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历史、哲学(2)-西汉、东汉

汉承秦制,秦法为骨,楚文为肉,大汉扬威。

两汉国祚四百年,中间王莽篡政十六年,位面之子刘秀恢复东汉。

公元前 202 年,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经过秦末起义,诸侯王相互征战,楚河汉界六年相争,到汉初建立时整个国家已经破烂不堪,百姓亟待休养生息。当时萧何想给皇帝刘邦配车辇连两匹一样的白马都找不到,最后找了两头白牛凑合。

刘邦与一群文臣武将总结大秦暴亡原因,天下苦秦久矣,认为唯法太刚,所以主张道家黄老之学,转向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狡兔死,走狗烹,刘邦杀了大部分对汉朝有威胁的异姓藩王,斩白马立誓“非刘氏不王,非功不侯”。即使可以封侯,也对帝国构不成威胁。

物极必反,刘邦对秦国变法没有深刻的认识,又开历史倒车给自己儿子、叔侄大肆封王。其实,不管是不是一个妈生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不见了,过不了几代就会因为人口增长、需求增长而争夺资源,宗族相残。

经文景之治,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汉朝国力渐强。但好景不长,汉景帝三年,推行晁错《削藩策》引起七国之乱,由唢呐手周勃之子周亚夫平定了叛乱。由于这次削藩太直接,影响太过激烈,主事人晁错成了替罪羊,被汉景帝仓促处斩了。

公元前 134 年,距离开国约 70 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将惶惶丧家之犬供奉于庙堂之上,成为了治国精神文明标准,孔子死都不会想到 400 年后他竟会有出头之日,而且一直被封圣两千年。

经过 70 年跟北方游牧匈奴和亲随礼,汉朝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汉武帝忍无可忍对匈奴开战,记住韬光养晦时间点,70 年,后面要考。以卫青、霍去病为大将,北拒匈奴,封狼居胥,南灭秦赵佗南越国,开疆拓土。陈汤在西域壮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秦皇汉武,与孔孟儒。经儒生董仲舒删改增减初步阉割孔儒,汉武帝将秦始皇、孔子二人捏一起,从行政上和思想上双重加固帝国统治,从此,中央集权统治在思想与行政上整体成熟。行政上沿用郡县制、改良秦法,思想上用儒家治国,三个不同时代的男人们就此撮合联姻了,奇怪不?神奇不?

儒家的优势在于和平时期治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举目张,礼乐文章,不能以下犯上,僭越。儒家宣扬忠孝节义,老弱妇孺必须忠贞不二。一切措施,皆为皇权服务, 强调君权神授,不容置疑。质疑也没用,你能咋着?为什么要强调君权神授?因为刘邦是个草根流氓。还有当年赴咸阳延期带着一帮老乡落草为寇,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后来在史书里附会,刘邦是他老母亲跟蛟龙野合而生。 一个泗水亭长小混混居然当了皇帝,那些六国遗贵骨子里瞧不起刘邦,以前的诸侯王都是有天子血统传承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往上推几千年,所有的中国人都带有帝王血统,没什么稀奇。

经过七国之乱的教训,金屋藏娇上位,汉武帝学聪明了,革藩王的命手段不能太激烈,搞不好就会被藩王联合打死。 公元前 127 年,独尊儒术七年后,汉武帝任用主父偃,采取 “推恩令”温柔削藩。

推恩令大概的意思是,允许藩王嫡长子以外的王子分一块土地(不强制推行,只是让各藩国小王子知道有法可依),过去藩国都是由嫡长子一人继承,只要继承人不昏庸就能保持实力。推恩令的出现让各藩国想还手都没有由头,子生孙, 孙又生子,都是自己造的孽,赖别人?又没人替你生儿子。

推恩令的实施,庶子们为了争抢财富跟嫡长子内斗分地,独立门户,藩国越分越小,时间久了,后世王孙慢慢变成普通的富人、地主。代表人物刘备,家道破落卖草鞋了。

经过三十年战争,大汉帝国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汉武帝又经晚年巫蛊之祸深受打击,太子刘据自杀,皇后卫子夫自杀,对长生不老失去信心,发布“轮台罪己诏”,挽回民心。 当年巫蛊之祸死伤数万,尚在襁褓里的曾孙子刘病已因臣子丙吉的同情偷偷保下来。经曾孙子刘病已的治理,汉朝达到鼎盛。

作为不可一世而又顽固不化的汉武帝能承认错误,在当政者中屈指可数,唐代女皇武则天算一个。中国的农民很朴实,只要当政者承认错误,即使在心里咒骂千万遍,最后还是会原谅帝王的。作为当政者,最难的不是做多大的功绩, 而是能知错能改,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赢得天下人的尊重。

