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三国(4):冀州逆战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白马义从勇超群,千钧力抵破黄巾。

本初诡计诓韩馥,界桥一战冀州分。


三国河北,多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

书接上回趣说三国(3):长安大乱斗

说河北之前先大概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地理位置,以洛阳(属于司隶)为中心,司隶的旁边北向南依次有冀州、兖州、豫州。

简单点说,袁绍在冀州,曹操在兖州,袁术在豫州。

回答上一回的问题: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先从本回男一号袁绍开始讲述。


四世三公

袁绍,字本初,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标签——四世三公,什么意思呢?四世就是四代人,三公指司徒、司空、太尉三个丞相级别的官职,简单理解就是往上四辈儿都有丞相级别的大官。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要想四代就更不容易!

虽然袁氏家族在朝中很有面儿,但袁绍在自己家族中地位尴尬,为啥呢?庶出,就是小老婆生的,确切的说不算是小老婆,而是袁家的一个女仆生的。后来因为袁绍大爷没有孩子,过继给了他大爷,所以袁绍他爹其实是他大爷。

不过袁绍也还算争气,长得身材魁梧、容貌威严,虽出身豪门望族,却广结社会下层的贤达之士,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投靠他。其实这也不是他情商多高,女仆诱惑的产物,管大爷叫爹,上流社会谁愿意跟你来往?然而曹操却跟袁绍交好,这也好理解:一个私生子和一个宦官的后代,鱼找鱼,虾找虾,绿叶专配大红花。

小袁同学跟董卓翻脸后,相中了河北这块地方,具体到了哪里呢——冀州,大概是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部分地区。这是个好地方:人口多、百姓富、贤士遍地、粮草充足,算得上北方第一大州,是群雄割据时期黄河以北地区的主要争夺点。

跑到冀州的袁绍,并没有看到自己的通缉令,反而接到一纸任命,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渤海大概在今天的沧州。沧州这地方很多人都熟悉,古代的偏远地带,流放囚犯的地方,林冲风雪山神庙就在这里。因为董卓忌惮袁氏集团在朝中的势力,也有不少人给袁绍开脱,封他个官职希望能安稳住他和他的家族不要闹事,可内心深处实在恨这孙子,那就去沧州给我当牢头儿吧。

让四世三公当牢头,太不尊重人了。袁绍到渤海后,马上招募乡勇,准备起兵。可渤海这地方太穷了,县长的裤子都露着腚,兵招来了,没粮食。咋办?袁绍有辙,拿上快板儿站在冀州牧韩馥公司门口唱数来宝,韩哥气质真不错,站在门口哈哈乐,您把那铜子儿给几个,拿回家去好治饿。韩馥说保安把要饭的给我轰出去!看清来者是袁绍后又得客客气气请回来。

冀州牧韩馥,是袁氏集团提拔的,现在袁家的孩子有困难了不能不帮一把。不看僧面看佛面,于是韩馥就把袁绍的部队食堂给承包了过来,为他供应粮草。这下行啦,有兵有粮,折腾吧!

折腾点啥呢?

正这时候曹操号召大家一起干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一听乐坏了:你看,这怎么话儿说的。当盟主我能行吗,要不韩哥你来,老曹你来,你背景也挺硬的,你看爷爷是中常侍……曹操说你给我闭嘴,就你了,马上宣誓就职!

袁盟主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是个酒会,会上袁盟主提出,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目前干掉董卓成本高,皇帝傻了吧唧解救以后收益低,看徐荣吕布这么猛,搞不好还要亏本。不如换一个高利润易变现的项目——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大伙纷纷附和,刘虞隔空脸色大便,可不敢可不敢,可不敢胡说,亲娘咧,这要传出去搞不好要影响仕途。

袁绍为什么选定刘虞呢,因为这个人仁义宽厚,不会打仗,好控制。我想这可能也是袁绍组织“讨伐董卓答谢宴”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酒桌会议,议而难决,酒足饭饱大家各自散去。详细过程参见《洛阳之殇》,不赘述。

