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圩子:徐州铜山张圩子的前生今世

圩,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叫围子。砦同"寨",四周有棚栏或围墙的村子。

旧社会兵荒马乱,土匪盗贼进村入户,抢劫豪夺,兵痞恶棍寻衅滋事时有发生,贫穷百姓不得安宁,土豪富户也是担心受怕,不知啥时便遭到土匪恶棍的绑票,喊钱眼(一种敲诈的方式),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战乱频仍,你争我夺,毫无保障的农村更是频遭兵火之灾,为了保护村民的财产人身安全,有能力的村庄便自发的建圩砦挖濠沟,安寨门,设炮台,将外来侵害之徒拒之圩外。

张圩子,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万寨港北侧,柳新镇政府驻地东8公里处,和茅村镇李瓦房圩子隔河相望,北邻东镇口、中镇口村。

张圩子原名盛家坝,源于村中盛姓居多,村东有一拦河坝而得名。咸丰初年,张正簧从口上村迁来定居,为张圩子村张姓一世祖。张正簧字鳝堂,生于嘉庆十四年(1810)父亲早逝,大母亲滕氏,二母亲裴氏,上有四个姐姐,男丁独他一人,他生得膀大腰圆,臀力过人,一身好武艺,品学兼优,曾做过九品小官登仕郎,后任张圩子圩董。

张正簧家境颇丰,有土地二千余亩,仓存余粮,每年春荒,他便把粮食运往灾区,能卖个好价钱,收入丰厚。此人性善,乐意助贫,乡邻有难,皆能资助,坊间有"张善人"之称。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席卷南北。为求自保,清政府号召各地广建圩砦,以避兵祸。修圩建砦,不是想建就能建的,要逐级呈文报批,官府备案。盛家坝东邻李瓦房一里多,李瓦房李家是状元李蟠的后代,有钱有势,已批准建圩子。西边柳新拾家,孙庄孙家均是当地大户,也批准建圩。盛家坝原属李瓦房管辖,张正簧不愿受人制约,想自建圩子,自任圩董,实际是地方权利之争。自己有良田千亩,钱粮无数,家大业大,为保家产不受侵损,非建圩子不可。但上面人脉不广,想走徐州府道衙门的"后门",没有门路。张正簧为此事发愁,有人闲谈说,徐州连年水灾,年年扒河,但灾情不减,不知是何原因?朝中派来一位张姓官员坐镇徐州调查河防水灾实况,这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云贵总督张亮基。

张亮基(1807-1871)字采臣,号石卿,铜山县人,道光举人。曾任内阁中书,云南按察使,湖广总督。张正簧闻听此消息喜出望外,张亮基这次回徐的探亲,顺便接旨调查徐州水灾情况,住在徐州道台衙门,张正簧怀揣银票,来到衙门,递上片子(因张正黄是庠生九品登仕郎)说请禀报大老爷,他侄子求见。张亮基闻听侄子求见,说快请进,张正簧到堂前跪倒叩头行礼,说您的本家侄子张正簧给俺叔问安,张亮基一看没见过此人,又一想自己离家多年,家族后人多有不识,便问有何事求见?张正簧向前打躬,掏出银票,神不知鬼不觉交到张亮基手中,说"俺叔,孩子没有什么可孝敬叔的,给您老人家买二两水烟吧!"便将想修圩子建的事说了一遍,张亮基说,这有何难,打圩子是保家卫国之举,理应支持,待我转告徐州知府,你可呈文上来,回去准备干吧!就这样,张圩砦,孙庄砦,柳新砦均被批准。柳新砦由举人拾世磐主持,孙庄砦由拔贡孙运锦主持,两均辖近40个村子,而张圩只辖24个村子,均从李瓦房圩子辖区划出,有马家口、东镇口,中镇口、小口、大口、小滩、苏家、西桥、何家、庞家、张圩子、小李庄、季山、班子、内华、梁山、花马庄、屯里。张正簧任首任圩董,并办起团练,有士兵二十余人,专门看家护院,维持社会治安。从此,盛家坝村改为张洪圩子,解放后改为张圩子。

建圩子民工由管辖24个村庄抽出,扒壕沟取土堆成土圩子,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300米,高约3米,上垒石墙,高约2米,隔几米有垛口,四角四座炮台,由张亮基资助二门铁炮,二门铜炮,日夜由团练兵守护。圩子留东西两座大砦门,东门直通茅村,西门直通柳新集。外道圩子里还有一道小土圩子,小圩子里居住着张正簧及其后人。张正簧生四子,长子大忠、字靖臣,太学生,继任圩董;次子大恕,捐五品官;三子大恩,腿残;四子大惠,清末秀才,16岁领家过日子,办义学、办武训,为张家四院大总管,官称四衙门,中镇口村张振汉母亲出殡时,是大总管,是张家第二代领军人物。张正簧共十五个孙子,三孙光霁继任第三任圩董。

张府大院坐北朝南,六进院子,青砖合瓦,扒壕取土盘一高台,占地约5亩,台子四进院,台下建东西跨院,有门房、耳房、客厅、议事厅、客户、仓库、内室、偏房、走廊,护卫厅等,严然是一个官府衙门,戒备森严,闲杂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张圩子自建成后,抵御兵灾匪患于圩外,圩内百姓、富户得以安宁。民国十五年,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柳新地区水深尺余,张圩子由于有圩子阻挡而平安渡过。

