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时代逼出来的农民,凭什么被李白苏轼疯狂膜拜?

公元421年9月,秋风孤寂,百花凋敝。寒冬未至,万物却已一片萧瑟。

庐山脚下浔阳城,湓口边的一栋酒楼里,57岁的陶渊明被江州刺史王弘拉出来喝酒,饯别西阳太守庾登之和豫章太守谢瞻。

陶渊明归隐田园已15载有余,他本不喜欢同官场之人打交道,但扛不住好友王弘以美酒相邀,欣然而至。

没想到,这次饯别小聚,让他获悉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小道消息:

“你们知道吗?零陵王被杀了,是陛下密令的,终究还是下狠手斩草除根啊!”

“什么?听说褚王妃为防零陵王被害,每日亲自煮食啊。”

“哼!褚王妃那俩哥为了讨好陛下,把亲妹夫给活活闷死了,禽兽不如!“

”唉~ 改朝换代也算正常,但从未如此赶尽杀绝啊。

“嘘,小心隔墙有耳。”

......

听着身旁三人的小声议论,陶渊明只自顾自地喝酒,并不加入群聊 ,但眼神里却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

去年六月朝廷“变天”的消息尤在耳侧:

晋恭帝司马德文颁布禅位诏书,让位于宋王刘裕。司马德文被降为零陵王,迁居秣陵。

刘裕自平定”桓玄之乱“以来,苦心经营,战功赫赫,为东晋收回了不少失地,早已是最高权力掌控者,江山易主也不算意料之外。

但当听闻晋室皇族都被刘裕阴狠杀光,哪怕早已远离庙堂的陶渊明,也无法淡定了。

酒酣过后,夕阳渐渐收起余晖,暮色越来越浓,庾登之和谢瞻拜别王弘、陶渊明后,一个乘船,一个坐上马车,渐行渐远。

离别最易触发黯淡情绪,陶渊明怔怔望着着远处,“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今年秋天似乎格外凄寒,它像极了这新旧王朝的更替,无数生灵被残杀,衰草连天,万物凋敝。

萧瑟景象触痛了陶渊明,他幽愤难抑,回家后写下一篇《述酒》发泄愤怒。

《述酒》

仪狄造,杜康润色之。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余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这篇《述酒》非常隐晦的讲述了东晋从建立到衰亡的波谲云诡。大致意思是:

“本朝建立之初,人才济济,可惜‘王与马共天下’导致皇室根基不稳。

王敦、苏峻等权臣武将接连犯上作乱,虽然最终都得以平定,但朝廷最精锐的武力,却在内讧中消耗殆尽,让本就根基不稳的东晋王朝更加飘摇。

门阀士族桓玄在混乱的政局中,一步步清灭异己,篡夺帝位,建立“桓楚”政权。后来被北府军将领刘裕打败,“桓楚政权”瓦解。

但天下乌鸦一般黑。刘裕剿灭了桓玄后,不仅篡夺晋室江山,还连续杀害已经逊位的晋安帝和晋恭帝。

曹丕篡汉自立,尚且优待已被废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相比之下,刘裕实在太狠辣恶毒了。

往后余生,我坚决避世闲居,宁可贫困度日,也绝不媚宋求荣。能活多久,全凭天命,活了八百多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夭折的殇子有什么区别?最终都将回归天地。”

陶渊明借用多个典故暗骂刘裕篡晋建宋、连杀二帝,并毅然表达,宁可安贫守贱也要与官场划清界限。

自此之后,他改名为“潜”,鱼潜深渊,永不出仕。


01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被推崇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的诗似乎有一股治愈人的魔力,短短几十个字,读起来像白话,脑海却会跟随着这些质朴文字,展现出一幅幅清悠淡远的自然画卷。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但在陶渊明生前及死后一百多年间,并未挤身文学界顶流,作品几乎亡佚。直到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无意间读到陶诗,异常惊讶。

“世间竟有如此超然物外之人。他写篇篇有酒,本意却不在酒,而是把情趣托寄酒中。他不以躬耕为耻,不为贫困烦恼,不与世俗合污......如果不是圣贤,谁能达到这种境界?”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身份显赫的南梁太子读完陶诗后,秒变小迷弟,亲自编撰《陶渊明集》,并为之作序,丝毫不隐藏内心的狂热崇拜,直言恨自己没能与偶像生在同一时代。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萧统《陶渊明集序》)

