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融!看郑韩故城遗址生动诠释“何以新郑”!

来源:【云上河南】

河南新郑

作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拥有着历史的宝贵馈赠

多年来,在城市建设不断提速的步伐中,新郑市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保护文物、尊重历史,搭建起历史与现代对话的时空隧道,在文物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矛盾中实现突围,让历史文化之美与百姓生活之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

城址不移 人脉不息

新郑地处中原腹地

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

长达500多年之久

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周围

是春秋战国时代

郑国与韩国的国都遗址

自1963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站开启了郑韩故城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在数十年的研究保护中,郑韩故城逐步现出历史真容,其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故城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在城内有一南北走向的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

1997年、2008年和2017年,郑国祭祀遗址项目、胡庄韩王陵发掘项目和郑韩故城北城门、郑国贵族墓地3号坑发掘项目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城门遗址发掘面积7000余平方米。发掘期间共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16条,城壕1条、水渠1条,瓮城城墙1处,城门2处,灰坑、水井、墓葬等共计45座,还有排水管道、活动硬面、踩踏面、瓦砾层等重要遗迹。

这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向我们展示了2700多年以来,新郑人民的先辈们和他们的子孙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场景。

古代城址与现代城市和谐共生

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

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

基因密码

城市无论如何发展,无论如何管理,保护文物遗址的脚步不能停。对待这座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新郑市文物部门全力以赴。从科学保护、科学展示、科学管理方向,实现郑韩故城的合理保护、合理利用、合理发展。

对郑韩故城遗址的保护,新郑市坚持规划引领。根据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新郑市文物部门委托编制了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战略布局下,相继编制了《郑国贵族墓葬博物馆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等工程方案,这些规划方案的编制,确保了公园建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在遗址公园建设期间,新郑市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文物惠民、文明传承”的战略,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指挥部,发布《关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强化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等多项指导文件,并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的各项要求,确保各类项目建设首先要通过文物保护关。强效的保护机制,多元的保护措施,使得郑韩故城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郑市经过多次的科学论证和研判,确定在遗址的环境整治、保护展示和有效利用上寻找“平衡点”。从确定公园内部的花草树木到布局各类景观小品,在遗址公园建设的方方面面,新郑市都首先考虑如何降低建设对遗址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郑韩故城遗址。在保护的前提下增加遗址的观赏性和体验性,让文化遗址鲜活起来。

通过对城墙本体进行保护提升颜值,如今,虽历经2000多年风雨的洗礼,郑韩故城最高处依然高达18米,最宽处60多米。尤其是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与郑风苑景区、溱水河湿地公园连成一道长约6公里的景观带,故城墙成为一块巨大的“绿肺”,滋养着新郑市民。市民们在公园里或吹拉弹唱,或跑跳走舞,或畅怀叙旧,或沉思往昔……无一不陶醉在郑韩故城的美景中。而市民们也不知觉地对这座故城更加关心,充满了感情,老年人讲述着她的历史,年轻人感受着她的变化,孩子们在她的文化滋养下幸福成长,古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

活化利用造福百姓

秋日,天高气爽。新郑市郑韩故城大吴楼考古遗址公园内草木萋萋,景色宜人。每天早晨或傍晚,这里都会十分热闹,随处可见悠然的身影、开心的笑容。特别是到了周末,这里成为孩子们放风筝的天堂。

“这里相当于一个没有围墙、市民可随时来游览休闲的露天‘博物馆’,在这里休闲健身,感觉更有文化味儿。”常来这里健身的赵阿姨乐呵呵地说。

除了市民们自己的文化活动,新郑市还利用“博物馆日”“旅游日”等节日,在遗址公园开展文物展、文创展、非遗产品项目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拉近公园与市民的距离,让遗址公园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像这样的考古遗址公园,新郑市已经建成9个,绿化面积近1000亩,全部免费开放。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2年度游客总量为44.5967万人次,其中免费游客量43.3735万人次,约占游客接待总量的97.26%。

郑韩故城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北城墙中段、后端湾综合遗址等区域的保护项目已分别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目前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正在开展勘察设计工作,同时村庄安置、土地征收等工作也在逐步开展。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一头牵连着千年文脉,一头维系着后世传承。这些散落在新郑的文化瑰宝,如今正串点成链,使新郑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大遗址”,新郑市民在这里聆听历史声音,感受时代活力。

“我们学校的操场就在这个公园里,我太喜欢了。”新郑市子产小学与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相邻,将操场建在公园里,是新郑文化遗产活化的又一亮点。

原创古风歌曲《莲鹤方壶》、原创情景古乐剧《郑风·意象》、非遗剪纸、原创视频《听文物讲故事》、小小讲解员、中小学生研学游……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新郑市民享受文化遗产提供了丰厚大餐。

让人们共享文化遗产,在文物保护利用中受益。未来,新郑市将进一步加强大遗址考古研究、价值阐释、创新展示,充分运用创意、科技等手段,更好展示大遗址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让参观体验更加精彩,让文化家园更加美丽,让人民群众更为满意。

(新郑融媒 孙瑞 沈磊 文/图)

本文来自【云上河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新郑   故城   新郑市   遗址   城墙   古今   文化遗产   文物   生动   市民   公园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