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攻潼关多惨烈?李自成惨败放弃西安,马侍尧诈降七千将士被屠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自成面临清军南北夹击的危机 1644年,清军攻陷山西后,很快就开始进军陕西,准备消灭李自成的势力。为集中兵力对付大顺政权,

清廷从原本准备攻打南明的精锐部队中抽调出部分北上,全力对付李自成。此时的李自成性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他开始对手下猜疑不信任,残酷嗜杀。

牛金星和唐通的叛逃给李自成造成极大刺激。面对李自成的猜忌和杀戮,即使高级官员也难以自保,低级官员更是常常因小错误而被判以极刑,刑罚全凭李自成心情。

李自成轻罪重刑,甚至过度杀戮,似乎想通过高压手段震慑和控制部下,防止他们叛变。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与李自成初衷相悖,

许多大顺文武官员特别是原先归附的官员都想方设法逃离。第三次潼关之战,李自成面对的对手变成更加凶猛的清军。清军平定山西和河南后,阿济格率领八旗主力和吴三桂、

尚可喜部队从内蒙古绕道进入陕北,准备大举南下,一举攻下西安,彻底摧毁大顺政权。坐镇西安的李自成得知北路清军正大举攻陕北,决定集中兵力加强防御,务必守住陕北。

1645年12月,李自成亲自率大顺军主力去援陕北。此时守卫陕北的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和叔父高一功。李自成率军到达洛川后又得到消息,

说多铎率领的南线清军正逼近潼关要害。潼关是西安的门户,如果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李自成听到消息大为震惊,在洛川踌躇不前,进退两难,想等待事态发展再决定下一步的策略。

就这样,李自成大军在洛川滞留了10天,情况逐渐明朗,潼关显然局势最为危急和紧迫。因此,李自成改变了增援陕北的计划,统兵掉头昼夜兼程赶往潼关。从当时的局势来看,

李自成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只要守住潼关,西安的危险局面就会好转。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在明清战争中一度占领西北大部,号称“天下第一盛”,

但由于内部矛盾频发和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导致大顺军节节败退。1644年底,大顺军与清军在陕西潼关展开激烈血战,这也是李自成一生中最后的败北,潼关失守后,

大顺军的势力范围急剧萎缩,最终导致李自成在不久后的捕鱼儿之战中阵亡。1644年12月,清军围攻潼关,李自成亲率大顺军进行抵抗。

尽管李自成曾两次在潼关取得胜利,但这次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清军,大顺军处处不占上风。正月初九,清军运来的红衣大炮开始轰击潼关,李自成只能命令士兵“凿重壕,

立坚壁”进行防守。经过三日激战,清军终于在正月12日攻入潼关,李自成只得率主力退守西安。潼关守将马侍尧率7000大顺军投降清军,但马侍尧的投降原来是个诈降,

目的是寻机反攻。然而,马侍尧写给李自成的密信被清军截获,多铎立刻下令将马侍尧和所有投降大顺军都杀死。与此同时,清军北路军在阿济格的率领下也南下长驱直入。

李自成被清军两路夹击,无险可守,只得放弃西安南撤。潼关的丢失标志着关中地区的沦陷已成定局,大顺军的势力范围迅速萎缩。李自成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决定撤军至豫鄂交界,

这也是大顺政权的唯一生路。潼关之战的失利,使李自成付出巨大代价。大顺军的精锐损失惨重,士气受到重创,而清军的攻势则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潼关的落入清军之手,

标志着大顺政权命运的转折点,其势力范围从此急剧收缩,走向最后的覆灭。

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潼关   洛川   西安   大顺   陕北   铁粉   将士   惨烈   政权   势力   主力   官员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