝的餐饮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宋朝成为一道分水岭,不但两餐制发展为三餐制,烹饪方式有所改进,各类美食层出不穷,还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外卖"业务。借助宋朝经济的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一些汴京城里有条件的百姓已经不满足于在家做饭了,开始上餐馆吃或者买回来吃,《东京梦华录》卷三就有记载:"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有时间的可以直接去餐馆吃或者打包回来吃,但是如果没时间去吃去打包或者发懒不想去但又想吃怎么办?精明的餐馆老板们总是能在人们的需求中发现商机,为了满足人们不上门店依旧能享受到美食的需求,店家纷纷推出了送餐服务。在《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一千六百多个人物里,就有一位不知往谁家送餐的"外卖小哥",小哥左手拿着"打包盒",右手拿着餐具,身上穿着店里的围裙,正要去送餐,这可是宋代外卖业的真实写照。

在宋朝还没有手机、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那他们又是怎样进行外卖活动的呢?其实在宋朝,根据点菜人的需求和身份地位的不同,主要发展成了三类外卖方式:第一种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顾客,如果想吃哪家酒楼的饭菜了,就让家丁去酒楼下菜单,待酒楼做好之后就找专人送到顾客家中,顾客拿到饭菜之后再给钱;第二种是约定送餐,这种情况通常都是顾客比较中意某家酒楼,于是和酒楼达成一种长期协议,约好特定时间和菜品,到了时间酒楼就将饭菜送到顾客家中。

前两种情况一般都是有钱人的点餐送餐方式,那么对于钱不充裕又临时想改善生活的百姓来说,就有了第三种外卖方式,就是到了吃饭时间,各家店铺的小二拿着本店菜单走街串巷地吆喝,如果有人想订餐就和小二说明自己想吃的菜品,然后由店铺小二一一记录下来,并且还要记录客人的地址,避免送错地方耽误客人吃饭。然后小二就会返回店家告诉大厨,等做好饭菜后,再送到客人家中,客人货到付款。

有外卖服务,就必然会用到保温餐具,令人称奇的是宋朝时的外卖保温盒一点不次于今天的保温盒。在当时主要有两种外卖器皿,一种是温盘,由上下两层构成,瓷器材料,上薄下厚中空,使用时往中间空层注入热水,既能保温又能保证食物口感,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器具发明了,当然这是给有钱人送外卖常用的保温器皿;另一种是食盒,多由竹子做成,内部层数不一,密封性好利于保温,在外卖业务中使用得更为广泛一点。

外卖人员刚开始都是各酒楼餐馆的店小二兼职,但是随着外卖需求的激增,店小二毕竟是酒楼餐馆的主要服务人员,而外送服务路程远近不一,且又在三餐高峰期,于是专门的"外卖小哥"--"闲汉"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东京梦华录》中记录道:"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也就是以专门帮助别人跑腿为职业的人。闲汉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宋朝时期外卖行业的发展。

点外卖不仅是百姓的爱好,甚至连宋朝皇帝也比较热衷。据说宋高宗赵构有一次微服私访,到了晚上逛夜市时肚子饿了,就在夜市里的大排档点餐体验,结果发现这里的饭菜竟然比皇宫御厨做得都好,当场就打赏了店小二。"直一贯者,犒之二贯",这应该是最早的餐饮小费了。回宫以后宋高宗还时常怀念具有烟火气息的大排档,之后就时常开始点外卖解馋。此外据史书记载,宋孝宗也经常命人去宫外点一些名菜如李婆杂菜羹、臧三猪胰胡饼等带到宫中给宾客享用。


不得不说,宋朝的百姓很是幸福,不仅用餐次数增加,而且各种美食层出不穷,可以说是"舌尖上的宋朝"了。而且陶瓷业的发展也为美食提供了精致又实用的盛菜器皿,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繁荣的经济,富足的生活,使人们更懂得享受,宋朝的百姓真是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难怪连陈寅恪先生都不禁感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餐制的小小变革,昭示着人类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向前跃进了一大步,也反映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在任何时代都是第一要务。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也为我们造就了一个最美好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宋朝   外卖   小哥   三餐   北宋   宋代   酒楼   餐馆   百姓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