自打这部《陶渊明集》问世后,陶渊明粉丝团越来越壮观,王绩、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陆游、辛弃疾、王守仁......随便一个都是中国文坛耀眼夺目的巨星。

李白做梦都想与陶渊明痛饮狂歌:“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

苏轼毫不掩饰内心的狂热崇拜:“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在与苏辙的书信中,他还得意洋洋的炫耀:“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苏轼《与苏辙书》)

“我前后和了109首陶诗,与偶像跨时空交流,毫无压力哦。”

北宋文坛大佬欧阳修,直接盖章陶渊明在两晋文坛的封神地位:“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辛弃疾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视为知己,“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由于明星粉丝太多,以至于陶渊明的家乡柴桑,都成了文化人的朝拜圣地。

为何陶渊明魅力这么大,能被中国文坛大佬们疯狂崇拜?

或许除了陶诗本身清新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风格因素外,陶渊明头也不回的远离官场,那份毅然决然的勇气,令人望尘莫及。


02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

(陶渊明《杂诗 其五》)

陶渊明是一开始就讨厌官场,甘心在庐山脚下当一名普通农夫吗?

当然不!谁的少年不曾希望自己如雄鹰展翅般高飞呢?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人家是真的有济世扶危的家世背景。

陶渊明祖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祖父陶侃和外祖父孟嘉。

陶侃是东晋开国名将。寒门入仕,先后平定过张昌、杜弢、苏峻等各种叛乱,镇守荆、江二州,都督荆、雍、益、梁等八州诸军事,堪称东晋朝的定海神针。

不仅功绩一箩筐,陶侃一生清正廉洁,从不卷入朝廷纷争。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惑。”(陶渊明《命子》)

曾祖威武英姿,功勋卓绝,天子封他长沙郡公,可永远世袭爵位,并都督八州诸军事。他居功却不自傲,远离朝争,多次请辞还乡。

曾祖伟岸的榜样形象,是陶渊明几次入仕的强大动力。

外祖父孟嘉是魏晋名士,也是陶侃的女婿。在权臣桓温的幕府任职,为人温文儒雅,文思敏捷,他留下一个著名典故叫“孟嘉落帽”。

李白曾写“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就是借此典故表现自己的风雅洒脱。孟嘉的翩翩风度,由此可见。

陶渊明8岁时父亲陶逸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投奔外祖父孟嘉。

外祖父家中藏书丰富,儿时的陶渊明就在这书香氤氲中,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从陶渊明后来为孟嘉写的悼文中可以看出,孟嘉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爱饮酒,这些性格特征像极了陶渊明自己。

“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虽然性格气质深受外祖父影响,但少年陶渊明也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他希望自己像曾祖陶侃那样建功立业、大济苍生、光耀门楣。

抱着美好的人生目标,陶渊明在29岁到41岁之间,历经了5次入仕。


03

太元十八年 (公元393) ,29岁的陶渊明首次入仕,担任江州祭酒。

这个官职不算低,是帮着江州刺史掌管兵戎、治安、田租、户口、祭祀、农桑、水利、兵器等一系列重要事务,相当于管了七个省级机关的厅长。

但陶渊明干了没多久就辞职了,《宋书》说辞职原因是 “不堪吏职“。但民间猜测真正原因是他忍受不了奇葩领导王凝之。

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彼时的江州刺史。他的妻子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女谢道韫。

这样一个出身顶级书香士族的公子哥,却是个愚昧十足的大奇葩。

王凝之痴迷五斗米教,正经公务不咋管,喜欢各种设神坛、搞祭祀,把家里、办公室等地都弄成了作法道场。

隆安三年(399),东晋爆发孙恩之乱。五斗米教徒孙恩率领叛军攻破了东晋各郡县,直逼王凝之担任太守的会稽城。

手下人劝王凝之尽快召集士兵守城抵御,这位奇葩太守却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妄想请神道鬼兵来破城,会稽城能守得住才怪!

