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退居“二线”后,为何会向长子粟戎生发火:你们这打法可不行

标题:粟裕退居“二线”后,为何会向长子粟戎生发火:你们这打法可不行

1984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将军粟裕因病离世。然而,在他临终前与长子粟戎生的对话却是关于军事的。粟裕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将这种军事智慧传给了他的子女。那么为何在临终前,粟裕会对粟戎生发火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粟戎生是粟裕的长子,他在粟裕还在战场上作战时出生。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粟裕将粟戎生送到了岳父家,并由外公外婆共同抚养。然而,从小就跟随父母在战场上奔波的粟戎生并不习惯在前线生活。面对儿子的骄纵,粟裕没有手软,对粟戎生进行了严厉的管教。

在战场上,粟戎生目睹了父亲负伤指挥工作的情景,却从不哭喊一回。父亲的严厉教育让他形成了优秀的品格。他摸过枪支弹药,见过伤员,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粟裕对他的期待很高,他从小就教他打靶、学习兵法。粟戎生在父亲的教育下,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粟裕的期望和辛勤培养让粟戎生心怀大义。然而,当粟戎生毕业后,他迫切地想要参加实战,到前线杀敌。他甚至写了请愿书希望获得校领导的批准。但粟裕劝他说,现代战争已经发生了变化,杀敌不仅仅靠勇武,还需要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最终,粟戎生被老师们劝服,他留在学校学习。

粟裕离世后,粟戎生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三个弹片,也解开了父亲多年的心事。他被父亲的精神所感染,一生都为之奋斗。他的成就证明了“虎父无犬子”的真谛。

在粟裕的影响下,粟戎生成长为一个勇敢而有智慧的年轻人。他的品德和军事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父亲的严格要求,让他每天盯着地图记路线、地形等。他还亲自实地勘探,观察沿途的地形,这些严格的要求让他受益匪浅。

粟裕退居“二线”后,为何会向长子粟戎生发火:你们这打法可不行。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粟裕对粟戎生的管教严厉而有力,目的是让他不拖队伍后腿。这样的教育塑造了粟戎生坚毅、勇敢的品格,为他的将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将军粟裕是如何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勇敢和智慧,他用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思考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们是否也能像粟裕一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下一代?我们是否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智慧?

让我们从粟裕和粟戎生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并且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和培养下一代。让我们努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我点个赞,谢谢你的支持!同时,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意见,也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粟裕退居“二线”后,为何会向长子粟戎生发火:你们这打法可不行

粟裕将军在他离世前与长子粟戎生说了最后一句话,而这句话仍然与军事有关。在他辉煌的一生中,粟裕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品质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子女们。

1942年,粟裕的长子粟戎生在江苏扬州出生。当时正值枪林弹雨的反扫荡战争,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粟裕没有机会与他见面,而是将他送到了外公家。

粟戎生在外婆家成长,外公外婆共同抚养他。由于担心敌人暴露粟戎生的身份,两岁的时候,外公冒着生命危险将他带到了战场,送到了父母身边。从那时起,粟戎生开始跟随父亲在战场上奔波,也开始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

尽管在外公外婆身边生活时,粟戎生备受宠爱,但是他对战场生活还是有些不适应。然而,面对儿子的不合作,粟裕并不心软,对粟戎生采取了严厉的管教。

为了不拖累部队,粟裕要求粟戎生在夜间行军时不能哭泣,饿了不许喊叫,寒冷时不许抱怨,而且他还不允许挑食。在战场上,粟戎生多次亲眼目睹父亲负伤却仍然坚持指挥作战,他自己也从不因为疾病而哭喊一回。所有的战士都具备着极强的忍耐力,无论是饥寒还是疲惫,他们都坚持前进。

尽管他还很小,但粟戎生已经接触过枪支和弹药,见过伤员,他的勇气和胆识已经远远超过同龄人。粟裕对他的期望很高,所以一旦粟戎生能够拿起手枪,他就开始教他射击。刚刚学会读书,粟裕又带着他看军事地图,学习兵法。就这样,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粟戎生养成了优秀的品格。

几年后,粟裕因工作调动来到了北京,而粟戎生结束了战场生活,来到了“八一小学”读书。在父亲的教育下,粟戎生展示出了与同龄儿童不同的胆识和智慧。他上小学时就开始住校,学习成绩优异,品德也十分出色。

在老师和父亲的辛勤培养下,粟戎生顺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开始学习导弹工程知识。他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但他更羡慕父亲能够亲自上阵杀敌。

与实战相比,大学里的理论知识显得十分无聊。粟戎生渴望能够离开课本,亲身上阵杀敌。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正在爆发,坐在教室里的粟戎生无法安静。

他写了一封请愿书给学院领导,希望能够被允许到前线参战。当时,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非常关心他,但经过考虑,学院的政委劝告他说:“现在是现代化战争时代,你要珍惜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将来为我国的导弹工程事业做贡献,也是一种大功劳啊!”

最终,粟戎生被老师们劝服,老老实实待在学校学习。后来,粟裕写信给他说:“你要面对的是现代化战争,不要盲目地想要上战场。”大学毕业后,粟戎生加入了陆军野战队,先后担任排长、连长、军长、司令员等职位。1999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粟戎生的成就离不开粟裕的辛勤培养。他从小就被要求观看地图,但仅仅看地图还不够,还要背诵。粟戎生每天盯着地图记下路线和地形。

为了监督他,粟裕让他实地勘探地形。之前,粟戎生在乘火车出行时总是选择晚上出发,在车上躺下来睡觉。但在父亲的建议下,他改为白天出行,不再睡觉,而是认真观察沿途的地形。

一次,粟裕在粟戎生的讨论中看到一副攻打坦克的宣传画,画中有五六个人手持炸药包冲向坦克。粟裕大怒:“这种打法可不行,这样直接冲上去,没有好的武器和战术,纯粹是闹笑话!”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离世,火化后,粟戎生在父亲的骨灰中发现了三个弹片,也解开了多年来让父亲头疼的秘密。他泪如雨下,他一生都被父亲的精神所感染,证明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的真实性。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大家的阅读,你们的阅读是对我的鼓励。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关注我并支持我。每天我都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长子   打法   品格   外公   地形   严厉   战场   父亲   智慧   军事   戎生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