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世界」五帝本纪


一直以来,我们被称为华夏炎黄子孙,不能否认的是黄帝之前是有历史的,只是这段历史多为神话故事,史料记载太少,不能佐证为历史。司马迁为什么要跨过这段神话历史,直接从五帝开始记述?

【一】华夏民族公认的老祖宗三皇五帝

所谓的三皇就是天皇燧人氏,人皇伏羲氏,还有地皇神农氏。三皇时代正处于华夏文明的萌芽状态,社会各方面都不发达,很多史料都是口口相传,大部分都是神话传说。三皇的记载大多类似于神话故事,司马迁要记录的是正史,相较于三皇,五帝的记载就清晰很多,也更接近历史事实。黄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人们开始纺衣织冠,建造舟车,古代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横空出世,因此黄帝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始祖。

【二】远古为什么有很多神话故事

远古时期的先民们认为“万物皆有灵”,当时生产力极度落后,人们的认知水平受到限制,不能科学的解释各种事物,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都是由神灵控制与支配的。

他们根据自己所崇拜的各种人物形象把外部力量拟人化,这些传说中的英雄可以开天辟地,移山补天,解除灾害,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幻想与内涵,最终演变成了神话。其实这也是我们的历史,因为佐证不了,只能在典籍中见到,是以神话的方式相传。

【三】历史学家眼里的分界点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划分界点,我们会把历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历史学家把历史分为: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信史时代。信使,字面意思就是你得有佐证的东西,比如:典籍文献,或者考古文物。

对于司马迁来说,遥远的五帝、夏商周就是他的古代史,春秋战国、秦朝、甚至高祖时期都是他的近代史,汉武帝时期就是司马迁生活的年代,也就是他的当代史。司马迁距离五帝时期约2300年,算是他的古代史,想了解必须去典籍中翻阅相关资料,去拼凑那段历史。

关于《五帝本纪》,司马迁自己也评述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很多参考资料残缺不全,且文字很不通顺也不典雅,不少史料还是靠老学究们口述而得的。尽可能做到不背离文字史料,选择文字尽量典雅的史料作为蓝本进行编纂进而作为全书的开篇。

【四】司马迁把五帝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是怎么思考的。

首先因为要写正史,所以那些神话故事,传说,佐证不了真实性,这是一个原因。

其次也有时代及家庭的影响。西汉初年,社会上流行黄老之道,直到汉武帝亲政前,黄老思想就是西汉的统治思想。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艺之要旨》文章中,完全肯定并赞扬了道家,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在《太史公自序》中引用父亲的这段话:儒家博而寡要,劳尔少功;墨家俭而难尊;法家严而少恩;名家使人俭而善其真,唯有道家,即可修身又可治国,是积极进取的学问,是经世致用之学,而当时道家的主流就是黄老之学,因此司马迁将中国历史从黄帝算起,以示尊敬。

【五】为何五帝之首称黄帝

司马迁在开篇介绍黄帝时,说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这种说法带有鲜明的西汉色彩,对应当时钦定武帝时期为“土德”之说,其实也是构建西汉政权的合理化,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武帝喜欢寻仙访道,希望得到长生,而方士也极力告诉武帝,说当年的黄帝也是仙人,甚至编排了黄帝最后乘龙飞天的故事。

在司马迁记录的《五帝本纪》中,他尽可能去除不可信的成分,还原黄帝的人间帝王本色,当叙述完黄帝一生的功业后,司马迁最后还加了一句:“黄帝崩,葬桥山”。就是说作为黄帝,也免不了一死。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详细记载了五帝天赋秉异,而且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质。

【六】禅让制的真实性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他的正妻嫘祖生下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昌意的儿子成了第二位继承者,就是颛顼帝。第三位是长子玄嚣的孙子,也就是帝嚳。第四位赫赫有名,帝嚳的小儿子帝尧,帝尧相当有政绩,传说围棋和造酒也是他发明的,不过无从考究。

第五位帝舜更是闻名天下,史记记载,他的父母和弟弟德行都很差,在这种家庭环境中依然能够恪守本分,孝敬父母。帝舜的继承被说成是禅让,可是从黄帝家族推演下来发现:帝舜也是黄帝的后人,可见禅让并不真实,真实的是氏族部落内部的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史记   古代史   本纪   神话故事   佐证   西汉   典籍   黄帝   史料   时期   时代   历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