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唐玄宗晚年昏庸没想到这么昏庸 “安史之乱”斩杀“帝国双壁”

文|历史那点儿事

编辑|历史那点儿事

各位看官大大,账号每天更新精彩内容,如果内容让您满意的话麻烦点个关注点点赞支持一下!!!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展现了英明的治国才能,他懂得任用贤能,加之他个人的勤政励志,这使得唐朝进入了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但人非圣贤,玄宗在晚年时逐渐受到宫廷小人的影响,误入歧途。安史之乱爆发,其起因复杂,不仅仅是因为玄宗的失误,但在战乱中,玄宗听信谗言,误杀了忠良的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无疑给了叛军机会,也让朝廷的形势更加严峻。那么为什么唐玄宗要在战乱时杀死这二人呢?

唐朝名将高仙芝并非中原汉族,他是高句丽贵族的后代。其英俊的外貌和出色的骑射技巧,在年少时便得到了注目。随父亲来到安西后,因家族有过贡献而被提拔为游击将军。虽然在早期他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但随着开元盛世的到来,高仙芝逐渐受到朝廷的关注,并先后被任命为安西的要职。凭借他在西域的出色表现,高仙芝声名远扬,更在747年被封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与高仙芝有深厚关系的另一名将,封常清,出身于山西临猗。他的家族背景并不显赫,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到安西。幼年的封常清随外祖父生活在西域,生活颇为艰辛。但他的命运发生转折是在投奔高仙芝后。他不仅协助高仙芝立下赫赫战功,而且由于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在官场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当时的重要将领。到了752年,封常清更是荣任安西副大都护,并代理节度使职务。

老话有云:“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当安禄山挥师起义,他率领的十五万精锐部队几乎是难以抵挡的劲旅。加之出其不意的奇袭,安禄山几乎毫无阻力地取得了河北。

一度,唐玄宗的御桌上堆满了有关安禄山起义的急报。但他盲目自信,坚信他对安禄山的恩遇绝对不会换来背叛。

然而,直到十一月十五日,在震天的战鼓声中,唐玄宗才清醒过来,终于意识到这恐怖的真相。于是,他急令高仙芝、封常清东征出兵平叛。

但平叛之所需,首当其冲便是兵力。在长久的太平日子里,朝廷的军队已经草草了事,人民也已经习惯了和平。当高仙芝和封常清急于招兵买马时,他们所得却只是些没有实战经验的市民。

而战事进展得如火如荼,安禄山于十二月十二日攻陷洛阳,直逼长安。

面对如此紧迫的战局,高仙芝和封常清选择守住潼关,这是通向长安的重要关口。只要守住了潼关,长安就能安然无恙。这是一种明智的战术选择。但唐玄宗急躁的性子让他误解了二人的意图。当他看到二将只是守固不出,他误以为他们故意向安禄山割让土地。于是,在一时冲动之下,他以“失律丧师”的罪名想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

高仙芝站在士兵前,他的目光坚定且深沉。那些士兵,大多数是他亲自招募来的,都对他怀有深厚的敬爱。他大声地说:“我在京城召集你们时,的确给予的并不丰厚,但我的承诺是,击败贼寇后,为你们带来荣誉和奖赏。现在,敌军强大,我们选择了守护潼关。如果你们觉得我有任何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可以直言;如果没有,那么请为我喊出‘冤枉’。”

众士兵齐声高喊:“冤枉!”

高仙芝转过身,目光落在了封常清冰冷的尸体上,眼中充满了悲伤:“从一个平民走到今日的将领,是我一路推荐、扶持的。你代我行使职权,与我共同守卫这片土地。今日我们都将殒命于此,是天命还是人事?”他感慨地说,然后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

在高仙芝和封常清去世后,唐玄宗召回了身患重病的哥舒翰,命他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迎战。

哥舒翰到达潼关时,也坚信守固策略为上。但当玄宗得知哥舒翰与之前的两位名将同样选择固守,玄宗勃然大怒,屡次派遣使者严厉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

身处两难的哥舒翰悲愤不已,他心痛地流下泪来,然后踏上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遗迹,领军出关应战。

可惜,哥舒翰刚出潼关便遭到了埋伏。他的军队在安禄山的围攻下惨遭大败,损失近二十万官兵,哥舒翰本人也不幸被俘,潼关陷落。

消息传到长安,整个城市瞬间陷入混乱。唐玄宗无奈地带着杨贵妃西逃,但他们未能逃出困境,后来就有了“马嵬坡之变”,此时太子李亨在灵武宣布即位,这标志着大唐王朝的权力转移。

安史之乱不仅仅摧毁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是中华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内战之一。这场战争让无数英雄流下血泪,也让大唐王朝暴露了其固有的弱点。从今天来看我依旧不明白玄宗为什么要自断双臂斩杀名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安史之乱   潼关   安西   开元   西域   大唐   王朝   昏庸   长安   帝国   朝廷   名将   晚年   没想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