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人生难预料

文/舒林

清代桐城人文鼎盛,“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尤其是桐城清河张氏父子宰相为人所熟知,但桐城桂林方氏的“一门三总督”却有很多人不知道。方氏三总督是指乾隆朝直隶总督方观承,嘉庆朝闽浙总督方维甸、直隶总督方受畴。方观承为桐城桂林方氏第十七世,方维甸是方观承的儿子,方受畴是方观承弟弟方观本的儿子。总督是清代行政级别最高的地方官员,兼管数省政务、军务与经济。若问总督有多牛,看看清末这些牛人就大致明白了: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左宗棠,两江总督;张之洞,湖广总督;袁世凯,直隶总督……所以马其昶赞叹:“一门之内,三秉节钺,何其盛也!”

方氏三总督之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方观承,其命运低开高走,大落大起,充满传奇色彩。大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南山集》案发,因戴名世在《南山集》中曾引用同乡方孝标的《滇黔纪事》中的内容,方家因此被牵连,时方孝标已死,被判剖棺锉尸,方孝标之子工部都水司主事方登峄、孙内阁中书方式济和其家人被判流放卜魁(今齐齐哈尔),而这,距离上一次祖上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才仅仅50年。

这一年,方式济的儿子方观承16岁,因年未弱冠,和其兄观永免于流放,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面对整个家族的灭顶之灾,年幼的方观承陷于困境生活无着,不得已寄居于寺庙之中,靠寺僧的施舍勉强度日。因为祖、父两代人均在卜魁,不久,观承、观永弟兄二人北上京师,出山海关探望亲人,历经一年多时间的艰苦跋涉,于康熙五十四年春天抵达卜魁。为照顾父祖,方观承在此留驻五年,后为生存计,游历四方,备尝艰辛,也因此遍知南北各地山河险要与风土人情,更磨炼了他的性格与才干。

雍正十年(1732),西北噶尔丹部落叛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平郡王爱新觉罗·福彭举荐方观承为军中记室,次年七月雍正皇帝授方观承中书舍人之职,随平郡王大军出征西北,从此平步青云,累迁布政使、浙江巡抚,乾隆十一年(1749)任直隶总督兼理河务。一个没有功名的平民而且还是罪犯家属,最终却成为正二品的地方大员,这样的事情终清一朝惟方观承一人而已。由于他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过传奇,后世留下了许多关于方观承的野史传说。现摘录几条清代野史中的内容,与诸君共享。


1.

车笠之交

话说雍正丁未年(1727)会试,来自浙江海宁的举子陈镳(字旉南)和同省仁和(今杭州)的举子沈廷芳(字椒园)合乘一辆车子进京赶考,途中每天都看到一个少年跟在车后不远处步行。二人感到诧异,就问这少年是怎么回事,少年说:“我是桐城方氏子弟,要到塞外去看望亲人,因为没有钱,所以只能步行。”二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拉他上车,但是车内空间狭窄坐不下,于是商议三人轮替,每人每天步行30里,这样使少年每天省去六十里的劳苦。到京城之后三人分手,不再有联系。

过了20多年,陈镳以云南太守的身份赴京面圣,而当时沈廷芳已是山东按察使,亦进京朝觐天子,二人又遇上了,一路同行,忽然有直隶总督差官员来迎接二人,一定要邀请他们两人到官署相见,见面之后发现,大名鼎鼎的直隶总督方观承方大人,就是他们当年路上遇到的步行少年,于是大家欢然握手,大张筵乐,畅饮十天,一时间传为美谈,时人称之为车笠之交。

2.

屠夫仗义

方登峄和方式济被流放卜魁,年幼的方观承生活无着,曾经辗转到浙江宁波拜访一个亲戚,到了的时候已接近年关,见亲戚家看门的仆人都是貂帽狐裘,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又自顾己身衣衫褴褛,想上门又怕被驱逐,就在这条巷子里租屋以居。眼看身上的盘缠快要用完,进退两难,只能每日在附近探听亲戚家居乡的状况。对门的一位屠夫见方观承状貌不凡,就询问他的乡邦家族情况,问清了他的来意,说:“我同你的这位亲戚同一巷子20年,没有看见他家帮助过一个亲族,就是进去了恐怕也没有用处。”

方观承一听大为失望,深悔轻来此地。屠夫说:“先生既然是出身士族,必是有文化的,不知道是否也懂得计算?”方观承回答会算账,屠夫说:“马上要过年了,我有账目,烦你给我算一下,开出账单,以便我讨账。我家也就在这边上,就请住到我家可好?”到了屠夫家,屠夫呼唤妻子出来见他,殷勤接待。方观承用了半天时间,算清了账务。屠夫按照账单,讨回来的欠款比往年多了许多。


方观承《御制棉花图册》(选)

除夕夜,屠夫备酒席,请方观承上座,作守岁之宴。屠夫的女儿才五岁,也随母亲坐在旁边。第二天正月初一,方观承准备告辞,屠夫执意留着不让他走,让他的妻子做一套棉衣相赠。到了初六,屠夫捧着棉衣,妇人提着鞋袜,请方观承穿上。屠夫见方观承的帽子也破碎不堪,就把自己头上的毡帽取下来和方观承互换,又送了二千钱作为路费,方才分别而去。

3.