西汉末,王莽篡政,此人像个穿越者,喜欢发明创造,不停地打仗,朝令夕改,劳民伤财。步子迈的太大,想搞社会主义,结果把蛋扯碎了。

人才任用方面:察举制

在汉代,郡县制得到巩固发展,皇帝需要人才治理郡县,察举制成了当时人才上升的主要途径。

察举制,简而言之,就是王侯将相打听人才,听说哪个地方有贤能之士,然后招过来面试一下,合意就可以授予官职,那年代还没有文凭一说,全凭一张嘴,要是口吃呢?好办,司马相如坐下弹琴,吸引门缝里看人的寡妇千金卓文君注意。后来二人私奔,得岳父家资助,司马相如到长安写了一篇《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飞黄腾达。 察举制的实行,那些文人不光要学会读书,还得在十里八乡营销制造好名声。东汉有一位书生叫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在大家眼里此人品德高尚,很多有权势的人家想上门说亲,可是梁鸿一心想做官,要是娶了富家女会被人说成势力小人,名声就臭了。没办法,得装 13,一一婉拒。

恰好,县上有个土财主孟家女,生的粗壮丑黑还清高得不行,直到三十还不出嫁,人们就问了,你为啥还不嫁人呢? 孟家女说,我在等待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听说有位儒生梁鸿颇有贤名。一个为了求名想做官,一个求嫁个黑马日后荣华富贵,二人经撮合就这么结合了。等梁鸿新婚夜掀开红盖头 后,连着七天对妻子爱答不理。

效果显著,梁鸿不受美色诱惑的贤名一下子传开,名声打开后被上面察举到,梁鸿如愿以偿做官了。

后来的后来,遭遇种种变故,夫妻二人逃难寄居人下舂米为生,孟家女心里一直害怕被抛弃,对丈夫那叫一个百依百顺服务周到。某日,收留她们夫妻的大财主来访,见孟家女跪下端着盘子举过眉毛送食,不敢正眼瞧梁鸿,让大财主连连感叹:举案齐眉。

在东汉中期,太监蔡伦发明了草纸,就是跟现在上坟用的黄草纸差不多。在此之前,想读书是很奢侈很难得的一件事,魏晋南北朝之前还大量使用竹简记载文字。古代文人搬家的时候,把竹简装满五辆马车,所以有了成语“学富五车”, 按现在的计算不过 30 万字左右,相当于一本网络小说的厚度。

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吃不饱穿不暖,能学习到文化都是有相当背景的人,即使有一些贫寒士子学有所成,也是家道中落但祖上有书籍传承,或是有几门富贵的亲朋可以借阅。总体来说,从先秦至汉代人口少,除了休养生息出现人口大膨胀外,基本在一千万至两千万之间摇摆。由于农业社会行业稀少,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是那么旺盛,大致能维持平衡,基本稳定。

孔子的有教无类,给了普通人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文明进步,但古代传播力度实在微弱,聊胜于无吧。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播自上而下,鲜有草根能突出重围,即使是墨子门徒,也只能在春秋战国之交那个特殊时代夹缝中生存,昙花一现。

中国古代的百家思想在先秦至汉代已经成熟,古人为了传承文字极简,《道德经》五千言,《周易》也差不多,河图洛书像天书,《大学.中庸》《尚书》等等也多不了几千字。

由于语言极简,两千多年来的语言变化,后世对诸子百家的著作还未能全面的按照当时的意思理解,再加上儒家对思想的慢慢禁锢,阉割篡改,封建时期的科学发明被皇帝限制,造成现在很尴尬的境地。如果想恢复中华文明,就必须集合百家之长,并从哲学、政治、数学、物理、化学、气候 地理人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多方位,全面的进行理论证明研究,清晰简明阐述,并一一推敲。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将秦始皇、孔子合二为一,从行政上和思想上双重加固帝国统治,封建模式成熟。

3.推恩令,和平缓慢削藩,减少改革阻力。

4.汉武帝晚年发布“轮台罪己诏”,知错能改。

从春秋战国,秦始皇,到汉武帝,历时 900 年发展脉络: 创业,分封制,兵家。统一天下,军功制,人人平等, 法家。守业,鸟尽弓藏,儒家。

思想方面:佛家

西汉末,佛法冻渐。老子西去化胡为佛,最早记载于三国志魏书,为此佛道两家争执千年。 佛法传入中国时,为了推广吸引徒众,并容易让信奉诸子百家的人接受,便积极吸取了道家内容,所以佛道两家渊源很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总结:道不言空,空不离无。佛道相通。后面魏晋南北朝将着重讲到佛教。

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面我会专门阐述。 你们这些人呐,历史知识少,政治思想不成熟,不管打仗还是社会变革,作乱的、死的最早的就是这一波。多学点儿东西,对自己有益。

我要在一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马上就挂,知道吗? 没有人渴求真理,只喜欢发怨气,不去找原因和对策,你以为我写这些不累吗?半年前我都开始写了,现在才发,每次发还要检查几遍,不停地调整语序和文字。 爆粗口很爽吗?一时爽,进火葬场。

1.休养生息 70 年,汉武帝转守为攻。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秦始皇、孔子合二为一,从行政上和思想上双重加固帝国统治,封建模式成熟。

3.推恩令,和平缓慢削藩,减少改革阻力。

4.汉武帝晚年发布“轮台罪己诏”,知错能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轮台   藩国   儒家   孔子   儒术   休养生息   帝国   汉武帝   汉朝   刘邦   西汉   东汉   哲学   政治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