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没有钱怎么办呢?


起因: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对华爆发了战争。然而,在此之前的1888年到1894年期间,慈禧太后将原本本应用于海军的经费,转而用于兴建颐和园。如果将这笔巨额经费用于购买类似定远这样的铁甲舰,那么可以买入十一艘铁甲舰。

公元1886年,光绪皇帝颁发上谕,宣布兴建清漪园,并将其更名为颐和园。清政府委派醇亲王奕譞担任颐和园修建的总负责人,他同时兼任海军衙门总办兼管神机营的职务。尽管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与奕譞的职责不相符,但最终这项任务落在了他的肩上,原因是事情的发起者正是他本人。

颐和园这个名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颐养冲和,简而言之,是指精心保养和照顾,其实它最初的名称是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钮钴禄氏的六十大寿而兴建的。

清朝北京的颐和园

然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漪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焚毁。尽管慈禧太后想要恢复这座园林,但她的初衷纯粹是为了寻找一个能够供她休息和养老的地方,以解闷。然而,由于清政府在战后背负了大量赔款,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复园林。因此,当御史德泰提出要修复清漪园以满足慈禧的愿望时,他立刻遭到了朝廷大臣的一致反对。

尽管如此,慈禧太后的修园计划并未被完全抛弃。在同治年间的一次大婚仪式上,慈禧太后重新提起这个主意,认为国家有了喜事,应该修建一个园林来庆祝。然而,大臣李鸿藻反对此提议,指出国家正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承担修复工程的费用,而醇亲王奕譞也表示赞同。然而,不久之后,奕譞的立场发生了变化。

醇亲王奕譞

奕譞反对修园子后不久呢,同治皇帝就去世了,接任的皇帝是载湉,后来被称为光绪帝。光绪是奕譞的儿子,儿子登基为皇帝通常是一桩好事,但实际上呢,政权仍然牢牢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慈禧深知奕譞希望光绪能够亲自执政,她对此心知肚明。

慈禧太后曾向奕譞透露,皇帝已经成年了,她也逐渐老了,国家大事迟早要交给皇帝亲自处理。但她也坦言,希望能够安享晚年,却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奕譞立即就明白,只要修复园子,太后就有机会将政权移交给皇帝。

慈禧太后十八岁画像

奕譞这一下积极的很呀。然而,修复园子仍然面临障碍,因为洋务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无论朝臣是否支持,大清的富强才是一致的追求目标。因此,太后一门心思为了享乐要修园子,这事怎么也说不过去。

奕譞很快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在上奏折中提出,过去朝廷曾经在清漪园的昆明湖里进行水军操练,后来这一制度被取消。然而,现在国家正在兴办水师,而他又负责管理海军衙门的事务,因此他建议恢复操练水军的制度

奕譞的方法不得不说,非常的巧妙,他以加强水军训练的名义修建园林,而兴办水师是朝廷的共同的事,谁能反对。帝师翁同龢听闻此事后,只能在日记中抱怨,称朝廷把昆明湖当成渤海湾了。

在没有朝臣反对的情况下,颐和园的工程很快开始了。慈禧进一步做解释说,修园子一是为练兵,二来也确实是为我颐养天年,但花的钱都出自杂税,不会损伤国本。况且是皇帝坚持,我不忍心拒绝。

慈禧把责任推个干净,难事都交给奕譞办。奕譞为了让慈禧太后尽快将政权移交给自己,兴建的速度那叫一个快。不仅建筑壮观华丽,而且相关设施也一应俱全,包括现代化的电灯等设备样样俱全。然而,他很快面临了一个棘手问题。

大规模的工程需要财政支持,然而此时朝廷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奕譞尽力向各地的督抚寻求协助,但各地的财政状况更加困难,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供使用。奕譞找到了李鸿章,希望他能帮自己解决解决。他提出,这些资金不会被朝廷无偿占有,而是将其存为本金,只动用其利息,本金将保留以支持北洋水师的需要。奕譞又悄咪咪给李鸿章说到,即一旦园子修建完成,慈禧太后退距幕后,将政权交到自己手里。

李鸿章画像

李鸿章思考再三,认为将本金用于建设水师对他自己掌握的北洋水师有利无弊,而且此时筹集资金等于是对光绪皇帝表示忠诚。颐和园修建完成后,光绪皇帝便能正式亲政,等于说谁拒绝筹款,谁就反对皇帝亲政。

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各地积极筹集资金,甚至搜刮百姓,最终筹集了超过预期的两百多万两白银。虽然地方官员没有反对,但朝廷的一些官员对此持不同意见。御史林绍年指责各地督抚筹集资金的方式,认为这些钱都是从百姓手中搜刮而来,以练兵为名义修建园林,结果既没有达到练兵的目的也使百姓受了苦。慈禧太后作为实际的幕后大老板,直接将林绍年贬出了京城。随后,各地筹集的资金被存放在了天津洋行。

银子被存入银行后需要定期取出,然而利息远远不足以支付工程的开支。因此,奕譞开始动用海军的经费,每年扣除三十万两银子,每次发放给士兵一百两银子的兵饷时,都要削减六两,以用于修建颐和园。

然而,令奕譞没有预料到的是,颐和园的工程规模越来越庞大,尽管如此,慈禧太后却再也没有提及放权还政的事情。这使得奕譞相当的郁闷。

奕譞以海军衙门的名义动用的军费,实际上并没有用于海军建设。之前存在洋行里的海军筹款因为要支付利息,也根本无法提取出来,李鸿章和奕譞都发现他们得到的都是太后的一纸空头支票。

随着北洋海军的建成,慈禧太后更加不再考虑发展海军的问题。津海关道大臣周馥向李鸿章表示,日本加强了武备,大清海军也应该进行扩充,不能把海军军费全都用于修建颐和园。李鸿章无奈地叹息道:“我做不了主。”

甲午战争战败

随后,因为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北洋水师未能及时对其战舰进行升级和更新,最终导致其在甲午战争中惨遭日本击败。

后果: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用于修建颐和园,导致北洋水师的经费紧张,这影响了北洋水师的建设,使其失去了足够强大的财政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惨败的原因之一,但也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颐和园   昆明湖   北洋   光绪   水师   园子   朝廷   经费   海军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