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任首辅:历经5朝,关押10年,活了83岁

朱元璋,在明朝的奠基之后,效仿古代政制,建立了宰相制度。李善长和胡惟庸相继担任宰相职务。然而,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深刻认识到宰相职位权力过大,对皇权构成巨大威胁。于是,他废除了宰相制度,直接领导六部机构。朱元璋是一位亲政的君主,精力充沛,即便没有宰相,也能确保明朝的各项事务运转有序。



朱棣继位后,因长期南征北战,无法充分处理朝政,因此需要建立一特殊机构来辅助处理政务。这一背景下,明朝的内阁得以创立,深远地影响了明朝历史。最初的内阁大臣中有七人,分别是解缙、杨士奇、杨荣、黄淮、胡广、胡俨、金幼孜。这七位大臣都是博学多才之士,平时协助朱棣处理日常政务。尽管类似于宰相,内阁只拥有咨询权,最终的政策仍然需要经过皇帝批准。



黄淮因主要负责制定诏令而被史学界认为是明朝的第一位首辅。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亦都备受瞩目。黄淮之能够成为内阁首辅,证明了他的卓越之处。黄淮生于元朝末年,正值朱元璋建立明朝前一年。当时,温州在东南方国珍的统治下,黄淮的父亲为避祸,隐居山中,倾心传授黄淮知识。年幼的黄淮聪颖过人,五岁时就能作诗。到洪武三十年,黄淮三十一岁时,他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进士(春榜二甲第五名)。朱元璋看过黄淮的试卷后对名将耿炳文说:“黄淮的才华,恐怕不在他的老乡宋濂之下。”于是,朱元璋授予黄淮中书舍人的职务,常常听取他的政签。



朱元璋辞世后,建文帝继位,面临削藩问题,黄淮持保守立场,认为不宜削藩。然而,建文帝选择重用黄子澄,对黄淮不予理会。四年后,朱棣即位,听说黄淮早年反对削藩,召见黄淮入朝。朱棣登基不久后,面临国内诸多问题,黄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合适的建议,深受朱棣重用。两人常常深夜讨论政事。朱棣成立内阁,七位才智出众的大臣同时入选。尽管朱棣赏识解缙的智慧和杨士奇的睿智,他还是选择黄淮担任首辅。



然而,黄淮虽然是明朝内阁首辅,但在这个职位上仅仅工作了三个多月,随后被调往翰林院编修。朱棣登基后,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太子的继任问题。黄淮和解缙等皆持传统立长子为太子的立场。在朱棣咨询两人意见时,黄淮和解缙齐声建议“立长子”。朱高炽成为太子后,黄淮也成为太子党核心成员。然而,汉王朱高煦对黄淮抱有怨恨。



在永乐十二年,朱棣亲自征讨南徐,太子朱高炽拖延迎驾。朱高煦向朱棣陈述虚假信息,指责太子和支持太子的大臣们不尊重皇帝。朱棣深感愤怒,将黄淮、杨溥、蹇义等三位太子党核心成员全部置于锦衣卫诏狱中,这一时期长达十年。在明朝,诏狱中的囚犯生还几率微乎其微。然而,这三位大臣却历经磨难而生还,尤其令人佩服的是,黄淮在受刑期间未曾出卖太子一句坏话,这让朱棣深感敬佩。因为朱棣有一种隐约的预感,相信黄淮将来会成为太子的亲信大臣。



十年后,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黄淮最终出狱,恢复了官职。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黄淮倾注全力,为明朝政务尽心尽力,成为“仁宣之治”的重要功臣。明宣宗时,年届七旬的黄淮担任会试主考官。然后,到明英宗正统十四年,黄淮病逝,享年83岁,光荣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黄淮出生于元朝末期,于洪武三十年进入朝廷,直至明英宗统治时逝世。他是一个果断而通达的政治家,被誉为一代名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明朝   翰林院   元朝   狱中   内阁   宰相   长子   大臣   太子   政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