相士预言

方观承到了杭州,一次去西湖游玩,路边有数十人围着一个看相的术士,术士一眼瞥见圈子外边的方观承,立即离开座位上前对着他一个长揖,说“贵人到了”。方观承怀疑相士是揶揄他,很严肃的说:“我不是来相面的,何苦要戏弄我!”

相士又正视了一会儿,说这里不是深谈的地方。于是收了摊子,邀请方观承到一座小庙里,请他坐下,说:“我跋涉江湖几十年,看过的人多了,没有一个预测错的。”又说:你某年会做什么官,某年会位至总督,遗憾的是难以善终。现在你的官星已经透光,应该快点去京城,以应机缘。又取了二十两银子给方观承作为路费,叮嘱他:“你将来做陕甘总督的时候,有一个总兵延误军机当斩,千万留意救他一命,就是对我的报答了。”问相士的姓名,支支吾吾不肯实说。



4.

北上之路

方观承于是离开杭州前往京城,到了直隶省,行李被人偷走,走到白河,遇天大雪,冻僵在古寺门口,庙里僧人开门发现了,扶进去救醒过来后。在庙里和僧人相处甚欢,居留了几个月,才告辞离开。

在此之前,庙里有一个老和尚收藏了很多古代的钟鼎碑碣文字,老僧圆寂后,也没有人懂这些东西,庙里和尚就请方观承把这些文物带出去卖了。方观承带着这些文物到了保定,就在制置司衙门前摆了个摊子。不想碰上制府出门,开路的衙役怒他收摊子慢了,,对他横加鞭挞——这个情节是不是有很熟悉的感觉,说什么人心不古,人心很古嘛——面对虎狼一般的差役,方观承敢怒而不敢言,摊子已经被砸了,只能抛弃,只身来到京城。


5.

柳暗花明

到了京城之后,无以为生,方观承只好在东华门外摆了个摊子给人测字,赚点钱聊以为生。摆摊子,自然要写个招牌,恰好碰上平郡王福彭的车子路过此地,看见了招牌上的字,非常欣赏,喊过来一问,知道是方观承写的,于是将他请到自己府中,做了记室(约等于现在的秘书),备受礼遇。时间长了,平郡王藩邸中的楹联文帖全部出自方观承之手。雍正皇帝看到后,询问是何人手笔,平郡王回答是方观承。雍正皇帝立即召见了他,授予中书一职。从此平步青云,不过十年,累迁至直隶总督。

方观承书法条幅


6.

涌泉相报

方观承富贵之后,派人将屠夫一家请来,赠给屠夫一笔重金,让他改业,又为屠夫的女儿选了一个好女婿。派人到白河,将当年收留他的古寺修整了一遍。后来果然代理陕甘总督,在嘉峪关外筹措军中粮饷,属下有一个总兵延误军机当斩,方观承为他开脱了死罪,原来当年他在杭州遇到的相士就是总兵的父亲。

方观承想起当年相士说的晚节不终的预言,时时担心后来不能免祸。到了做直隶总督的时候,将相士请到身边,求问脱祸之法。相士说:“这都是定数啊!惟有做了大善事,救千万人性命,或许可以感动上苍。”方观承正有感于直隶省上报流民死于野外路边的事情,每年都有好几百起,心里想着设留养局来救助他们,主意已定还没有发文。

第二天早上去见相士,相士立即恭贺:“您满面祥光,一定是已经有了莫大的功德。不仅能够免于刑戮之灾,还可以预见后世将累代显贵了。”方观承告诉了相士自己的规划,并上奏天子予以实施。“后陕甘军营事发,两督抚、一将军皆罹法,方亦应坐,奉特旨原免。”(笔者按:“两督抚、一将军皆罹法”似指乾隆初年大金川之战,官军劳师糜饷,久战无功,导致陕甘总督张广泗被处死,继任陕甘总督庆福、督帅大学士军机大臣讷亲被赐自尽。大金川之战于乾隆14年以官军惨胜告终,而方观承只在乾隆20年短暂代理陕甘总督,与此事无关。)

张家口市万柳公园方观承塑像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已经非常完备,科举也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正途。然方观承的人生经历实在是过于独特,简直是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所以后世关于他的传说也特别多,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所谓稗官野史,当然不可尽信,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方观承终成伟器的原因。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诚哉,斯言!

参阅书籍:

1.《清史稿·列传·方观承传》

2.徐珂《清稗类钞·知遇类·方观承一生知遇》

3.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车笠之交》

4.马其昶《桐城耆旧传·方恪敏公传弟九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桐城   乾隆   相士   郡王   京城   总督   屠夫   庙里   杭州   摊子   预料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