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战争前后巴西军队势力发生了哪些改变?对废奴有什么影响?

前言

1865 年,因为边境领土纠纷,以巴西帝国为首,包括阿根廷、乌拉圭组成的三国同盟发动了对巴拉圭的战争。当时的巴拉圭统治者为小洛佩斯,他是拉丁美洲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强人。

早在 1853 年,他以政府代表的身份,前往英、法等国购买了一批先进武器。1862 年,小洛佩斯上台执政以后,把国家大部分的收入用来扩充军事实力。他聘用外国军事技术专家,建立铸铁厂、兵工厂,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陆军常备军。

虽然三国同盟在人力和物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面对小洛佩斯的顽强抵抗,战争陷入久拖不决的境地。对于战争本身的性质,学者多有争执:

一些右翼学者认为是巴拉圭这个小国自不量力的疯狂之举,而左翼学者则认为是巴西帝国和阿根廷为了维持地区霸权而发动对巴拉圭的侵略战争。经过历时 5 年的长期战争,三国同盟获得最终胜利,对于巴西帝国而言,这场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前的巴西帝国军队

巴西帝国建立后,军队一直掌握在王室手中,军队的人数也不是很多。“支持帝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国内外敌人侵略”这是 1824 年颁布的巴西帝国宪法中对于军队基本任务的规定。

除此之外,军队对巴西帝国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由此看来,巴西帝国初期的军队是维护布拉干萨王室统治的工具。

作为巴西帝国的皇帝,为了可以把兵权牢固地控制在自己手里,非常注意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控制。如果在军队中有些军人存在激进思想或者不满的情绪,他们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防范。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军队中就开始蔓延传播欧洲启蒙思想。鉴于这种形势,摄政委员会对军队的规模进行了大幅度削减。

然后,新的法律还规定成立的国民警卫队,谨防正规军。为了防止军人干政,帝国政府强化了国民警卫队的功能,而且国民警卫队的军官多是占有土地的阶层,他们与正规军出身不同,思想和价值取向也不同。

此外,军人和政客之间因为来自不同的阶层,相互之间并无好感,可以说年轻的军人团体是巴西帝国政府的一支潜在的反对势力。巴拉圭战争之前,巴西帝国只有少量的军官,不过他们已经实现某种程度的职业化。

一些支付不起去圣保罗和累西腓法学院高昂学费的中下层青年人开始进入军事学校,因此,巴西帝国大多数军官是受过正规近代化教育的。

“但是总体来讲,在巴拉圭战争之前,军人在巴西帝国政治上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大。”

战争期间帝国政策的变动

巴拉圭战争爆发后,战争并没有像巴西统治阶层所设想的那样会很快胜利结束,三国同盟在冬方面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但由于巴拉圭战前的充分准备和顽强抵抗,再加上巴拉主独裁者洛佩斯父子拥有很强的军事才能,数次率军击败三国同盟,战争陷入久拖不决的境地,同时这场战争也暴露了巴西国家结构的脆弱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巴西帝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战争的胜利,才能证明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巴西废奴主义英雄若阿金曾回忆说“巴西帝国很有可能经受不住一次军事上的失败,正如拿破仑三世的帝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导致其灭亡一样。”

佩德罗二世为三国同盟提供大部分资金、物质和兵力,负有最重要的责任。由于巴西帝国的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佩德罗二世只好向英国借贷来继续战争。

为了支付巨额的战争经费,巴西帝国政府向境内各行业征收的税负加重,为了应对国家财政的严重入不敷出的状况,帝国政府开始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而滥发纸币促成了货币贬值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巴西国内冬阶层对此都怨声载道。

由于以贵族子弟为主国民警卫队在战争状态下窘态百出,帝国政府被迫开始倚重和依靠正规陆军。

为了唤起国内民众对持久化战争的支持,帝国政府转而开始营造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对军队尊重的气氛,大量的宣传都称赞军队士兵是为保卫祖国而战的英雄。

例如,在战争期间,拥有皇家背景的巴西历史和地理学会的刊物用来宣传战斗英雄和军人传记,在战前被忽略的国家机构一一巴西帝国军队,一时间成为巴西帝国舆论界最重要的宣传话题。

