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东山”,说的是哪座山?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近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一道有趣题目引出了对成语“东山再起”背后故事的探讨。这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失败后重新崭露头角的人,然而,鲜有人知道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它到底指的是哪座山,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实际上,东山不仅是一座山,还代表着谢安的传奇人生,贯穿着家族败落、东山隐居、政坛重返、淝水之战等多个精彩故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家族败落,东山再起:

在东晋时期,政治制度以九品中正制著称,大族世家拥有政治权力和文化资源。


谢安出生在东晋时期的高门大户——谢家。谢家是当时东晋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他的家庭背景让他在文学和军事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然而,尽管谢安有望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但他毅然离开家庭,前往东山,这个时兴清谈和隐居生活的地方。东山的隐逸生活吸引了谢安,他远离政治博弈,向往诗酒山水的清幽,这是谢安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拐点。

东山隐居:

东山生活让谢安尝到了隐逸生活的甘美,与名士王羲之、许询等人成为朋友,一起泛舟湖上、纵情吟咏,享受逍遥自在的时光。


谢安还驾船出海,展现出超然不惧的气度。尽管谢家家底雄厚,但他的选择没有受到家族的干涉。谢安的弟弟谢万则选择从军,却因指挥失误在北伐前燕中遭遇重大失败,这一事件让谢家蒙羞,但也引发了谢安的重返政坛的决心。

政坛重返:

谢安于公元360年受邀担任司马,之后升为中书,然后成为司徒。他的崭露头角帮助谢家巩固了朝堂地位,同时也帮助东晋度过危机。谢安的出山,正是“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诞生时刻。


他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使他成为东晋政坛的重要人物,对挽救东晋的命运功不可没。

淝水之战: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王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谢安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率领晋军迎击前秦的入侵。尽管晋军人数远少于前秦,谢安的镇定和军事才智使他能够稳妥地筹划战略。最终,在淝水之战中,谢玄等将领带领七万晋军战胜前秦的十五万大军,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凸显了谢安的威望和领导能力。


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谢安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东山再起,更在于他如何在政治舞台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他曾经主动放弃权力,知机而退,这是他坦荡的心胸和从容的气度所体现。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低谷时期的人的鼓励,也是对成功人士的警示,提醒他们不要因繁忙而忽略内心的坦荡与从容。

东山隐居的坚守:

尽管谢安在中年时期重返政坛,他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过东山的隐逸生活。他的坚守与清谈、山水之乐的向往,成为他不忘初心的一部分。


尽管他在政治舞台上表现出色,但他仍然怀念那段美好时光。

人生的最后岁月:

谢安在太元十年主动交出权力,准备再次回到东山享受隐居生活,但他的生命却在中年的重大转折点陷入疾病,最终去世。尽管他没有完成回归东山的心愿,但他的一生充实而成功,享受了荣华和清幽,不留遗憾。

结语:

谢安的人生是“东山再起”的最佳诠释。他的传奇故事提醒我们,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东山   东山再起   前秦   隐逸   东晋   崭露头角   政坛   典故   成语   时期   政治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