张氏家族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在徐州北区崭露头角,和社会名流、地方士绅交往渐多。四个儿子各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四子大惠,孙子张光廉和大吴贡生吴天霖,孙圩子圩董孙启贤(儿女亲家),徐州商会会长吴西鹭,柳泉区长周冠甲等交往甚深,另外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重要人物﹣﹣褚玉璞。

褚玉璞(1887-1929),字蕴山,山东省汶上县褚家庄(现为梁山县拳铺镇褚家庄)人。自幼为匪,后追随张宗昌投靠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直奉战争中屡建奇功,先后任连长、团长、旅长、副军长,前敌总指挥,直隶军务督办,兼直隶省长,1928年下野。褚玉璞和张光廉有深厚的感情,后成为莫逆之交。

褚玉璞初年家贫,父早亡,靠母亲乞讨为生。光绪末年,褚逃荒到沛县微山湖畔五里营,开湖田六十余亩种小麦,该收割时被当时恶霸强行收割,褚气愤之极,持两把菜刀砍死了恶霸的父亲,组织了百十号人,干起了土匪。清兵头目吴长善率兵追剿,他抛下人马,带几个随从逃来铜山,先投奔马坡赵家,后到孙庄孙启贤(人称"孙大王"),住一段时间因走漏了风声,孙启贤把褚托付给张光廉(孙张两家是姻亲,孙启贤的大儿子是张光廉的妹夫)。张光廉接待褚玉璞一行数人,来家后每天宾客相待,足不出户,外人无人知晓,褚玉璞对张光廉鼎力搭救感恩不尽,心中暗暗发誓必将厚报。在张家住了数月,风声已过,褚玉璞依依不舍告别光廉,投奔张宗昌。先任连长,后任旅长,直隶军务督办,直隶省长,驻扎天津。褚玉璞忘不了在遭难时搭救过他的恩人,便分别给马坡的赵凭勋,孙庄的孙慕东,张圩子的张光廉等人写信,让他们去天津干事。这些人到了天津,褚玉璞分外高兴,都给安排个官干干,而这几人又从家里带去本家的兄弟爷们、以致在天津褚玉璞的部队里有"张半城、赵半旅"的说法,可以想象当时铜山人的份量。而且褚玉璞的拜把弟兄中铜山人占大多数,他们是:老大,张光廉,字清泉,张圩村人,曾任直隶省府委员,天津某税务局局长,当地人称"大局长"。老二,孙慕东,字式坡,孙庄人,孙启贤的大儿子,张光廉的妹夫,曾任天津印花处处长。老三,张光斗,字建杓,张圩人,曾任大明府市议员,天津烟酒专卖局长。老四,褚玉璞。老五,赵凭勋,字渭清,马坡人,曾任直鲁联军的旅长,授少将加中将衔(在褚当土匪时曾给过资助)。老六,谢虎,字兰亭,砀山县人,曾任直鲁联军军长。(当时砀山属徐州管辖)。老七,张光澄,字子济,张圩村人,曾任直隶督办府的参议,是曾任台湾海军将领耿继文的姐夫,铜山县长耿继勋的叔伯姐夫。

比较有影响的人物还有,张冠五,又名张明述,字轶群,张圩村人,曾任褚玉璞部的参谋总长,授中将衔。张光廉侄子。张振汉当年就是跟着这个叔叔出去的。张明新,字又之,张振汉的亲叔,曾任直鲁联军第十军军部秘书,后任铜山县教育局局长。

自民国元年(1912)实行圩董制后,铜山县柳泉设立南北二个保卫团,团是下属的一级政权,负责人称团总,北团团总李绍成,辖六个圩,南团团总为辛广武,辖五个圩,张圩子属南团,圩砦设圩董,有团丁,练兵,这些人员的开支从国家征收的地亩赋"征五加一",即每亩土地征5斤粮食为地亩税,另加一斤就是些董的日常开支。张正簧家大业大,建圩子开支大多由他出资,后来他又开设了油坊,酒坊,在徐州有多处房产,左邻右舍的贫苦百姓他多有救济,灾荒季节,常开仓施舍,附近人称"大善人"。团练开支大都是自己支付。

日光流逝,张家几代苦心经营的家业,在连年兵荒马乱战火频发之中逐渐散尽,有学识有头脑的人物大都外出做事,读书,当官。到解放时,张家大院已经破败不堪,虽然多家被划为地主成份,但土地家产已大大减少。

1958年,开挖京杭大运河,张圩子村属搬迁之列,老百姓拆掉了居住几代的房屋,迁居附近各村,后因河床东移,张圩子村民恋土难移,陆续又搬回原址,重建家园。现在张圩村道路整洁,几乎清一色的二层小楼,张、盛等各姓村民和睦相处,家家丰衣足食。

两道土圩子和张家大院早已不见踪影,只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了。

(张树仁/岳喜明 铜山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铜山   圩子   徐州   铜山县   后任   衙门   瓦房   天津   侄子   土匪   今世   前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