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在杀掉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不喜欢自己的原因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前言

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的黄忠,不仅是一位射术高超的猛将,也是一位睿智、高瞻远瞩的谋士。 但刚投奔蜀汉时,黄忠曾一度自责自己软弱,甚至陷入自我怀疑。

没有其他原因。 与蜀汉另一猛将关羽交战后,黄忠深深感受到对方的不屑和冷漠。 直到后来的一场生死战,黄忠才恍然大悟,关羽已经看穿了他的弱点,因此而看不起他。 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英雄之间的故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1、刘表的部下如果不受欢迎,他的才能就很难发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战乱肆虐。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将。 他就是黄忠。

黄忠原是汉朝忠臣刘表的部下,深受刘表的赏识。 在刘表麾下,黄忠号称弓箭高手,能拉三石弓,连发数百次,令人惊叹。 只要他在军中,敌人无不心惊胆战,生怕被他的利箭射下马。

每当黄忠在军中练习时,刘表都忍不住多看几眼,惊叹道:“黄将军的射箭技术惊人,真是万军中的天才!” 黄忠也衷心感谢刘表的认识之恩。

黄忠原本在刘表手下前途一片光明,但没想到好景不长。 刘表的一些部下嫉妒黄忠的才华,开始在刘表面前诽谤、排挤黄忠。

“主公,你不要相信黄忠这个蛮夷!他心怀不轨,隐藏着大批军队,只怕有不同的野心。” 有人偷偷在刘表耳边散布谣言。

刘表性格软弱,又病重,所以逐渐相信了这些话。 他开始疏远黄忠,召见的人也减少了,不再邀请黄忠参加重要会议。

黄忠见状,却也无可奈何。 他心想:“我来投奔刘表,是因为我要报效国家,然而我却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很难实现我的志向了!”

不久,刘表病逝,黄忠失去了靠山。 那些拒绝他的小人趁机变本加厉,最终将黄忠赶下台,投靠了刘表新任荆州牧韩玄。

黄忠心中感叹道:“我一心报国,却遭遇如此不幸!”

韩轩只是一个无能之人。 在他的麾下,黄忠已经无法实现自己的野心了。 正当他郁闷失意的时候,蜀汉的大旗已经逼近荆州。

其次,首战平局,胜负难分。

“主公,关羽正在率军入侵,请让黄忠出战。” 黄忠恳求韩玄命令他出城迎敌。

韩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他也明白,如果自己不派出黄忠这样的猛将,自己或许无法守城。

黄忠带着杀机来到城上,看到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剑,神情威严,威风凛凛。

“你就是黄忠?” 关羽上下打量着面前的银甲老将。

“我是知道你姓氏的人?” 黄忠一点也不害怕。

“我是襄阳之子,奉孔明之命前来夺取此地,你们必须尽快投降,但我会饶你们一命!” 关羽语气傲慢的说道。

黄忠怒道:“无礼!今日我就让你见识一下我黄忠的射术!”

说完,黄忠一拉弓弦,三根箭羽呼啸而出。 关羽并不惊慌,一剑将箭射了下来。 两人的这场战斗,没有胜负,形影不离。

围观的士兵们都傻眼了。 这两位猛将果然不是普通人!

“我这么厉害,今天还是撤退吧,改天再来取这些狗的性命!” 关羽收剑上马,命军退去。

黄忠也有些担心对方的实力。 这个关羽确实不凡。 想要和他战斗而不落后,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三,投靠蜀汉,被关羽看不起。

不久后,韩玄见大势已去,开诚投降。 黄忠也在蜀汉做官,深受刘备重用。

这一天,黄忠与关羽在军营中再次相遇。 两人躬身行礼,关羽却一脸淡然,语气尖刻道:“我仰慕你已久,很高兴认识你。”

黄忠吃了一惊,连忙询问周围:“我素不相识关公子,也无怨无仇,为何你们对我如此敌视?”

“是啊,听说你和关叔叔不和。” 接电话的人耸了耸肩,语气中充满了戏谑。

黄忠又怒又怨。 他与关羽无冤无仇,对方为何对他如此冷漠? 难道上次城内之战,关羽低估了他?

黄忠还记得两人第一次交手时的情景。 虽然结果是平分秋色,但或许在关羽眼里,他只是一个靠武功而缺乏谋略的老将。

我越想黄忠就越生气,但毕竟不方便跟他闹翻。 毕竟现在两人是同属一支军队的,而他刚刚投奔蜀汉。 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都不应轻举妄动。

他暗自提醒自己,不要和别人竞争,要多做贡献,报效国家。 只要扬长避短,关羽终会回心转意。

虽然刘备对黄忠十分礼遇,但每次见到黄忠,黄忠都会感受到关羽眼中的轻蔑。 这让他郁闷不已,始终无法释怀。

4、生死战后认识自己的弱点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在一场生死之战中才恍然大悟。 当时,刘备在葭萌关与曹操军遭遇,陷入重围。 黄忠奉命解围,率军杀敌将夏侯渊。 最终击败了曹军,解除了刘备的危机。

这场胜利本来是黄忠军事生涯的巅峰,但夏侯渊的失败却让他深思。

原来,夏侯渊面对刘备军对鹿角张郃发起进攻的关键时刻,孤注一掷,亲自率领主力驰援。 结果被黄忠袭击杀死。 如果不是夏侯渊离开主营,兵力分得太薄,黄忠怎么可能趁势掠夺呢?

黄忠回忆起当时的战况:曹军主营空无一人,正是己军趁势一举俘虏敌军统帅的好机会。 如果他是统帅,面对来犯的刘军,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做出孤注一掷的举动。

“夏侯渊虽然勇猛,但毫无谋略,孤注一掷,最终败北。如果是我,恐怕也会如此仓促应对。” 黄忠忍不住问自己。

想到这里,他恍然大悟。 原来,在关羽眼中,他只凭借武功,只懂得勇敢果敢,却缺乏战略转变的能力。 所以关羽才这么看不起自己!

明白了这一点,黄忠也就不再在意关羽的态度了。 怎么能批评英雄看不起普通人呢?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就应该戒骄戒躁,更加注重战术和策略,这样才能超越以前的自己!

结论

在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激烈的竞争让每个武士无暇考虑他人的感受,但正是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性的光辉。

黄忠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转危为安,这是大智大愚的体现。 后人应该学习黄忠胸怀天下的大度,而不是目光狭隘。 只有拥有广阔的视野,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蜀汉   夏侯   荆州   武功   主公   猛将   部下   恍然大悟   弱点   本文   原因   黄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