最后,王凝之和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孙恩一刀枭首。

可见,碰上一个脑子不正常的领导,及时抽身离开是明智选择。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34岁的陶渊明第二次步入仕途。

他的家族世交桓玄担任了江州刺史,桓玄是权臣桓温的小儿子,桓陶两家关系一直不错。

桓玄担任江州刺史后,给陶渊明抛来橄榄枝,邀请担任参军。

江州治所在浔阳,距离陶渊明所在的柴桑只有三十余里地。既是友人相邀,离家又近,陶渊明愉快接下了橄榄枝。

谁知桓玄野心不小,他趁着孙恩之乱,朝廷自顾不暇,一步步清灭荆州刺史殷仲堪和雍州刺史杨佺期,吞并地盘,控制住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势力迅速壮大。

随后,篡位野心藏不住了。

察觉到桓玄有异心的陶渊明,心里不乐意了。

“NND,我帮你写表文讨伐各路势力,原以为是正义之举,哪知竟成你谋逆资本。”

也许是受儒家忠君思想影响,也许因为自己是晋室元勋的后裔,总之,陶渊明在桓玄幕僚下,内心很煎熬。

公元400年,他在奉命出使京都健康的归途中,写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有了弃官回家的想法。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都说行路难,今天我才知道行路有多难。皇室无能,臣子豺狼野心,这个黑暗时代险象环生,仕途可畏,何必滞留于此?离家时间久了,想念家里的园林良田,还是回家种地吧。”

公元401年,36岁的陶渊明以为母亲守孝为由,离开了桓玄幕府。

402年,桓玄果然起兵造反,攻破健康,杀死朝廷掌权的司马道子,逼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废为平固王,移居浔阳。自己则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楚。

虽然料到桓玄会篡逆夺权,但当猜测成真后,陶渊明还是难掩愤怒,深感懊悔,他在诗中宣泄出自己不满的情绪。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早知道桓玄是这么没节操的人。我宁愿隐居躬耕,抱朴守拙,也不愿跟他走官道。仕途大道污浊不堪,我栖居衡门(农家)也没什么可丢脸的!”


很快,东晋风云又急剧变幻。

公元404年2月,北府军将领刘裕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伐桓玄,3月攻入健康,5月桓玄被杀,桓楚政权瓦解。

刘裕灭掉桓玄后,将已被废掉的晋安帝重新请回朝廷,整顿朝政,赢得了声望。

“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资治通鉴 · 晋纪 · 晋纪三十五》)

陶渊明也于这一年远赴京口加入刘裕麾下,担任镇军参军,这是他第三次入仕。

可不到一年时间,陶渊明就辞职了,因为他发现刘裕比桓玄更可怕。

桓玄是士族出身,虽然野心勃勃,但家庭优渥,为人素养还是较好的,对待文人恭敬有加,以礼相待。

刘裕出身底层,从小寄居在亲戚家,三十七岁投身刘牢之的北府军,从不起眼的小兵开始,一路刀山火海,积累军功,后升至建武将军。

底层出身+一路在尸山血雨中爬滚,练就了刘裕心狠手辣的性格。

他掌权后,心思都放在阴谋夺权上,排除异己,嗜杀成性,先后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渝父子,篡位野心昭然若揭。

黑暗的政治环境触发了陶渊明浓烈的归乡情绪,他把内心的惆怅与挣扎诉诸笔端。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这首诗写满了陶渊明的怅惘与落寞,那个“性本爱丘山”的少年,原是带着大济苍生的梦想步入仕途,可走着走着才发现,似乎错了。是去是留,何去何从?顺其自然吧,但今后重返田园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也许是与刘裕气场不合,也许是太过思念家乡。总之,陶渊明在京口没呆足一年,便于405年3月回到浔阳,在江州刺史刘敬宣的麾下担任建威参军。

可没几天,陶渊明第四次辞职了。因为他失望的意识到:纷纭乱世,自己根本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刘敬宣是刘裕前领导刘牢之的儿子,参与平定过不少叛乱,功勋颇多,自尊心极强。

当时他刚上任江州刺史,就被小人刘毅排挤,在刘裕面前谗言,说刘敬宣平定“桓玄之乱”的功劳不大,没资格担任江州刺史。

刘敬宣听说挑唆之词后,心感不安,自己主动辞职了。

这件事对陶渊明的触动挺大,功勋赫赫的名门武将在仕途尚且如履薄冰。自己一个没落家族的小小参军,流连于仕途又能改变什么?

