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若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何没炸?

这是一个历史上永远无法解答的谜题。1935年5月29日,红军在大渡河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夺桥战役,以一敌万,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打开了长征的生路。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却始终没有出手——四川军阀刘文辉他手握着蒋介石亲自下达的炸桥命令,只要一声令下,泸定桥就会化为乌有,红军也必然覆灭。但他却迟迟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他的这一决定又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泸定桥:红军突围的唯一通道

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四川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长征,但在大渡河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大渡河水势湍急,两岸陡峭崎岖,除了泸定桥外,没有其他可供渡河的地方。红军只有夺取泸定桥,才能突破重围,继续前进。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红军组织了一个突击队,由廖大珠带领21名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爬上铁索,向对岸发起强攻。他们不顾敌人的炮火和火焰,用血肉之躯铺设木板,在死里逃生中夺取了桥头堡。随后,红军主力陆续通过泸定桥,在国民党军队眼皮底下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这场战役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英勇、最神奇、最不可思议”的战斗之一。它展示了红军战士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也为后来的南北会师和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二、刘文辉:手握炸桥命令的四川军阀

刘文辉是当时四川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他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并在1927年加入国民党。他控制了川康一带的军政大权,手下有数十万军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时好时坏,时而合作,时而反抗。

1935年5月,蒋介石为了彻底消灭红军,下达了炸桥的命令,并派遣胡宗南与刘文辉合作,封锁大渡河。刘文辉接到命令后,派出一个旅拆除了泸定桥上的木板,并在桥下埋设了炸药。然而,当红军突击队出现在桥上时,他却没有下令引爆炸药。他只是命令部下用机枪和火箭筒射击红军,但没有奏效。最终,他眼睁睁地看着红军夺取了泸定桥,并顺利通过大渡河。

三、原因:刘文辉不炸桥的多重考虑

刘文辉不炸泸定桥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刘文辉对泸定桥有特殊的感情。泸定桥是他祖先参与修建的,是他家族的骄傲和荣耀。泸定桥也是四川通往西藏的唯一通道,是他统治地区的命脉和财源。如果炸毁了泸定桥,他不仅要承担历史责任,还要面临重建桥梁的巨大开支和损失。

第二,刘文辉对蒋介石有深深的不信任和敌意。他认为蒋介石是一个野心家和暴君,想要消灭所有的军阀,建立专制统治 。他担心蒋介石在歼灭红军后,会趁机夺取他的地盘和军队 。因此,他不想为蒋介石效力,也不想让蒋介石得逞 。

第三,刘文辉对红军有一定的同情和敬佩。他曾经是一个革命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他对红军的理想和斗争有一定的认同和共鸣。他也对红军在泸定桥上表现出的英勇和牺牲感到钦佩和敬意。因此,他不想残忍地杀死红军,也不想让自己背负杀人的罪孽。

第四,刘文辉对红军有一定的轻视和鄙视。他认为红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武器、没有后勤。他认为红军在大渡河上没有任何胜算,只是在送死。因此,他不想浪费自己的弹药和人力,也不想让自己陷入被动和危险。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泸定桥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影响了刘文辉的个人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泸定桥   泸定   大渡河   辛亥革命   红军   川军   突击队   全军覆没   蒋介石   战役   命令   刘文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