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圣井峪的那一双双眼睛

□图文 张修东

圣井峪,在肥城市城南25公里处,凤凰山之阳,有口井大旱不枯,故名圣井峪。

早就听文友说过圣井峪,一直没机会亲眼看看。今年国庆假期,终与女儿女婿、妻妹一家圆了游览梦。

圣井峪,因古井得名,古井因泉扬名,泉因“峪”盛名。

从正门进入,一座蓄水池模样的池湖映入眼帘。三面绿树掩映,黄栌树倒映其中,柳树沿岸低垂,秋海棠招惹水面,一个涟漪接着一个涟漪,池水活了,几只黑天鹅时而遨游时而休憩。

池湖,像一面镜子,映出了来访者的倒影;更像一只眼睛,瞅望着每一位路过的游者。

走进圣井峪,就像走进了古老的石头世界。房屋由青石砌成,房顶用岩石搭建。主街道铺设着大小不一的青石板,边高中低,形成一条流水道,我想,如果雨后来这里,肯定是另一幅景致:雨打地面溅水花,水在脚下哗啦啦,那种惬意感油然而生。

走在石街上,两旁是石墙,整齐、端庄、伟岸、沧桑。石街由一块接着一块的石块铺就,稳固结实而墩壮。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这里一览无余。

说实话,我们一行到圣井峪,目的是看井、看泉。刚刚路过的池湖,是泉,那是井的杰作,是圣井峪的“眼睛”。沿石阶一路前行,顺着“七星泉”石块逆行而上,不一会便到达了广阔地带——“七星泉”小广场。

处于村东山峪半山腰的七眼古水井,呈“北斗七星”状,600多年前,经仙人点化,灵韵初现,由此得名“七星泉”。据村里老人讲,井内常年有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史志上也说,七眼水井,大旱不枯。这样说来,圣井峪以“圣”字冠名,实至名归!

走近一眼古井,井旁有一架辘轳,女儿直起腰板,满面笑容,喊我为她拍照。

一旁的妻子发话了:“妮子,摇辘轳需要前身倾、两脚蹬、使上劲,才能提上水来。”

女儿照着做了,还是不像那架势。我只好选取一张较为贴近的照片传给她,留作纪念。

就在这眼井旁边,一块巨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平躺”着,似一头匍匐前行的老黄牛,两只牛鼻孔在喘着粗气,看来,这头牛刚刚从田间归来,连续饮了几口水后,有点力不从心。

环顾山峦绿树花草古寺之时,我的脚下泉水汩汩,肆意流淌,水面之上,有山倒映,有云绘画,有人指划……一派繁荣景象。

来到一眼井旁,我放大镜头,去看井中世界,水面平静而温存,映出了我的面庞。

井,村庄的眼睛、大地的眼睛。我在看它,它也在望着我。我们鼓足勇气对视着,即使几百年前的它不认识我,几百年后的我不曾在意念之中见过它。我们初识却相知,说着悄悄话,交流着互为不通的语言,有点木讷却也真诚。

有人说,浪花是流水的眼睛。我想是在说,没有了浪花,水缺失了运动,丢却了流动,就似停滞了一般,没了生机。实则不然,圣井峪的圣井,生机便是静寂、静坐和沉思、等待,与有缘的人在静止的画面里见上一面,不枉此生,何况是几百年之后的一次相见呢!

不得不说,每个泉眼是一眼井,缩放了的井。而每眼井,又都是圣井峪的眼睛,它回忆过往,期待现世,目光所及之处,定是充满期许和希望。

我在“品泉池”旁驻足,掬一捧泉水,一饮而下,顿时,甘甜清冽透彻心扉,舒服至极。这可是从古泉古井里流出的琼浆,是从眼睛里淌出的感激泪花。我幸运极了,这正是应验了那句我最喜欢的话:流水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而身旁的圣井,正是因为闲适,才显得忙碌,这正是古井由此获得生存意义之所在。

顺着泉水往低处流的方向,延伸着眼睛注视的方位,我们从泉边返回,一路直下。

不远处,有一处“姻缘树”的景点,椿树楷树依石而生,因石结缘,爱胜磐石,情比石坚。女儿女婿双手合十,在树下许愿。之后,两双眼睛温情对视,发出朗朗笑声。毕淑敏说,眼睛对着眼睛是可以说话的。这时,我觉得与他俩没有了代沟。再往前行,“孔子影壁”处,站满了游客。据说眼中有光的人能见到圣人和徒弟在一起论学的影像,反正,我在现场找了好久……

离开圣井峪,我总觉得有一只眼睛,不,是几只眼睛,一直在望着我。是你吗?圣井峪的眼睛。我会记得的,我会想起和你说的那些悄悄话。

壹点号白炭坡张修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肥城市   水井   辘轳   齐鲁   眼睛   大旱   古井   泉水   水面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