他哀叹官场泛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之辈。胸怀正道、立志治世之人,若想保持节操,只能隐居不仕,哪怕正当壮年。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感士不遇赋并序》)


所以刘敬宣辞职后没多久,陶渊明也回到了柴桑。

但裸辞一时爽,没钱泪三行。

陶渊明家底薄,养娃开销大,粮食不够吃,经济压力快绷不住了.......于是在叔叔陶夔的劝说引荐下,陶渊明去了离家不远的彭泽县担任县令。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这是个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好差事,不仅“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晋书-陶潜传》),还能分到百亩良田,一半用来种水稻,养活家庭没问题。另一半还可用来种高粱,自酿美酒。

这样的美差多少人求之不得,41岁的陶渊明仅干了81多天就递交了辞职信......

这是陶渊明职业生涯中第五次辞职,也是最后一次。

萧统在《文选·陶渊明传》中提到辞职原因: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他是彻底厌恶官场了,理想得不到实现,却要给位轻权重的小人卑躬屈膝。这种违背本心,口腹自役的事儿,再也不想干了!


04

陶渊明这一次走的决绝,他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他终于认清了内心:既然与官场志趣不合,何不开开心心做回自己?

他归心似箭,如脱缰快马,只想在最短时间内赶回那个有园田、有琴书、有自酿美酒、有欢声笑语的家。

刚到家门口,就被家人温情满满的爱意包围: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这才是内心喜欢的样子啊。不用虚与委蛇,没有虚情假意,用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自己,面对身边的一切。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就算曾经误入迷途又怎样?过去就过去了,一分钟都不要留给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人和事。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和亲人唠家常让人开怀,读书弹琴足以消忧,饮酒开怀,陋室易安,让那些“应束带见之”类的逢迎之语,见鬼去吧。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我不追求富贵,也不期盼升入仙界。顺应着自然走到生命尽头,乐天安命有什么不好的呢?”

自此之后,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用文字记录着生活日常,一篇篇怡然自得、率真自然的诗横空出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劳耕了一天,又热又累,在山间小溪清洗双足,疲乏一扫而光——“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回到家后,招呼邻居喝酒撸串——“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他满足这种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哪怕身体疲惫,心灵却是快乐而自由的。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干农活怎么可能不苦累?但就算身体累,回家盥洗后在屋檐下休息,再来点好酒,没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了。但愿日子一直这么简单,苦累也值得。

在清幽绝俗的草庐里,读书读高兴了,挥笔记录一下美丽心情。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把自己归隐后的生活,用文字记录的清新美好,寥寥疏笔,却意境悠远,久读不厌。

苏东坡爱陶诗爱到疯狂,用他的话说:“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意思是,每当不顺心的时候,就找陶诗来读,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怕一口气读完,以后就没有排忧解闷的读物了。

头号铁粉,实至名归!


05

陶渊明辞官后,彻底放飞自我,率真洒脱的举止,让后世迷弟们竞相模仿。

陶渊明爱饮酒,常约朋友到庐山南麓虎爪岩下畅饮,那是一块巨大的横卧在溪水中的花岗岩,石面平滑,像一个天然大酒桌。

陶渊明在这儿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醉倒后就对朋友摆摆手:“我醉欲眠,卿可去!”说完就睡倒在石上。

庐山南麓虎爪岩下,至今遗留着“渊明醉石”

这句醉酒时的率真之言,被无数后人喜欢,李白与朋友喝酒写诗,直接把这句话照搬到自己诗里。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醉了,你回去吧,明天过来把琴带上,我们接着弹琴喝酒。”

两句话就把朋友间那种毫不见外、自在洒脱的画面跃然纸上,率真又可爱。


陶渊明还因不拘小节的个性,创造了一个成语叫“葛巾漉酒”。

陶渊明嗜酒,“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官府的人去拜访陶渊明,正巧赶上他新酿的酒熟了,新酒需要过滤,陶渊明直接摘下头上的葛巾用来滤酒,滤完后再把头巾重新扎回头上,然后淡定请客人喝酒。


这个随性举动,让后世文人狂粉不已。

李白与一位同为陶粉的朋友喝酒时,因对方不肯多饮酒,他就写诗嘲笑对方“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喝酒都不痛快,还cosplay偶像呢?赶紧喝!别辜负了这头上葛巾,咱俩是好哥们嘛?”

