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毒枭的双面人生:既是世界第一大毒枭,也是缅甸第一大善人

文| 千欢

编辑| 最人物纪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前半生是东南亚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一大毒枭,后半生是一个一心向佛修路办学的慈善家。

他让美国20%的人染上了毒瘾,直接造就了美国“垮掉的一代人”,使得美国毒品泛滥至今,曾被美国悬赏300万美金,但仍旧安享晚年。他是明朝亡国孤臣之后,他深深地热爱着中国的文化,同时也被缅甸人民和在缅华侨所深爱着。

无论是毒枭,还是慈善家,他都做到了天花板级别。

他,就是“鸦片将军”罗星汉。今天最人物纪就带您走进华裔毒枭罗星汉的双面人生。

明朝忠良之后

罗星汉,1934年出生于缅甸果敢,缅文名字叫“畏蒙”,“罗星汉”是他的中文名。

果敢,全称“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位于缅甸北部,紧邻中国云南。果敢地区早在东汉时期就属中国领土,直至1897年,英殖民者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才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

果敢地区

1662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身死昆明,其部队南下至今天的果敢地区,从此生活在这里,世代为君王守灵,是为“果敢族”,占当地人口的90%以上。

罗星汉自称祖籍为中国云南,他的祖上是跟随亡国的永历帝朱由榔身边的一名副将,传到他这一辈刚好是第十代。

永历帝画像

因为是亡国孤臣之后,罗家立下祖训,隐瞒其祖上历史。因此虽有家谱传世,但由于罗家上下严格守训,致使数百年间外人不得而知。

20世纪40,50年代,果敢地区毒品泛滥,成为缅甸主要罂粟种植区。由于民族争纷,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种植,旅缅汉人收购和贩卖鸦片为主的格局。

罂粟

汉人赚的钱远远超过当地土著民族,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罗星汉的父亲已是富甲一方。

1948年,罗星汉从果敢官立小学毕业。那时恰逢国民党93师溃退至果敢,为了筹措军费,他们开垦荒地,种植罂粟并贩运鸦片,不断打击当地武装小头目,很快就成为当地最大一支鸦片武装。

金三角制毒也在国民党残军的控制下,进入第一个高峰,占世界鸦片生产总量的50%。他们以军护毒,以毒养军,不断壮大自己的军队规模和实力,四处招兵买马,连缅甸政府也无力彻底收拾他们。

为了更好的培养后生力量,他们还在当地开办了一所军事学校,网罗很多人才入校学习,其中几个少年在日后成长为震惊世界的人物,他们分别是14岁的罗星汉,后来的果敢王“彭家声”(17岁),还有“鸦片大王”坤沙(15岁)。

从左向右,依次是罗星汉,彭家声,坤沙

在首批毕业的22名学员中,罗星汉是最小的一个,虽然成绩一般,可胆识过人,且志向远大,嘴甜人也勤快,经常替国民党残军军官跑腿打杂,颇得军官们的喜爱,并为他起了“罗星汉”这样一个中国名字。

得到当地土司的赏识

从军事学校毕业后,罗星汉成为当地土司杨家自卫队的分队长。并与土司杨振材之妹杨金秀私交甚好。

杨金秀年轻时的照片

杨金秀,1927年生于果敢,大罗星汉7岁,是土司杨氏家族中不得不提到的传奇人物,她拉开了金三角赌博与贩毒的序幕,是当时金三角地区真正的掌控者。

杨金秀的母亲是中国云南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与父亲杨文炳感情深厚,杨文炳还为妻子开创了缅北土司不纳妾的先例。

大哥杨振源少年早夭,二哥杨振材是世袭统治果敢地区的杨氏土司家族最后一任土司,她在家中排行第二,因此被人称为“杨二小姐”。

晚年的杨金秀

她自幼学武,枪法了得,以手使双枪而出名。并且深受父兄喜爱,早早就插手政治,哥哥还给她一支200余人的私人武装,这支武装队的队长,正是罗星汉。所以说,杨金秀是罗星汉步入社会的第一个“主子”。

此前提到的国民党军事学校,也是杨金秀组织开办的。所以当地的国军残部,对她也是十分恭敬。

罗星汉

罗星汉凭借自身的才干,在早期的走马贩毒生涯中,成为杨二小姐的得力助手。杨金秀倒是也没有亏待过罗星汉,在他染上赌博恶习并与父亲闹翻时,是杨金秀豪掷千金,替他还清赌债,自此,罗星汉对杨金秀更加忠心耿耿。