白马公孙

阴谋没有得逞,袁绍臊眉耷眼的准备回渤海。中途在延津停留歇脚的时候,门客逢纪给他策划了另一个阴谋,让袁绍又看到了希望。

逢纪说,大哥,你都盟主了,也没有自己的地盘,粮草还得韩馥给供应,不是长久之计呀。

袁绍说,我也正琢磨这事呢,去哪搞一块地盘。

逢纪说,寻至天边不如把握眼前,我看冀州就挺好。

袁绍说,好是好,可人家韩馥也不能把冀州让给我呀,打也没法打,别说打,人家让食堂大师傅一罢工,咱都得饿死。

逢纪说,主公,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您写信让公孙瓒来客串个角色,多给片酬,剩下的事交给我们。

袁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鼓动他带兵攻打冀州。

于是下面该本回并列男一号公孙瓒登场了。

公孙瓒,字伯珪,东北人,家里也是做官的,和袁绍命运一样,都有一个出身低贱的妈妈。和刘备是同学,都在卢植培训学校学习过,成绩也不咋地。但能打仗,特点一个字——猛!手下有一帮骑白马的骑兵,善骑射,自称“白马义从”。早年间平定过凉州贼,后来奉命回到家乡附近,在幽州与北方少数民族乌桓缠斗,乌桓部队惧怕公孙瓒,一度看见白马骑兵都绕道走(赵云好像也骑白马)。

前面提到过幽州牧刘虞,是个主张仁政不会打仗的主儿,这就和公孙瓒有着很大的分歧。公孙瓒一向主张以武力平定北方少数民族,刘虞却不同意,坚持施仁政感化他们。一来二去的老吵架,刘虞天天哼哼only you,公孙瓒要被烦死了,恨不得砍下他的舌头。

正这时候袁绍的信来了,让他打冀州,公孙瓒去吗?毫不迟疑,马上走,去哪都行,只要离开幽州刘老头。于是带兵往冀州赶来,公孙瓒挺贼,跟冀州牧韩馥说要去参加“讨伐董卓答谢宴”,借道冀州,老韩给开一下门呗,我就从你家过一下。韩馥说你少蒙我,答谢宴上有我,早散了。公孙瓒说少废话,再不开门我砸了啊!韩馥说不开不开就不开,你是大灰狼。

荀大忽悠

双方眼看要交手,这时候荀谌带队的战前慰问观光团到达冀州,谁派的?自然是袁绍。

荀谌等人远远望见韩馥,急忙上前打招呼:拐啦拐啦,拐了啊。韩馥说你知道我要上哪你就让我拐?

一番寒暄后,荀谌进入正题:公孙瓒来了,打得过不?

打不过。

好,下一个问题,你厉害还是袁绍厉害,我们再说具体点…balabala列举了袁绍的三个优点以及相对应的韩馥的三个缺点。之后发出终极拷问:怎么对付公孙瓒。

韩馥懵了,不知道。

在这坐等公孙瓒弄你,你愿意吗?

不愿意,那怎么办呢?

荀谌这时候起身就走,韩馥一把拉住,大哥,别走啊,给我指条明路吧,我应该用什么药呢?荀谌看时机差不多了,赶紧说拐。

这不是吗,我们袁盟主正好在延津呢,他能对付公孙瓒,你把这不省心的冀州让给袁盟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韩馥深表赞同,这么好的主意怎么没人告诉啊。荀谌说,那是你早没碰见我,谁像我心眼儿这么好啊。最后,韩馥拉着荀谌的手依依惜别,希望袁公早来冀州主持

大事,大哥,缘分呐!