苏东坡晚年被贬海南,学会酿椰子酒,他也学着陶渊明的样子,用头巾过滤椰子酒,邀请朋友来喝。并把掏空的椰子壳,做成度假风十足的帽子。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所以,“葛巾漉酒”就成了那些爱喝酒之人的真率形象表达。就连陶渊明自己也在诗中酣畅表达:“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漉酒图》明 丁云鹏


06

陶渊明是魏晋风骨的代表,他和竹林七贤一样,都爱酒甚深

竹林七贤啸聚山林,倚竹饮酒,醉卧山林,是行为上的放浪形骸,是对黑暗政治的抵抗而狂饮烂醉。

陶渊明却并非以醉避世,消极抵抗。

陶渊明辞官后,刘裕逐渐把控住了东晋朝廷,皇帝司马德宗彻底沦为傀儡。

生逢乱世,哪怕隐居乡里,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超然物外。

所以陶渊明喜欢醉酒写诗,借着酒精吐槽政局乱局。然后以“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为托辞,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把柄进行迫害。

陶渊明专门写过一组以《饮酒》为标题的诗,共二十首,并特意作“免责声明”: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饮酒并序》)

大致意思是:我闲居比较无聊,一有好酒就喝个痛快,喝醉后随手写几句自娱一下。这组诗之间没有太大关联,想到什么写什么,诗稿虽多但都是语无伦次。让朋友们随意记录一下,仅当谈笑之资吧。

潜台词:酒后之言莫当真,不要以此对我进行政治迫害哦。

一个机智的人间清醒!

这组20首的《饮酒》诗,名为“饮酒”,但内容却与酒无关,大多托寄着他对生命的思考、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政治乱局的隐晦批判。

比如,在《饮酒.其三》中,他哀叹道德沦丧已近千年,人们在名利中迷失自我,以至于"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他不明白为何世人多羁縻于名利,奴役于权力。

所以发出灵魂深处的叹息,“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饮酒.十七》里,他以幽兰自喻,庆幸自己迷途知返,远离了鸟尽弓藏的黑暗政治。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如,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饮酒.十七》

最广为人知的《饮酒(其五)》,也是醉酒时的作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短短五句话,每一个字都很简单,却美成了一幅画。

前两句藏着陶渊明摆脱官场桎梏的内心欣喜。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既无力改变黑暗的政治环境,索性洁身而退,做一个心境辽阔的快乐农夫。

接下来写自己悠闲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自然之情深入骨髓。

没有刻意为之,没有丝毫雕琢,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画卷,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这一句定义为“无我之境”,直言这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写不出来。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

北宋黄庭坚超粉这首诗:“每观此篇如渴饮水,如欲寐得啜茗,如饥啖汤饼。今人亦有能同味者,但恐嚼不破耳。”一一《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


07

“陶彭泽未尝较音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明代儒学大师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

陶渊明的本色体现在哪儿?随意而安,顺其自然,怎么随性怎么来。

他与嵇康有过相似的故事。但心性不同,最终的结果各也不相同。

嵇康是魏末晋初时的名仕,同样因政治黑暗,厌恶司马氏而隐居山林。

司马集团的谋臣钟会仰慕嵇康,于是登门拜访。钟会在门口等了许久,但嵇康始终视若无睹,埋头打铁。自讨没趣的钟会准备离开,嵇康又出言嘲讽:“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他因此得罪钟会,引来杀身之祸。

陶渊明遇到的”钟会“,便是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江州刺史王弘,王弘是东晋开国功臣王导的曾孙,高门大族,朝廷重臣。

王弘以前跟陶渊明可没那么熟。他上任江州刺史后,听说浔阳柴桑住着一位才情高逸的隐士叫陶渊明。于是上门拜访想结识一下,但因官员身份而吃了个闭门羹。

王弘没放弃结交。

某日他打听到陶渊明要去庐山,于是换上平民衣服,与陶渊明好友庞通之“串通”好,要在陶渊明去庐山的路上来个“偶遇”。

果然,陶渊明在半路“偶遇”好友庞通之和他的小伙伴,陶渊明也没多想,坐下就一起喝酒。

三人喝高兴了,聊开心了,王弘才吐露自己的身份:”嘿,哥们,我其实是内个......新上任的江州刺史,没啥别的,就是想认识你做朋友。“

陶渊明听完也没生气,淡淡的说:“嗯,知道了,喝酒!”