但再忠心,罗星汉也只是杨家的一个小头目,掀不起什么大浪。

直到有一天,杨金秀心血来潮,独自一人开着吉普车深入缅甸政府军控制的地区,结果被缅甸政府扣押并软禁起来,以此要挟她作为果敢土司的哥哥杨振材。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罗星汉自告奋勇,以伤亡数百人的代价与缅甸政府军血战一场,抢回了杨二小姐。从此,受到杨振材提拔,罗星汉在果敢的权势如日中天,手中也握有不少实权。

20世纪60年代,土司杨家的家族武装被缅甸政府军击溃,罗星汉与自卫队很多人又投奔到国民党残军的羽翼中。

第一个世界级毒枭

随着国民党残军逐渐撤回台湾,留下的个别人也是四散逃亡。无奈,罗星汉只能寻找新的势力做靠山。

1963年,罗星汉在掸邦首府东枝被抓。当时缅甸地区有一个大规模的反政府武装力量——缅共武装。为了保全性命,罗星汉抓住机会,向缅甸政府提出可以共同对付缅共武装,并以承认缅甸政府的领导为条件,与政府军媾和。

对于缅共武装,缅甸政府也是不堪其扰。罗星汉自愿去当炮灰,这么一个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缅甸政府怎么会甘心错过?果然,他们很快释放了罗星汉,罗星汉也用贩毒得来的金钱与政府军换来了大量的人马与枪支。

罗星汉

缅甸政府任命罗星汉为果敢自卫队队长,回到果敢“镇压”叛乱的部队。罗星汉师出有名,一路畅行无阻,在“剿匪”的同时,还趁机瓦解了杨家武装,自己则对这些残军败将一一进行收编。

因镇压有功,缅甸政府任命罗星汉为“果敢县人民政府主席”。

不过,罗星汉也有自己的私心,因为他发现不少叛乱分子都是自己的旧相识,所以他并没有将缅共武装悉数剿灭,反而留了一小部分再生力量与自己进行持久地抗衡,并且私下勾结,这样他就能持续性地向缅甸政府索要军火。

随后甚至打着抗击缅共武装的名义,开创了一所军事学校,公然为自己培养军事人才。

罗星汉在果敢地区将毒品产业发扬光大,还利用政府承认的身份,派缅甸政府军人替鸦片商人武装护送毒品,收取高额报酬。凡是经罗星汉手护送过的毒品,都十分“安全”,导致无数毒贩都在高价求罗星汉为其货物保驾护航。

海洛因

自此,罗星汉在黑白两道皆混得风生水起,实力也越来越强。他还拥有自己的毒品产业,毒品仓库,并建立若干个海洛因提纯工厂。

当时,罗星汉的毒品加工厂能将海洛因的纯度提高到“40%”,是当时国际上最纯的海洛因,罗星汉将此命名为“39”牌。由于工艺复杂,售价高昂,导致东南亚周边小国的瘾君子根本消费不起。

美国士兵

罗星汉将目光盯向了正在越南打仗的美国士兵,他们都非常有钱。

那边美国的越南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长久的战争让美国大兵身心俱疲,战争持续的时间太久了,久到他们几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可以活着回去。

在罗星汉的操作下,美国士兵们发现吸食毒品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片刻舒缓,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军队20%的人都染上了毒瘾,罗星汉的“39”牌海洛因成了越南战争地区美军基地的畅销品,可以是说除了武器外的最强“硬通货”。

美国士兵不仅在打仗的时候吸食毒品,还将毒品带回了美国本土。在军人英勇的形象与天然的光环下,美国年轻人迅速跟风,将吸食毒品视为潮流,一时间,美国“瘾君子”人数达到了四千多万。

美元

罗星汉的毒品直接造就了美国“垮掉的一代”,使得美国毒品泛滥至今。当时美国曾悬赏300万美金对罗星汉进行全球通缉。

没想到,这算是变相地给罗星汉打了一波广告,他的毒品生意更好了,还控制了全世界30%的毒品货源。经此一事,罗星汉也成为金三角地区第一代毒王,有着“海洛因教父”之称。