韩馥部下听说大哥让老袁给忽悠瘸了,纷纷赶来劝说,然而韩馥拒不接受,铁了心要把冀州让给袁绍,还埋怨自己的部下,你们学学人家荀谌,同样是谋士,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不久主动搬出了州牧府,还让自己的儿子把印绶给袁绍送去,迎袁绍入城。老袁一看计谋得逞,先是谦让一番,哎呀这怎么好意思,那我先替你管着,等公孙瓒走了马上还你,接着搬进州牧府,成为冀州牧。还真给忽悠瘸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确很大,三国史上从不缺少主动让贤的地方长官,我曾一度疑惑为什么会这样?看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的确,在那个年代,不是每个人都能带领大家走下去的,那需要向死而生的勇气和近乎残忍的冷静。韩馥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他的结局也很悲惨,在抑郁和焦虑中自杀。

袁绍的这一做法也引起了曹操的不满,从此离他而去,走的时候还挖走了一个颍川人,叫荀彧(亏大了),至于去哪了以后的回目会写到。

躺着中枪

袁绍导演的大片谢幕,特别鸣谢编剧逢纪,主演荀谌、公孙瓒等,袁导一直夸奖公孙兄弟,腕儿大演技好没架子,演完戏片酬都不要就走了,还想请他喝顿酒都没给机会。

是的,公孙瓒突然着急忙慌的走了,为什么?因为他身后的渤海出事儿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进攻渤海。公孙瓒是个好斗又打架不要命的主儿,渤海离他现在的位置不远,送到脚边的屁股不踹难受啊。于是帅军两万大破黄巾,斩杀三万,缴获辎重无数。这还不算完,追着黄巾军屁股后边一路剋,从渤海郡一直追到黄河边上,黄巾仓皇渡河逃窜。

能成为将领都是有勇有谋的,公孙瓒追击渡河的败兵这招就比较智慧。

先藏起来,等黄巾军上船上到一半的时候猛然突袭,不真打,就和赶猪一样把黄巾军往水里赶。这样后面没上船的拼命往前挤,想象中的背水一战成为大型踩踏事件,是半渡而击反向运用的经典战例。效果也很明显,大获全胜,杀敌数万(很多是挤死和淹死的,河水都染成了红色),俘虏七万,缴获物资无数。被打败的黄巾军跑哪去了以后会交代,大家记着这支部队,回头有用。

打完了,打爽了,想起冀州这事儿,回头一看袁绍占了冀州,一拍脑门知道自己被人当群演了。但现在冀州已经在老袁手里了,要不要去跟他拼一下?四世三公不好惹,但这小子拿我当猴耍,太欺负人了,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正犹豫间,传来一个消息,让公孙瓒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削袁绍!

什么消息?弟弟死了。怎么死的后面写袁术的时候再解密。总之公孙瓒就认定袁绍是杀死自己同胞兄弟的仇人。

袁绍听说后大喊冤枉,大哥,人不是我杀的。

公孙瓒说就是你杀的。

袁绍说不是我杀的。

公孙瓒说就是你杀的,你弟弟(袁术)说是你。

袁绍说,那是他诽谤我,他在毁谤我啊!

公孙瓒说我不管,不是你就是你的哥哥,要不就是你的爸爸,我要吃了你。

白马将军威名远扬,气势汹汹的杀来,所到之处各路豪杰纷纷响应,背上马扎,带足干粮,准备欣赏这场伐袁之战。为啥大家都恨袁绍?因为他夺取冀州手段太卑鄙,韩哥多好的人,愣是给忽悠瘸了,最后还想不开割腕了,瓒哥狠狠揍他,我们给你点赞。

这局面搁谁都得服软,袁绍吓尿了,急忙示好求和,以冀州牧的身份任命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算是赔礼了。然而公孙家族并没有罢手,公孙范刚上任就起渤海之兵,帮助他堂哥讨伐袁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也要揍我。

袁绍抑郁了,好好的四世三公成了落水狗,洛阳那么好的局面突然崩塌,刚刚费尽心机占据冀州,又稀里糊涂的听见四面楚歌。老袁像一个刚被怪兽痛扁过的奥特曼,马上要爆发。

打我可以,往死里打不行,袁绍急了也是会咬人的,撸胳膊挽袖子把头发盘起来,老娘跟你拼了!于是双方在界桥这个地方对阵,这就是三国前期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界桥之战。公孙瓒三万人,一万骑兵两万步兵,袁绍士兵具体数字没有查到,估计不会很多,只说了先头部队两千人。

