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历史真相,在北海牧羊19年,扣得并不冤

《资治通鉴》记载,前101年,匈奴老单于死,新单于初立,担心汉朝袭击,战事一起,害怕权力不稳,将为人所篡,于是主动归还历年以来被扣押在匈奴不肯投降的汉使,如路充国等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汉武帝嘉许匈奴单于大义,派苏武送还匈奴被扣押在汉朝的使者。

苏武是官二代,父亲苏建原是卫青的校尉,年轻时跟着卫青度绝幕、斩名王、横驰塞北,因在和匈奴作战中,屡立战功,又建造朔方城,因功升任卫尉,卫尉是近贵宠官,负责皇帝安全。后出任游击将军,作战时全军覆没,论罪被撸,贬为庶民。永远离开军队系统,后起复为代郡太守,死于任上。


缑王是浑邪王妹妹的儿子,霍去病攻略河西走廊,浑邪王投降汉朝。后随浞野侯赵破奴转战匈奴兵败被俘。赵破奴幼时流浪于匈奴地区,后归汉从军,成为霍去病军司马。数次征伐,官至浚稽将军。也在材料中的天汉元年,逃回汉朝,后来因巫蛊之祸受到牵连而被灭族。

长水在今天的白鹿原一带,汉有长水校尉驻扎在这里,统帅胡骑,拱卫长安。郦道元《水经注》说:长水出杜县白鹿原,北入灞水,胡骑尽屯于此。灞河穿流其中,又称灞上,这里地势居高临下,刘邦入咸阳时驻军在此。

李延年是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擅长音律,有《佳人曲》传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个佳人,说的就是李夫人,李夫人生子昌邑王刘髆,有孙海昏侯刘贺。

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年—前101年),李夫人早卒,李家渐渐失宠,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因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诛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有兄贰师将军李广利,当时正西征大宛,没有受到牵连。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率军征讨匈奴前与宰相刘屈氂暗中趁卫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储位虚悬之际,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储。不久事发,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次年被卫律杀死。

这个虞常,和李陵是一路人,走的曲线救国路线,投降了匈奴又想反水。其实不懂政治,从政治上说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既然投降匈奴,就是过,就应该做好承担投降匈奴带来的惩罚,否则以后投降的个个都说自己是曲线救国,如果曲线救国可以不被惩罚,那军法何在?军法败坏如何打胜仗?

从政治上说,像虞常、李陵这样的人,不管有多难,投降了匈奴就应该被按照汉律惩罚,否则法律就乱了,法乱则组织讲乱。不然以后个个投降的都说自己是曲线救国,而可以不被惩罚,那谁知道投降者是真打算反水的虞常,还是假曲线救国的汪精卫?那样就是在鼓励将士投降。

话说回来,过归过,功归功。有功也应该赏,比如说赵破奴,被匈奴俘虏后投降,家属必然受到处理,而赵破奴随后和儿子从匈奴逃回来,汉武帝并没有杀他,依然对他有任命,之前的投降和之后的回归,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这属于弃暗投明,有功。所以说李陵埋怨汉武帝诛杀他全家而不愿回汉朝,这在感情上来说值得同情,可在政治上来说就很幼稚。投降这种事都是论迹不论心,人心叵测,论心人人都说自己是假投降,如果假投降可以不被惩罚,那以后还怎么处理叛徒?

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外打猎,只有皇后和孩子们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想动手刺杀卫律,其中一人晚上逃脱向单于告密。单于子弟发兵迎战,缑王等人都战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查处虞常谋反之事。张胜获悉,担心虞常供出自己,于是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已如此,必定波及到我,如果被匈奴折辱而死,更加对不起国家。”于是苏武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阻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虞常这个人,敢以70人在匈奴腹地兴风作浪,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也能算个人物了,只可惜政治智商不高。既然事败,既然已经不顾生死,失败了战死就好了,为什么要被活捉,活捉后还把张胜供出来?如果自杀了,事情不牵连苏武,张胜回去还能如实禀报皇帝,怎么也能追认个烈士,自己母亲、弟弟的封赏自然不会少,也算是达到了战略目的,可把张胜供出来,匈奴内部问题就成了汉匈关系问题,苏武张胜一行人被牵连回不了国,又有谁能替虞常向武帝禀报自己的壮举?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胜这个人,这么大的事自作主张,事发以后苏武已经失去了选择权,把苏武坑惨了。作为领导,发现这种没有分寸的下属,一定要第一时间清除出组织,不然,以这种人的破坏力,挖出来的坑,会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杀了汉朝使者。左伊秩訾说:“刺杀卫律就处死,如果有人要谋杀单于,又该处以什么罪!应该诱逼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接受问话。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失去气节又有辱使命,虽然得以偷生,但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随即拔出佩刀自杀。卫律大吃一惊,抱住苏武,急忙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里生火,将苏武放在坑上,敲他的背让淤血流出。苏武本已断气,过了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哭泣,用马车把苏武运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看望问候苏武,同时把张胜逮捕关押起来。

苏武身体慢慢恢复,单于派使者劝说苏武投降,恰逢审判处死虞常,想借机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单于赦免投降者罪责。”说完举剑要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手有罪,你应当连坐。”苏武说:“我根本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亲属,凭什么连坐!”卫律又举剑做欲杀苏武的样子,苏武一动不动。卫律说:“苏先生,我以前背叛汉朝,归顺匈奴,幸蒙单于大恩赐号称王,拥有部众几万人,马匹牲畜漫山遍野,如此富贵!苏先生今天投降,以后也能和我一样;白白横尸荒野,以后又有谁能知道您呢!“苏武默然不应。卫律说:“你因我降,我与你结为兄弟;如果现在不听我的劝告,以后再想见我,不会有机会了!”

苏武骂卫律说:“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背叛君主和父母,投降蛮夷去做俘虏,我见你做什么?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他人的生死,你不公平执法,反而想挑起两个君主的矛盾,自己坐观成败。南越国曾经杀汉朝使者,最后被汉朝消灭,南越国也成了汉朝的九个郡;大宛王曾经杀汉朝使者,最后被汉朝消灭,他的人头也被悬在北门示众;朝鲜杀汉使者,立即就被灭国了。唯独匈奴还没遭到沦落到这样的下场。你明知我不会投降,就是要杀我,令两国开战,匈奴的覆灭就从我开始吧。”

从此以后,苏武被囚禁在贝尔加湖的冰天雪地里十九年,在此期间,李陵被俘,带给了苏武很多坏消息,比如说家里的变故,皇帝的暴虐等等,以此劝降苏武,苏武一直不为所动,真正的忠烈之士。在此之前,汉朝一直认为苏武已经遇害了的,直到前81年,昭帝始元六年,常惠私见汉使,朝廷大惊,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苏武才回到汉朝。

用鲁迅的话讲,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苏武,可算是真正的勇士了。19年的牧羊生涯,家里亲人纷纷故去,子女无人照看,人生不可谓不惨淡。威逼利诱之下,岿然不动,鲜血不能说不淋漓。可偏偏这样的勇士,生前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不能为国家做更多的事,反倒是李广利这样的庸才叱咤风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死后反倒被宣帝封为麒麟阁十一功臣,被传为佳话,束之高阁,这到底是荣誉还是悲哀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匈奴   南越   单于   昌邑   北海   汉武帝   汉朝   使者   佳人   曲线   夫人   真相   历史   苏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