锒铛入狱

1967年,曾与他共同在国民党军校学习的老朋友坤沙,此时也已经发展为金三角地区有名的大毒枭。

坤沙

在一场雨夜,坤沙率军队对罗星汉的毒品加工厂发动突然袭击。

之后,两大武装贩毒组织“罗星汉集团”与“坤沙集团”正式火拼,争夺金三角毒品资源。

原本缅甸政府是“坐山观虎斗”,一心想着等他们两败俱伤后,再出来收拾残局。

但美国却在此时不断向缅甸施加压力,毕竟罗星汉是他们在果敢任命的公职人员,缅甸政府又开始了他的“拆东墙补西墙”之旅,暗戳戳压制罗星汉。

最终,在与坤沙的较量下,罗星汉输了。缅甸政府沾沾自喜,殊不知培养出了一个更大的毒瘤,坤沙不止贩毒还要独立建国。

打输之后,罗星汉不仅损失了大量军力,还失去了对金三角地区毒品的控制权,他带领残余势力退至果敢,打算休养生息,等待反扑机会。

1973年,缅甸政府要求罗星汉解散军队,罗星汉自是不同意,随即带着小部分人上了山,穿越边境线逃至泰国,但由于手下出卖,罗星汉还是在泰国万隆宾馆被抓。

泰国

遣返回缅甸后,罗星汉被判处死刑,但曾经贿赂过的高官不断替他求情,罗星汉这才得以保全一条性命。

之后,罗星汉被关押在缅甸首府仰光,由于是高级政治犯,他的待遇还算不错,不仅有豪华公寓,吃饭还能开小灶,并有军情人员陪同。

罗星汉每天都在狱中掰着指头数日子,时间一晃就是6年10个月零8天。

缅甸

1980年5月28日,缅甸大赦,罗星汉得以重获自由。

由于此前罗星汉对缅甸政府打压国民党残军做出过贡献,所以在他出狱后,获得了缅甸政府的支持,重新召集旧部,势必要铲除剩下的缅共武装。

召集完人马,罗星汉派人去说服“果敢王”彭家声,要对方为争民族自治做点事,得到了彭家声的认可,一起协力剿灭了缅共武装。

大搞慈善

也许是前半生作恶多端,出狱后的罗星汉金盆洗手不再干贩毒的勾当,反而是一心向佛,为过去所犯的错误赎罪。

缅甸仰光大金塔(世界佛教的一大圣地)

他用之前积累的财富买通缅甸高官,拿下了缅甸多处机场和港口的运营权,一跃成为缅甸首富,为自己安享晚年打通了道路。

晚年时期的罗星汉,将手下人马还有企业悉数交给儿子罗秉忠打理,自己则投身于慈善事业。

2002年之前,果敢地区种植罂粟是合法的,直到2002年,才开始全面禁种罂粟。但是这一道政策下来,引发了当地山民不满。

因为山民们一百年来,一直以种植罂粟为生,这突如其来的禁令,让他们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

罗星汉深知替代种植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且山区马上不适宜其他农作物生长,因此必须寻求工业和贸易途径解决山民生活。

2003年,罗星汉发表声明,支持果敢禁毒,遭到不少人的耻笑:“你一个毒枭头头,现在说支持禁毒?”,为了表明诚意,罗星汉耗资800万美元收购毒品,在果敢地区集中销毁,目的要引起国际社会重视。

罗星汉的这一举动,让得罪不起他的小毒贩头目们,都离开了果敢地区。也就是在这一年,果敢宣布为“无毒区”。

为了让山民们在失去毒品种植后,还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罗星汉在当地大搞特搞基建,又是修路,又是办学的。

他组织参与了大量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著名的中缅公路就有一部分是罗星汉投资修建的。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为自己博得了很好的名声,深受果敢人们的喜爱。

除此之外,罗星汉还大力建设中文学校,受他影响,果敢中小学部分教材都开始用起中国大陆版教材,并有扩大使用趋势。至今在缅甸果敢,中文仍是最流行的语言之一。

罗星汉还曾担任仰光云南会馆的最高顾问,那是仰光云南籍侨胞最有影响的团体。他对于侨务尽心尽力,他曾说:“我是缅甸人,也是真正的中国人。”侨界人士说,是罗星汉把仰光的“亲华”“亲台”云南籍侨团组织到一起的。

在罗星汉逐渐以正面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时候,有不少人问他怎么看待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罗星汉淡淡回应道:“身不由己”。

2013年7月6日,罗星汉因为心脏病在缅甸仰光的家中离世,终年79岁。无数缅甸百姓以及当地华侨都跑来为他吊唁。

总的来说,罗星汉的一生其实真的很矛盾。

你知道吗?在罗星汉还是世界第一大毒枭的时候,他和土司杨振材还有“果敢王”彭家声,在果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趋势,他们都对今日的缅北地区产生了深深地影响。

想知道缅北今天为什么这么乱吗?为什么没人管得了呢?那就关注我们吧,有机会我们再为您讲述其他人的传奇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缅甸   仰光   毒枭   海洛因   土司   善人   果敢   美国   华裔   国民党   毒品   地区   人生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