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又是为啥打了两次?


鸦片战争是怎么爆发的?为啥要打两次呢?在近代,想来中国做买卖挣钱的外国人挺多,清政府为了防着点这帮洋人,只开放了广州一个通商口岸,控制的也挺严格。中国人口多,市场大,谁都惦记。当年英国是世界老大,日不落帝国,他的工业革命完事儿的生产力上来了,就想把货卖给中国,结果到中国这儿啥也卖不出去,还在咱这儿买了不少茶叶和丝绸,光出钱不进钱,这可怎么整?给英国人愁够呛。最后英国人想出个损招,卖鸦片。鸦片那是好玩意儿吗?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东,把这些害人的东西都给销毁了,以后我也不让卖了。英国人心疼,完了,这都是我的钱呐,说没就没了。中国人太不懂规矩了,啥是规矩啊?军舰就是规矩,大炮就是规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时候,中国还是农业国,八旗兵手里都是大刀长矛弓箭啥的,有俩大炮做工也粗糙,打的也不准。英国是工业国,他们的长枪大炮性能就猛多了,没两年中国就打败了清政府跟英国签了个南京条约,搁香港赔银子,还被迫开放五个口岸,另外再加上一堆优惠待遇。美国跟法国一瞅,哎呀,英国人那些待遇我们也要,我们也有大军舰呢,来来来,都开过来,让中国人瞅瞅。清政府看着这些军舰上的大炮是一点招没有往那一躺,你们挨个来吧,你们自由贸易吧,自由的整。列强们一手自由了,那就来吧,中国市场这么老大,五个口都开了,那钱不得赚飞了呀?但实际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爽。咱就说英国,这中国赚的钱虽然比鸦片战争之前多了好几倍,但是跟期望相差太大,甚至到后来还开始下降了。中国人口那么老些,不应该就赚这么点钱呢?英国人就开始琢磨了,咋回事儿呢?你说这口岸也开了,税也减了,中国这贸易额咋就上不去呢?你瞅人家印度人口不到你一半,买的东西是你中国的好几倍,差哪呢?最后英国人琢磨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中国人的钱呐,都买鸦片了,抽大烟了,哪还有闲钱买我们的货呢?这个问题吧,就这么地吧,毕竟这鸦片生意主要也是我们在做。这关键的问题就是,第二个就是中国这个经济模式,它是自给自足的,啥玩意儿人家都有,就不买我们的货,你卖它不,人家说我自个儿能支,你卖它刀叉,人家拿两根棍儿也不耽误吃饭,你卖他钢琴,人家拿根竹子抓俩眼也能吹出曲来,你说气人不?现在南京条约已经十来年了,得改,改了,我得让他再给我点优惠政策,像什么鸦片贸易合法化呀,其他地方都给我放开呀,都给我加上,越多越好。结果清政府说啥也不干,都定好的玩意儿,你说改就改呀。英国一瞅,哎呀,这十几年不挨揍了,你记忆力有点减退呀,看来还得用大炮跟你谈呐。这时候的法国工业实力也起来了,也有一大堆东西想往外卖,用大炮跟中国谈判这事儿得带我一个呀,咱也有大炮啊。英国法国拿定主意以后,接下来就是找个开打的借口了。英国的借口是雅罗号事件。这个雅罗号是一艘走私船,1856年,广东水师在船上抓了几个海盗。英国人表示,这船是在香港注册的,那得归英国管,你赶紧把人放了,还得给我道歉。当时管这事儿的是两广总督叶明琛,他有点不服,这船以前是在香港注册过,但早就过期了呀,行吧,我也不跟你计较了人,我放了,这事就过去了,行了吧。叶总督虽然不服,但也不想把事儿闹大。英国人得寸进尺,表示这事还没完呢,官方人不行,你还得给我道歉呢,我错哪了呀,我就给你道歉。老叶挺生气,你们的水兵在船上,在我们大英帝国国旗了,你,你,你在道歉。净瞎扯,哪有的事儿,你看见了呀,两边都枪呛上了,这就是雅罗号事件。法国找的借口是马神甫事件。这个马神府是法国的一个天主教神父,中文名叫马赖,你咋起这么个名呢?这个马赖在广州待的好好的,非得跑到广西去得瑟,这按当年的条约都是非法的,最后到广西也不老实,净找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传教去,最后就引起众怒了,老百姓就把他告了,当地知县顺应民意就把马赖给砍了。这就是马神甫事件。按说不管是雅罗号还是马神甫,这一点事儿根本就犯不上动武,更没有必要用军舰和大炮啊,但人家就是奔着打架来的,你说啥也没有用。