后来,王弘见陶渊明脚上的鞋子破烂不堪,心有不忍,便提出给陶渊明做双新鞋,陶渊明也不拒绝,伸出脚就说:“尺码我不知道,你自己量吧。"

率性自然的可爱,不卑不亢,跟这样的人相处太舒心了,不用费劲儿猜心思,怎么随性怎么来。

所以王弘更加喜欢陶渊明,此后经常拎酒找他醉饮聊天,两人友谊越来越好,留下了“白衣送酒”的佳话。

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陶渊明在重阳节时馋酒,但家中已无酒,他只好在院子里无聊摘菊。没多会儿,身着白衣的王弘提着几坛好酒就来了,两人当即就喝,醉后而归。”

后人用“白衣送酒”,来表达内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朋友在第一时间就送达的珍贵友情,不少诗人都爱引用这个典故抒发情感。

看,同样是孤傲,嵇康性情刚烈,狷介狂放,拒绝与朝廷的人有半点往来,不仅赶走并羞辱钟会。就连好友山涛进入司马集团后邀他入仕,他也毫不客气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

陶渊明则随性的多,你当你的官儿,我当我的农民,如果气味相投,我也不介意多一个陪我喝酒的人,只要别触碰我的底线,就可以手拉手好朋友。

所以陶渊明和王弘,慢慢发展到了让后世都羡慕的“友谊天花板”。


08

素砾皛(xiǎo)修渚,南岳无余云。

公元420年7月10日,内乱不断的东晋王朝气数已尽。

宋王刘裕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南朝刘宋),自号宋武帝。中国自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

刘裕改朝换代其实也算众望所归,他对内平定过孙恩、桓玄之乱,对外灭掉南燕、谯蜀、后秦,降服仇池、大破北魏,收复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又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人气指数噌蹭蹭呈几何式上涨。

但刘裕打错了一张牌,让他在政治上失分不少,口碑迅速滑落。

刘裕在当皇帝之前,先派人暗杀晋安帝司马德宗,后又装模作样扶持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晋恭帝)上位,没多久就迫不及待逼其禅位。

晋恭帝禅位时很痛快,还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我是心甘情愿的。”

如此明智又听话的晋恭帝依旧没逃出厄运,他逊位不足两个月,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已被废为零陵王的司马德文被杀。至此,司马家皇室成员被刘裕全部清除!

刘裕事后还假惺惺的临朝哭泣哀悼了三天,并安排隆重国葬以掩盖其中不为人知的血腥。

这事儿让陶渊明极度愤怒和反感,虽然改朝换代在意料之中,但残忍杀害无辜就是暴君无疑了。

所以他写下《述酒》,隐晦表达自己对刘裕暗杀司马氏,篡夺东晋江山的愤怒。

失望之余,他用文字刻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桃花源记》,短短几百字,带人走进了一个平安祥和的人间乐土,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胜境。

在桃花源的世界里,没有战争屠戮,没有生灵涂炭,环境美似仙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没有明火持杖,没有尔虞我诈。人人自食其力,和平恬静,怡然自乐。

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看见外人,虽大惊,但仍“设酒杀鸡作食。”

这里的人,早已与私欲爆棚的统治阶级社会脱节,远离了战火纷飞,不知道政权更替,所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为了不让美好的理想国被破坏,陶渊明安排渔人离开后,便再也无法找寻到这处桃源秘境。哪怕是高尚人士刘子骥,寻找至死也未果。

这个既现实又虚幻,似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桃花源,终究成了人世间一个永久的谜,也成了后世每一个人理想中乌托邦的代名词。


09

辞官后的陶渊明,没有经历太多的岁月静好,他经常面临饥寒处境。

他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不仅曾被一场无情大火所噬灭,晚年的他更是贫病交加,他曾也跟友人抱怨:

......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看天吃饭的日子,天灾不断,蝗虫肆虐,每年的收成都不足以交税,夏天挨饿冬天受寒,生活经常陷入绝境......