此外,帝国政府还征召著名的画家为战争做的宣传,画家维托尔梅雷莱斯用巨大的油画描绘海军的胜利,佩德罗·阿梅里科用巨大的场景来描绘陆地战争。在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同时,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在巴西国内广为传播。

巴西帝国政府为了扩大兵源,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强制的募兵制度。因为大量的平民开始从军,使得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整个巴西的社会生产力下滑。

“至 1867 年 12 月,巴西帝国就已经死伤士兵达 4 万多名。”巴西帝国的强制募兵政策在巴西人民中非常不得人心,阿加西斯曾在《巴西旅行记》中写到:“谁要是反抗或者流露出逃跑的想法谁就会在上船之前被关押起来,直到被送往前线的后备部队。”

由于巴西帝国的农牧民、手工业者对帝国的幕兵政策激烈反抗,巴西帝国政府被迫通过了一项自由奴隶法案,在战争期间自愿服兵役的奴隶可以获得自由,5 年期间大约有 6000 名奴隶通过这一方式获得自由。

以黑人为主的奴隶在战斗中作战勇敢,赢得了帝国军人们的普遍好感与尊重,军队在此后的废奴运动中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此外,在战争期间,开明人士和废奴主义者开始提出一些废奴方案。

由于购买奴隶花费了大量资金,种植园主和咖啡贵族联合起来反对废奴,他们宣称,“一旦奴隶解放,巴西黑人将会大量离开种植园,这会给国家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巴拉圭战争期间,废奴势力和反对废奴的势力已经开始了政治博弈。

战后军人势力的崛起

巴拉圭战争战后,巴西帝国军队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正规军军官的数量也相应增加,长达 5 年的巴拉圭战争增强了帝国军队的规模和重要性。

“1864 年,军队中有 17000名士兵,到了 1870 年,在册的士兵人数为 10 万以上。”与此同时,帝国政府曾经依靠的国民警备队逐渐被边缘化。

内阁的新法律规定,国民警卫军官是为没有指挥权的纯名誉职务,并拒绝给予他们从陆军征召士兵或行使警察职能的权力。土地贵族对这样的安排也没有提出异议,他们不愿意从事战争这样高危险的职业,当时,贵族阶层认为帝国政府的权威还是比较稳固的。

巴西新一代的军官普遍接受了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点,对他们而言,军人的使命不仅仅在于保卫国家,更在于维持国家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这样他们就从单纯的军事领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越来越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军人对巴西帝国政治一定程度的干预遭到了文职内阁的激烈反对。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文职内阁与军队的矛盾是一种阶级矛盾,内阁代表了土地贵族的利益,而大部分军官来自普通平民阶层。很多帝国贵族和议员们对于军人表现出蔑视、怠慢的态度,使得军人的不满越发强烈。

1879 年军队首次公开讨论政府政策。军官们激烈反对一项裁减部队规模的议案并且毫不犹豫地表达了不满。尽管他们的活动违反了巴西帝国关于禁止军人在印刷物上批评长官和议论政治,却没有受到责罚,而裁军议案最终被取消。

荣获战功的军官们与巴西帝国文人政治家形成对立状态,引起了巴西社会各界的关注,巴西帝国其他反对势力开始于军队接近。

巴拉圭战争后,越来越多的军官对君主政体持冷漠甚至是仇视的态度。当对帝国的不满情绪达到极限时,军队主体由巴西帝国的支持者转而主张废除帝制并建立共和国。

与此同时,佩德罗二世的统治基础却不断松动,普通巴西人对君主政体的心理倾向减弱。当时,相对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行的共和政体,巴西人感觉被邻国孤立了。

很多人开始把共和政体等同于进步,把君主制等同于倒退,他们看到阿根廷共和政体的巨大进步和美国内战后极速的工业化,与贫弱的巴西帝国形成鲜明对比,认为君主政体应该为巴西国家的落后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巴拉圭   巴西   军队   战争   政体   帝国   军官   军人   势力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