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检校”到“三厂一卫”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明朝时期,特务密探是全天候、无孔不入的侦察人员。为了掌握大小衙门官吏的行动,朱元璋设立了一批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

这些特务由他亲信的文官、武将和和尚组成,其中包括高见贤、夏煜、凌锐以及吴印和华克勤等知名头目。他们在酒肆、青楼和私宅中安插了许多秘密探子。

这些奇闻趣事涵盖了街头巷尾发生的种种事件:官吏嫖妓玩牌,写诗作画或请客送礼甚至夫妻之间争吵,在晚上发生的一切都在早上被皇帝所知悉。令人震惊的是这样高效率地监视机构连前苏联“克格勃”,美国“中情局”也只能黯然失色。

据《水东日记摘抄》记载,在编写《孟子节文》期间钱宰无意间念出:“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感到)’迟. 何——得(那个'如何')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朱元璋在上朝后就斥责他,说:“钱宰昨夜吟的好诗啊,不过是朕并未‘感到’啊。

将‘嫌’字改为‘忧’字如何?”钱宰大惊失色地叩头认罪。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京城各部门中只有礼部没有戴漆巾,而兵部则没有门额。

传闻这些特务探子发现礼部皂隶偷懒午觉时便取走了他们戴的漆巾;因兵部值夜人员常不在位所以干脆抬走了他们的门额。两个衙门都察觉到后都选择保持沉默。

明初期特务检校只担负着情报收集任务,并无捕讯之权。为使侦探、拘捕和审讯能合一进行, 于洪武十五年,在原本负责卫士任务的拱卫司基础上设立锦衣卫,并给予其专门巡察缉捕审问政治要犯之权利下面分别设置镇抚司来办理案件也可绕开正式法院。

这锦衣卫成为了朱元璋屠杀功臣的刽子手。根据明史记载,锦衣卫采用了18种刑具,如夹棍、脑箍、拦马棍和钉指等。

特务对待“杖刑”的执行非常考究:如果是一般的囚犯,他们会说“轻轻地打”;要求重打时,则会说“好好地教训一番”;而不论生死存亡则称之为:“好生实在地教训”。通常情况下, 囚犯被抓进来后都得经历过十八种刑罚。

然而随着蓝玉案告结,《水东日记摘抄》表示在内外治理方面交由司法部门审问释放之后,朝野上下都对该组织怨声载道, 于是朱元璋命令焚毁了所有的锦衣卫工具。但可喜可贺并未持久长久篡位者喜迎建文帝旧部最终恢复并增加设立东厂,并任命心腹太监担任检察官到成化年间特务统治显得更加强势明代期间,特务机构在大明王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武宗正德元年起,西厂得到恢复,并再次设立了内行厂。因此,“三厂一卫”的特务体系形成并达到巅峰时期。

这个庞大的组织覆盖全国各地,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而言,只要有涉及“不轨妖言”或对情报部门上层不敬的情况出现,就可能面临着丧命之祸。据史书记载,在某天晚间四人聚集于密室饮酒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其中一人喝醉后公然辱骂权臣魏忠贤为“不忠不贤”,其他三人惊恐万分只能口蜜腹剑劝说他停止。

尽管那位辱责者的声音未曾停息,但很快几名秘密便衣警察破门而入将所有四人抓捕归案。虽然总管权臣亲手处死了背弃者以示惩戒之意, 但其余三个被赏银放过。

作为特工机构成员,“三厂一卫”的探子们具备随意搜捕和审讯的权力。无论是在民间琐事,如打鸡斗狗之类的小事情上,还是对朝廷高级官员、皇族贵胄等重要人物而言, 一旦落入特务机构之手,则很少能够幸免于厄运。

在大明王朝边远地区,当普通百姓看到有人驾着高头大马、身穿锦衣插话京腔时, 就会像遇见凶兽一般纷纷避开。为了逃离灾祸,在地方官吏眼中金钱也可以消除他们所面临的悲惨命运。

即使是京城内那些被朝廷指派职责任务的官员也过如履薄冰般怀忧不安。每天上朝或返回家路途中都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平安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大明   明朝   锦衣卫   王朝   权臣   京城   礼部   探子   官吏   特务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