古战争浅析

这里为了便于理解,插入两句题外话。

古代战争的主要兵种是步兵,主要形式是士兵方阵对冲,就是把步兵列成方阵(运动会入场式那种),然后开始顶牛,谁阵型先被冲散基本上就算是输了。

一般开打前双方将领先出来放放狠话,互骂一顿,蓝军将领说,我出个上联,把你头敲碎、腿打折、肋巴扇儿打骨折,红军将领说我给你对,把你眼打邪,嘴抽歪,再送两个大脖拐(一声)。当然也有脾气暴的骂急眼了,俩将领先干一架的情况,就是很多书上描写的“将斗”,篇幅原因“将斗”放在斩颜良时再详细写。

兵种配置上,一般前排放置重甲步兵,手拿长矛大盾牌,防止骑兵冲阵和弩兵偷袭;中排一般是圆盾朴刀兵,便于灵活作战;后排弩兵,两侧放骑兵冲击侧翼或者绕后。

骑兵用的好基本无解。就好比俩人互相揪住对方脖领子,用力对峙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后边弹了你俩大脑崩儿。骑兵就是脑崩儿偷袭,伤害性可能不大,但冲击力极强。

只要骑兵能有效的冲到敌方中后排,敌人阵型瞬间就会崩溃,元末明初大先锋常遇春就是善于骑兵冲击侧翼,蒙古人都害怕。可骑兵冲近阵前也不容易,方阵周围有鹿角、陷坑、绊马索等针对骑兵的保护措施。

当然我说的只是便于理解的常规配置,战场千变万化,阵型、兵种配置、打法每次都会不一样,是躲在山上拿弓弩突突,还是用骑兵绕后弹脑崩儿,是佯败诱敌深入树林一把火烧死他们,还是直接步兵硬刚,这都要指挥者根据现场形势、地理、士气等情况随机应变。

大将鞠义

公孙瓒战争经验丰富,是合格的指挥者,而袁绍阴谋诡计玩的6,打仗是个棒槌,不过现在袁绍手下有一员大将,也是一名被演义隐藏的英雄——麴义。他之前是韩馥部下,后来跳槽到袁老板这里,麴义叛投袁绍可以说是韩馥让出冀州的重要原因之一,打公孙基本都靠他。

麴义在凉州打过仗,熟悉骑兵战法,也对公孙瓒有过针对性的研究。公孙瓒骑兵的主要特点是灵活善射,打法主要为骑兵利用速度来回冲击,脑崩儿力量不大,但是弹的多,刚弹完一个转身的功夫又回来弹你两下,极度恶心。再配合精准的弓箭射杀,能快速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可追可逃可骚扰,可狼可奶可CP,元朝蒙古人擅长的也是这种打法。

但是这种打法也有两个缺点,第一个,虽然对于不擅长重甲步兵打法的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流寇有奇效,可碰上不利于骑兵来回冲击的狭窄地形,或者对方有足够数量的重甲步兵的时候,可能就不那么好用了。第二个,先不说,说了就剧透了,一会慢慢上演。

下面进入战场,界桥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市东边的威县,地势平坦开阔,是骑兵作战的天选之地。如果让公孙瓒全攻全守的战术打起来,就算真奥特曼来了估计也没辙。袁绍方的麴义也看到了这一点,赛前交代,一会开打后你们腿下拌、脚踩鞋、手上拽裤衩、嘴里骂他十八辈儿祖宗,总之决不能让他骑兵速度起来。

为了阻止骑兵长驱直入冲击主力部队,麴义在最最前排位置放置了八百步兵当炮灰和人肉鹿角,又在步兵后方一段距离藏了一千弓弩手,等待对方进攻时偷袭。按照常规打法,公孙瓒应该先让步兵平推过去,两万对八百,如大浪击沙雕(这里指真的沙塑雕像),一人放一个屁都能把对方眼睛辣的睁不开了。这样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遇到难啃的骨头再让骑兵上,可以说万无一失,但瓒哥这次轻敌了。。。

