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民抓贪吃狐狸,误入神秘洞穴,洞里全是“国宝”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笑史云烟

编辑 | 笑史云烟

为了找狐狸“报仇”,龙中村的村民下血本追踪狐狸,却意外被狐狸引到了神秘的洞穴。

本来只是想泄泄气,没想到让国家多了几十个文物。

这宝物到底是什么来历?

一、追狐狸发现宝藏

陈海贵已经68岁了,但每天仍早早起床,去田里劳作。

他和家人在玉米地里套种了些花生,盼望能有丰收,那时粮食还很紧缺,像花生这样的副食对家庭来说意义重大。
没想到,就在花生快要收获时,田里却遭到了野生动物的糟蹋。

一大片花生被毁,陈海贵看到地上布满了狐狸的爪印,气得握紧了锄头。

尽管家人劝阻,他还是抓起猎枪就上山去找狐狸报仇。

陈海贵在山上转悠了一整天,却连狐狸的影子也没见着,直到儿子陈盘松上山,劝他改天夜里蹲点,他才不甘心地回了家。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海贵和儿子就带着工具来到了田头,藏在花生地边蹲点。就在天快亮的时候,他们听到花生地里传来簌簌声。

两人赶紧追了过去,可还是让狐狸给跑了,连布下的陷阱也没奏效。
陈盘松凭借年轻的身手,追了狐狸一段路,就在快要追上时,狐狸绕过一棵树,忽然失去了踪影,陈盘松四下找寻,却一无所获。

后来,父子二人在山坡后面发现了一个满是杂草的洞口,考虑到狐狸喜欢多挖几个洞穴,天色已晚,他们决定天亮后再找人一起来剿灭这附近的狐患。

陈盘松找来几个熟人,带着工具跟着老人再次上山。来到那个洞口,老人安排几人去其他地方堵截,防止狐狸从别的洞逃走,余下的人准备从这个洞口把狐狸掏出来。

当众人挪开杂草,露出洞口时,发现洞口高度竟有半人那么高,大家都很惊讶。老人说狐狸喜欢占别动物的洞,自己不喜欢挖洞,于是大家也就不再纳闷。

留下两人守在洞口,其他人鱼贯进入了洞穴。

陈盘松很胆大,第一个进去了。洞口仅容一人弯腰通过,可越往里走,洞穴竟越来越宽敞,最后都可以直立行走。正当众人疑惑时,老陈的照明灯不知照到了什么,他突然叫所有人停下。

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似鹿非鹿的物件在发出幽光。

众人立刻意识到,也许这是什么宝物。

二、宝藏的背后

带回村子后,陈海贵等人虽然没有声张,但村民们私下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县城。一时间,各路记者和文物贩子闻风赶来,都想亲眼见识这件神秘的文物。

到底这件青铜器是什么?它的来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令人好奇。

文物贩子一眼便认定,这破破烂烂的青铜器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尊,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这番话一出,场面登时沸腾,所有人都无比震惊。

一个古老村落的偶然发现,竟然是失传已久的国宝级文物麒麟尊。这消息无疑是个重磅炸弹,所有人都热切地想看一看这件令人期待的国宝。

陈海贵作为发现者,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起初,他只想低调处理,没想到竟引起这样大的轰动。一时间,村子里记者和文物贩子蜂拥而至,他也不好再推脱。

在陈海贵的同意下,所有人都争先恐后涌进他的家,想要见识这个了不起的国宝。可就在大家兴奋之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消息传出村外后,更引来了各路人马。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闻讯赶来的文物贩子和古董商人。他们出高价收购村民手中的文物,意图将这些国家瑰宝非法流入自己囊中。面对金钱的诱惑,陈海贵起初也心存挣扎——这样一笔钱能极大地改善家境,他该拿还是不该拿?

内心中的天人交战并未持续太久。陈海贵很快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文物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金钱。它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作为国家财产妥善保管和研究,而不是沦为金钱交易的商品。于是,老陈义无反顾地拒绝了贩子的高价收购。他还四处劝说村民不要因私利出卖国家的文物。

但是,仅仅依靠一个普通村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陈海贵意识到必须尽快联系考古部门,让国家介入保护这些文物。于是他联系上了当地的考古队。

消息传到相关部门后,考古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一发现的重要性终于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考古专家对墓穴进行详细调查后证实,这个山洞其实是一座战国古墓!它至少埋藏了两千多年,墓主应该是战国时期一个显赫而神秘的人物,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

发掘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多数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造型精致的大型铜麒麟。

专家根据其风格判定,它来自战国晚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铜麒麟造像,被命名为“麒麟尊”。

虽然至今墓主身份仍是个谜,但这批出土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考古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如果不是陈海贵父子的正义和理智,它们很可能就此流散,失去研究价值,老陈抵制住金钱诱惑、依法上交文物的行为,为保护这批国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了褒奖陈海贵等村民的行为,当地政府给每一位上交文物的村民发放了奖金,2001年,一座巨大的麒麟铜像还在贺州市中心树立起来,永久纪念这一重大发现。

三、文物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远古的先人,为了将文明传承,留下了无数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价格昂贵的收藏品,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财富和文化瑰宝。

如今,面对着这些文物,我们该何去何从?

曾几何时,有人将文物仅视为金钱的工具。比如明朝的御马监太监陈洪贵,他盗走了国宝般的明代御用青铜马踏陶型“麒麟尊”,准备转手卖给收藏家牟利。

这一举动,不仅触犯了法律,更是对文物的亵渎。

面对利益,每个人都会作出抉择。陈重贵的选择,激励了后人。

如今,我们该如何保护文物?仅仅依靠个人的正气和勇气还不够。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严格执法,制止盗卖文物的行为。

同时,还需要培养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需要每个国民自觉履行责任,不能身为国民却置身事外。

我们要珍视历史,因为历史就是根。

“夫文物者,国之瑰宝,民族之精华。” 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如果失去了文物,等于割断了民族的根。

因此,保护文物,恰如保护生命。这是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保护文物,我们还要探索其背后更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历史不应该被封存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而要化为滋养人心的养分。

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手段,以数字化的方式保护和传播文物。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文物,认识历史,从中汲取力量。

保护文物,不仅需要制度和科技,更需要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国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自豪,也是我们的坚实后盾。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有勇气和定力去面对文物保护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让我们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文明的精神。人生如逆旅,福兮祸所依。面对利益的诱惑,我们必须守正刚强,以免祸从文物起。保护文物,守护的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历史无情,但人可以有情,我们今天的努力,是对先人的回报,也是对子孙的馈赠。

四、笔者认为

保护文物,恰如保护生命,这是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历史不应该被封存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而要化为滋养人心的养分,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手段,以数字化的方式保护和传播文物,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文物,认识历史,从中汲取力量。

保护文物不仅需要制度和科技,更需要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自豪,也是我们的坚实后盾。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有勇气和定力去面对文物保护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国宝   狐狸   麒麟   广西   贩子   贪吃   洞口   洞穴   花生   村民   文物   神秘   农民   发现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