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东首富发家史,靠教会慈善产业起家,迎合妇女需求迅速暴富

据民国十八年(1929)版《今世中国实业通志》记载,“吾国今日之花边,多产于山东旧登莱青三府,制作精巧,欧美妇人,咸乐购之。”在两年后出版的《中国重要商品》一书中,则记载当时在莱州、青州、登州等地,“从事花边制作者颇多,殆已为山东特产物之一矣。

山东纺织业工业历来在全国前列,以青州府花边大套为代表的传统抽纱花边工艺,已经成为山东纺织业代表性产品,也是省内非遗文化名录在册项目。

青州府花边大套虽然闻名国内外,但其根源却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据史料,这一工艺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主要用于衣物和家居装饰,自清代末期由外国传教士带入中国本土,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后,诞生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纺织产品。

那么,花边工艺最早是如何传入山东青州府的呢?

又是谁将其做大做强的呢?

时间回到1900年,大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的义和团运动爆发,史称“庚子拳变”。

据史料记载,这场运动自1899年秋季起,就有青州民间组织“大刀会”“义和拳”在当地公开活动,开展反帝斗争,至次年春季,两个民间组织合并对外称“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当年上半年已蔓延至整个山东、直隶交界地区,针对洋人、教堂、传教士和信徒的暴力事件冲突不断发生。

这种形势下,许多到山东传教的洋教士受到影响,这里有一个来自英国浸礼会的传教士,叫库寿宁,作为传教士,他还是一位博学的汉学家和生物学家。库寿宁于1884年离开英国前往中国山东的青州地区,除了进行教务活动外,还致力于当地的办学,青州府早期著名的近代学校“广德书院”就是库寿宁创办。

“庚子拳变”的浪潮席卷整个华北大地,身处其中的传教士们都心惊胆战,库寿宁也不得不考虑是否要中止自己的异国传教之路,首先保住自己的性命。思来想去,库寿宁等人决定暂避风头,于当年六月,由青州府前往寿光羊角沟,乘船经海路逃往烟台躲避拳乱,投奔烟台实益学馆的馆主、美国北方长老会传教士韦丰年。跟随库寿宁一起离开青州的,有一个后面要说到的重要人物——宋传典。

库寿宁等人在烟台暂住了一年多时间,直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拳乱事态平息之后,才重新回到青州府。烟台是整个山东地区最早接受西方新生事物的地区,也是山东省最早开辟商埠的城市,1861年开设商埠后,次年清政府即在此地设立烟台东海关,成为大清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通商口岸,全权负责处理对洋事务。

烟台开埠也成为当地全面半殖民地化、西洋化的起始。在此地避难的库寿宁等人,亲眼见到了烟台商埠在西洋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经贸繁盛的场景,同样是来自英国的传教士马茂兰,在烟台成立了“仁德洋行”,通过经营欧洲的花边生产和贸易,经过几年的企业化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并产生可观的经济利润,成为当时山东地区首屈一指的进出口商人。

一直在为传教、办学经费发愁的库寿宁大受启发,他回到青州后,随即决定将源自欧洲家乡的抽纱花边工艺引入当地。可能也是出于迅速打开销路的想法,库寿宁选择引进的抽纱花边技术不是家乡英国的,而是源自在当时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意大利技术,这里的花色工艺比起烟台引进的英国、法国花边产品,工艺更复杂,花色也更加精美。

返回青州后,库寿宁在继续开展传教、办学活动的同时,即着手开始引进抽纱花边工艺的事情,在青州当地组织小规模的试验生产。早期的青州抽纱花边,设计图样和原材料,都是从意大利订制进口,由库寿宁的妻子组织当地民众学习相关的编织技艺,生产出来的成品则由库寿宁亲自统一收集,联系出口销往海外。

不上几年,库寿宁经营的青州“德昌花边庄”,质量和工艺得到市场 认可,成为出口欧洲的抢手货,虽然早期的生产规模不大,产量也不是很高,但每月出口的成品已经可以换回三百美元左右,库寿宁的花边产业是慈善性质,赚取的利润则主要用于补贴“广德书院”的教育办学活动。

1908年,在青州办学的库寿宁因为与登州传教团产生矛盾,决定中断合作关系,辞去职务前往上海浸礼会进行教务活动。临行之时,库寿宁把自己在青州的抽纱花边产业全部交付给门下弟子,追随他多年的青州人宋传典打理。

库寿宁为自己最喜爱的弟子筹备了一切,青州花边工坊的房产、地契全部交给宋传典名下,工坊成立“宋传典商行”,对外仍沿用“德昌花边庄”的称谓,流动资金和经营利润则由宋传典等四人以合伙入股的名义进行。

于是,在老师库寿宁离开青州以后,宋传典辞去了县里高等小学校长的职务,专心从事经营“德昌花边庄”生意,对之前主要为慈善、救济性质的产业进行了改革。宋传典借用了青州南北大街的浸礼会教会房舍,实行彻底的商业化运作,把花边工业生产扩大到青州周边的农村地区,组织当地农户参与工业生产,将农户家作为小型个体作坊,派员登门传授技术,承包原料和成品检验,按照工作量计件报酬,合格产品包销包售。宋传典的运作模式,使得青州花边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所得利润成百倍提升。

积累了一定资本的宋传典,将厂房从浸礼会迁出,在青州城中估衣市大街大批购置土地建设厂房,并在烟台设立分公司,专门负责对外出口事宜。宋传典在原有“德昌花边庄”基础上,创办“德昌号”,除经营花边生意外,还扩展了产品门类和经营汇兑业务,原先作为传教辅助的花边工业,利用宗教的教友、教会关系,促进了“德昌号”产业的急速扩张。

1917年开始,宋传典开始涉足欧洲妇女流行的“发网”业,几年后宋传典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回到国内,带回了当时流行的制发、染发技术和图样,促进了工业生产,“德昌发网”成为花边业之外的又一个赚钱门类。

几年后,赚得盆满钵满的宋传典,独揽了“德昌花边庄”全部股份,成为山东青州当地首富,在城里万寿宫街修建了“德昌大楼”,1924年最盛时,“德昌号”除名下房产、货物外,日常现金流即达到五十余万大洋。

宋传典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他把企业做到了全国各地,在济南、上海、天津、烟台、青岛、潍县、高密等地设分厂、成立分号,从德国等地引进先进的工业机械,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并开办了经营火柴、肥皂等商品的商号,更在济南省城开办“德昌洋行”,经营当时紧俏、稀罕的自行车、汽车和花生、棉花、 核桃等土特产进出口贸易,此时的宋传典已经成为山东首富,资产达到百万元之巨,在天津成立了“德昌贸易公司”,旗下业务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山东   寿宁   德昌   青州   浸礼   抽纱   烟台   传教士   首富   民国   慈善   花边   教会   妇女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