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大宝贝儿”安禄山 深受宠爱为什么最后掀起叛乱呢?


文|历史那点儿事

编辑|历史那点儿事

各位看官大大,账号每天更新精彩内容,如果内容让您满意的话麻烦点个关注点点赞支持一下!!!
盛唐时期,安禄山作为一名杰出的边将,在朝中频频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赞赏与宠幸。尤其在天宝年间,他凭借一系列的军功与智略,与玄宗与杨贵妃之间建立了较为深厚的亲近关系,例如那脍炙人口的“洗儿钱”典故。

但是,这位曾经备受宠爱的将领为何会在大唐的东北之地挥旗起义,虽然他声称是为了“清君侧”,实则是意图颠覆大唐的统治。而且《旧唐书》中提到,安禄山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他的身体肥胖并伴随多发疮疤。而在起义后不久,他的眼睛开始昏花,渐至失明。这样的身体状况,在起义之前便已显现。面对这样的身体状况,为什么安禄山仍然选择造反?

起义能否成功充满变数,即使成功,安禄山又因眼疾而无法正常治理政务,作为盲目的皇帝并非真正的统治者。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为何仍决定冒险?

安禄山的反叛并非出于一时之气,背后有着深厚的策略布局。他不仅在京城悄悄培植党羽,秘密收集情报,更是深刻洞察到了“盛唐”的真实状况。尽管外表上盛唐如日中天,但均田制的瓦解导致了玄宗晚期的财政困境,加上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虽然表面上的朝堂似乎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广大百姓却生活在困苦之中。这种社会的不稳定性为安禄山提供了机会。

朝廷内部的格局也有利于安禄山。当他的主要对手、能够制约他的李林甫离世,安禄山肯定是暗自欢喜,认为终于摆脱了一个难缠的对手。而在他眼中,新的政敌杨国忠不过是个不足挂齿的小人。因此,随着社会状况的恶化,安禄山的野心日渐膨胀,想要一举取代唐朝的统治,仿佛是他眼中的天时地利。

而且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宠信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不仅多次提拔他至更高的官位,更是为他打破了惯例,封其为东平郡王,这也是唐朝异姓节度使被封为王的开端。

安禄山为了回报玄宗的厚爱,也竭尽所能地展现自己的忠心。为此,他甚至宣称自己拜了比他小16岁的杨贵妃为母。尽管安禄山与杨贵妃的亲近关系引发了外界的种种揣测和不良传言,但玄宗并未对此过多在意。

公元749年,王忠嗣被罪,结果不久便因忧虑而去世。安禄山则因此得以减少一个重要的政敌。因为在王忠嗣活着的时候,安禄山很难真正挑起叛乱。

现在时机已经到了,在李林甫离世后,安禄山再无大碍,但杨国忠却开始对玄宗频频发出警告:“陛下,安禄山有异心。” “陛下,安禄山不可信!”突然间,杨国忠变得异常敏锐,似乎能预感到未来的危机。但是,杨国忠是否具备处理这种危机的能力呢?答案显然是没有。他不仅未能让玄宗对安禄山产生警觉,反倒触怒了坐镇幽州的安禄山。这位已筹备多时的将军,正等待一个发难的借口。既然杨国忠开始削弱他的权力,安禄山便不会错失良机。

天宝十四年十月,安禄山在范阳宣布起兵,清理朝廷的问题为其主要口号。杨国忠,不经意间,为安禄山创造了这次叛乱的绝佳机会,由此,盛唐的霸业,迎来了其最大的危机,而安禄山的野心之旅也随之展开。

尽管唐朝在表面上展现出一个盛世的景象,和谐安定,但实际上,社会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贫富悬殊加剧,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而官僚体制中的问题也成为了无法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广大百姓的生活困苦,让他们对现状充满了不满与怨气。

这样的怨气在民众心中逐渐积累,使得他们对任何可能带来变革的机会都抱有期望。他们深信,只有通过一些大的变革,他们的命运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因此,当安禄山发起叛乱时,这些怨气和期望迅速转化为实际的支持。百姓们纷纷响应,希望能够通过这场变革,实现一个更为公正和美好的世界。这场叛乱就像一把火越烧越大在唐玄宗察觉的时候已经不可挽回。


当叛军蜂拥而至,逼近长安的时候,大将哥舒翰计划在潼关稳固防线。但唐玄宗连续派遣宦官催促他出兵,最终导致二十万大军被打败,长安难以守持。

面对形势,唐玄宗果断地决定撤离长安,逃至四川成都避难。

与此同时,太子李亨也选择撤退,他前往宁夏的灵武,并在那里自称皇帝,但仍尊奉唐玄宗为上皇,并着手组织力量准备平叛。

到了756年初,安禄山如愿以偿地称帝,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但他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意想不到的是,他未坐稳皇位,就被自己的亲兵李猪儿刺杀。

更为让人震惊的是,刺杀安禄山的背后,竟是他的儿子安庆绪的策划!这真是一出历史上的大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叛乱   盛唐   天宝   大唐   长安   贵妃   怨气   唐朝   状况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