公孙瓒坐镇指挥,定眼一看,就这么点人?步兵跑过去太慢了,我赶时间,骑兵直接给我上去踩死,赶紧打完下午我还有个会。骑兵的统帅叫严纲,看见对面兵少的可怜,目测不到一千个步兵,也正琢磨着着骑兵一波带走是否可行,这时接到了骑兵先行正面冲阵的命令,于是信心满满,带领骑兵队伍向敌军正面发起冲锋。

可是,袁军步兵后面埋伏的一千弓弩手他俩都没有注意,也许是注意了但并没在意。冲到近前,袁军八百步兵岿然不动,严纲暗暗佩服,行,有刚儿,这都不害怕,别是扎的稻草人儿吧?就在严纲准备直接冲垮这八百人的时候,突然,袁军弓弩手登场,千箭齐发,公孙瓒的骑兵没有防备,被干掉了一千多人。

按说一万人的骑兵队,损失一千人也不至于失去战斗力,继续组织进攻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一个意外彻底改变了战争局面,骑兵队长严纲被射死了(三国志里是活捉,资治通鉴是斩杀,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射死的)。

这就很尴尬了,骑兵们失去指挥,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是继续进攻这八佰人?还是冲击后面的弓弩手?弓弩手后面还有没有埋伏?要不撤退吧?

然而战场上不容你开小差,麴义看出敌人骑兵无主,立刻抓住对手这两秒钟迟疑的战机,率领刚刚岿然不动的八百步兵猛然杀出,公孙骑兵溃败。

那么问题来了,八百步兵杀溃八千骑兵,现实吗?退一步讲,就算骑兵全军覆没,后面还有两万步兵,怎么打的过?这里就要揭晓刚才说的骑兵打法的第二个缺点——不确定性大,一旦溃败容易冲散自己的方阵。

人好控制马不好控制,即使受过专业训练的军马,在骑士阵亡后也很难听从指挥不乱跑。刚才说了有一千骑兵被射死了,那就有一千匹无人控制的战马,所以严纲这八百步兵不是来杀敌的,而是来赶马的。无主的战马被这八百步兵驱赶,掉头冲向自己的阵营,冲乱了正在迟疑的骑兵队,骑兵队的一些战马也开始不受控制的冲撞。

马如果惊了是很可怕的,就这样,八百骑兵赶着几千匹惊马冲向公孙瓒的步兵方阵和大营,公孙军一看,这是弼马温下凡了?阵型被冲散,溃不成军,组织了两次防守反击都没有成功,最后领残兵逃离战场。袁军险胜!

以少胜多,要记住一点,鸡多了不下蛋,人多了净捣乱,顺风局人多是优势,逆风局人多是累赘。一旦开始溃败,人越多越不好组织反击,自己的溃兵足以冲垮自己的阵型。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麴义的战术设计:出其不意偷袭对方先头部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利用对方被偷袭后短暂的混乱果断出击,造成敌方先锋部队小规模溃散,之后见机行事将敌人的小规模溃散发展为大规模溃败,一但连锁效应形成,即使孙武再世韩信重生也回天乏术。实践证明,麴义的计划是正确的,并且他也是幸运的,如果不是公孙瓒轻敌骑兵先发,如果不是严纲被意外干掉,或许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胜利。

公孙瓒一口气跑到渤海退守,准备随时找机会跟袁绍再拼一场,要知道界桥虽然战败,但公孙瓒的实力依然是很强的。不过公孙大哥并没有痛定思痛发奋图强,而是自甘堕落,策划用下三滥的手段报复袁绍。

什么手段?绑架家属!袁绍在前方打仗,把老婆孩子寄宿在兖州刺史刘岱的家里,公孙瓒就派人堵刘岱家门口要人,想把袁绍老婆孩子绑了作为威胁。刘岱看着一帮社会人天天在自己家门口坐着,也拿不定主意应该向着哪头,老刘别着急,贫僧保举一人把这事给你说明白,谁?第二个大明白即将登场,各位看官也别着急,咱们下回接着说。

看轶闻秘史,关注《北部档案馆》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冀州   兖州   公孙   弓弩手   渤海   盟主   步兵   骑兵   打法   白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