他后悔吗?

并没有!他是可以再度入仕的,但他宁愿乞食也不接受朝廷禄米。

元嘉三年(公元426),62岁的陶渊明又饥又瘦,病卧在床。

新任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他,带了不少精美膳食。

看着陶渊明肌瘦的样子,檀道济于心不忍,于是力劝:“圣贤的人都是乱世而隐,如今已是文明之世,你何苦为难自己呢?

陶渊明冷冷回答:“我何德何能敢称‘贤’!不好意思,我志不在此。”说完便赶走了檀道济,并把刺史大人赠送的食物也一并扔出屋外。

就是这么硬气!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集序》)


同年,陶渊明还写了一首诗,记录了自己人生中最为窘迫的一面。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

”我饥饿难耐被迫出门乞食。徘徊着来到一户人家前,很忐忑的敲门。主人开门后,我尴尬的不知如何开口。聪明房主一看便明白了,不仅相赠食物,还邀我把酒言欢。“

房主的善良与慷慨让陶渊明感恩不尽,他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不知如何回报这深厚恩惠的情感。

明明可以实现锦衣玉食,却宁肯乞讨也不与统治阶层同流合污。待人接物,全凭一个字儿,“真”!

所以苏东坡高度赞赏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从历史的结论来看,陶渊明是理智而清醒的。

刘裕代晋建宋后,社会并没有进入稳定期。相反,后面的局势更加混乱、各方利益不断挑起战火。

那位前去探望陶渊明的江州刺史檀道济,战神一般的人物,他跟随刘裕讨伐桓玄、北攻姚秦,为新王朝建立了盖世功勋,著名的兵书《三十六计》便是出自他手。

但这位了不起的名将,最后却死于朝廷的阴谋算计,死前他喊出了那句:“乃坏汝万里长城!”(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

篡晋建宋的刘裕,开了杀亡国之君的坏头,往后更迭朝代的人纷纷效仿,夺得帝位后,不忘斩草除根,杀死前朝皇帝。

刘裕的子孙也遭到报应。刘宋皇帝大多死于非命,末代皇帝刘准被迫禅位于萧道成,一个月后被杀,年仅12岁。


10

陶渊明出生在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战乱不止,内斗不断,哀鸿遍野。

才华横溢的他也曾满腔热血的想济世报国,但十三年间的5次入仕生涯,让他看到太多的肮脏与不堪。

他清楚意识到自己并不能在乱世政治中有所作为,所以头也不回的离开官场,回到田园从事他并不擅长的农活儿。

哪怕一身才华将无处发挥,哪怕要忍受一事无成的煎熬,哪怕生活将从此陷入贫困,他毅然坚守本心。

他也因辞官让孩子们从小忍受饥寒而感到愧疚。

“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抱兹苦心,良独内愧”。(《与子俨等疏》)

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晚年在给孩子们的家书中,坦诚自己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希望孩子们理解自己的选择。并语重心长的告诫孩子,要以高尚品德作为人生之本。

临终前,他冷静、通透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给自己写挽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生死都是自然规律,死后不过是重归自然罢了。


公元427年9月15日,63岁的陶渊明在家乡柴桑与世长辞。

好友颜延之(刘宋著名诗人)赠他谥号“靖节先生”,因为清高,有气节。“璇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

陶渊明的一生其实没有太大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平淡,但他却如清风白云一般,洒脱自在,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他的诗,看似平实,却大道至简,蕴藏着最高境界的人生哲理。

近代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说:“中国诗人中,可以和陶渊明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但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

陶渊明早已远去,可他笔下的诗意生活,至今都是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美好胜境。

最后以一首辛弃疾的诗,致敬这位真实而又伟大的天才诗人。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

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

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太守   庐山   司马   刺史   东晋   仕途   朝廷   官场   李白   白衣   公元   农民   疯狂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