1857年,英法联军集结了五六千人炮轰广州,攻陷广州以后,英法舰队一路北上,把天津给占了,眼瞅就奔着北京去了。什么雅罗号啊,马神府啊,那都不是事儿,人家的目标就是北京,这下清政府着急了,赶紧吧,去俩人跟他们谈谈,你们到底想干啥呀?最后中国跟英法俄美谈出个天津条约,哎,你等会儿不是英法联军吗?俄国美国咋也跟着签约呢?你俩凑啥热闹啊?你看这话说的,你们打这么厉害,不得有个拉架的呀,俺们是来调停的,当然这价不能白拉,英发得的好处咱俩也得有份。都有啥好处呢?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要在你北京住啊,就在你皇上眼皮底下待着,我随时能捅咕你。另外再给我们开十个口岸,以后外国的传教士哪儿都能去,你不能拦着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做买卖啥的也得奉行。还有外国的商船可以直接开进长江,长江的口岸也都给我放开,你还得给我们减税。另外,英国、法国的大军舰来一趟,打那老些大炮弹不得花钱呐,你还得赔钱,白银,英国四百万两,法国二百万两。最后再给我们个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俩是啥意思啊?这领事裁判权就是说我大英帝国的人在你这犯事了,不管是小偷小摸还是杀人放火,你中国都没有权利管,你得把人交给我处理。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你得给我优惠,我不给你。条约谈完以后,英法联军抹着嘴就回去了,咸丰帝瞅着这个条约内容,这个上火呀,这以后是没有消停日子,那啥,找俩人再去跟他们谈谈,看看这条约内容还能不能再商量商量,另外别让他们来北京换约。啥叫换约呀?就是两边约个时间,把签好的条约交换一下,换完以后就合法生效了。先锋觉得那帮洋人换约的时候指定又是开着大军舰过来,太吓人了。皇上发话了,那就谈去吧。最后谈的结果是,不仅条约的内容没得商量,而且换约也必须在北京,另外再加上几条,鸦片贸易得合法,还得给我们减税。这是咋谈的呀?这是你,这不是软柿子呀,你整个一个烂柿子。


第二年,英法联军果然就开着军舰到天津了,你们看这大炮眼熟不?快让我们过去,我们到北京换约。清政府表示,那啥,你们上来吧,咱们走着过去,上岸的人不能超过20个,还不能带武器。英法联军表示,不带武器,我这挺老陈的,大炮不白带了吗?我就要带着队伍过去,你们要是不同意,我就用大炮开路。最后英法舰队跟清军在天津大沽口打起来了,大沽口是个炮台,这回清政府准备的挺充分,还打了个胜仗,干废了十来艘敌人军舰,把英法联军打跑了。英国、法国这下急眼了,你居然还敢还手?这下你摊上事儿了,你等着的第二年,两万多英法联军杀回来了,战争的规模又扩大了,这回英法联军直接登陆,从天津杀到北京去了。眼瞅打不过洋人,先锋表示,那啥我都热河打猎去了啊,这边就交给我老弟恭亲王一心了,皇上都跑了,这北京城几乎就没啥抵抗了。接下来就是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把圆明园里能拿走的宝贝都抢走了,带不走的就砸,最后一把火把圆明园给烧了。英法联军逼着清政府过来谈判,这回都得听我的了啊,看见圆明园没,现在就剩灰儿了,不听话,把你紫禁城也给烧了。没办法,清政府跟英国、法国又签了个北京条约,又是割地赔款家放开,俄国也趁火打劫,逼着清政府签了个条约,在黑龙江、东北又整了不少土地。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就是说,表面上看你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但实际上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都受外国的控制和压迫,在自己国家干点啥事儿都得听外国人的,几乎就没啥主权,跟殖民地也差不多。这种状态持续了100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英法   鸦片战争   法国   英国   军舰   联军   大炮   条约   英国人   中国   清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