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的秦始皇为什么会导致秦二世而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继承前六代君主的基业,最终消灭了山东六国,一统华夏。嬴政自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高五帝。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他要求群臣给自己研究出一个配得上自己功业的称号。群臣绞尽脑汁给嬴政想出了一个称号叫“泰皇”。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种称号。而其中“泰皇”最为尊贵,因此群臣建议秦王嬴政称泰皇,而嬴政显然对群臣的建议并不满意。毕竟是臣子与君主的境界还是有差距的,于是嬴政就给自己取了个尊号叫“皇帝”。也就是取“三皇”之“皇”和“五帝”之“帝”,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这样才配的上自己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的功业。

统一后的大秦帝国,纵横万里,精甲百万,堪称当时地球最强帝国。而他的君主秦始皇帝又是一位气度恢弘,英毅果敢,勤政爱才的皇帝,这样一位皇帝怎么就把大秦混到二世而亡的境地呢?

表面上看秦朝灭亡,似乎恰恰死于秦始皇的“勤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庞大帝国。比如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除此之外秦始皇还进行的大规模的用兵和工程建设。派兵五十万平定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派兵三十万由蒙恬率领北逐匈奴,收复现河套地区。这些用兵措施,当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至于工程建设,秦始皇更是大手笔。他下令修筑了从咸阳通往全国的驰道,这也就是那个时代的高速公路。秦朝一向对工程质量是高标准严要求,就以秦朝修的最著名的驰道—秦直道为例。秦直道从陕西咸阳出发直通九原郡(今包头)。全长700多公里,路面平均宽度约30米,最宽处约80米。秦驰道建造标准要求,驰道雨天不泥泞,而且道路不能长草。这样才不影响交通。为此驰道建设者们使用秦朝最先进的作土技术,熟土筑路,熟土有点类似今天的混凝土。秦工匠使用的熟土,就是将生土碾碎后焚烧,按照程序,工匠们在秦直道上铺设了三层土,一层原生土;一层熟土;最后一层是经过加固的熟土层。这样就保证了道理雨天不会泥泞难行。为了不让道路长草,工匠们在建造路面的土里掺入一定比例的盐碱土,这样就阻止了野草在路面的生长。我们可以想象像秦直道这一高标准严要求的古代高速公路得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这一道路建成后,质量也堪称史诗级的。因为自从这条道路建成之后,它被人们从秦代一直使用到明朝。

秦直道

除了修筑驰道之外,秦始皇还调动大量民夫和士兵修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筑万余里,史称:“万里长城”。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征调民夫和刑徒修筑阿房宫和骊山陵,光修筑这两处的民夫和刑徒数量就多达七十多万。

秦长城遗址

应该说除了秦始皇建设阿房宫和骊山陵属于奢侈无度之外,他的其它举措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俗话说的好,万事都需有个度,过度了事物往往会走向他的反面,好事可能就会变成坏事。

那么我们粗略估算一下,秦始皇搞军事扩张和大规模工程建设到底动用了多少兵力和民力呢?首先要说军队,《史记》记载:始皇帝命令蒙恬率军三十万北逐匈奴。并驻扎在关中北部和西部保卫关中地区的安全。可以肯定的是大秦在北部边境 长城沿线,不会只驻扎这三十万军队。估计再往东只是还得驻扎五十万军队军队才能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全。然后始皇帝还派五十万人到岭南驻防。这就接近一百五十万军队。那么广大的内地也的只少需要五十万军队。所以大略估计大秦得有近二百万军队。除了军队还有为大秦服劳役的人。据《史记》记载始皇帝死后,二世皇帝将修阿旁宫的刑徒也调到骊山修骊山陵。修骊山陵的刑徒达到了惊人的七十万人。光修骊山陵的民夫刑徒就达到了七十万人,那还有其他的修长城、修驰道,还有其他干什么工程的人呢?也得只少百八十万吧。我们就估计有八十万。那么给秦帝国服劳役的百姓就达到一百五十万。二百万加一百五十万,这就三百五十万。这些都是不在农业一线生产,只是消耗粮食的人。另外我们还要明白一件事,这些干活的人是需要吃粮食的。在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铁路公路,运送粮食很多得用小推车。据说送粮食的如果路程遥远,他只能把自己所运粮食的三分之一运到。因为运粮食的人也需要吃粮食。就算我们往少了算,毕竟那时候还有水运。按二比一的人算。民夫运粮食也得七百万。这样脱离农业生产一线,给秦帝国当兵和白干活的人就有一千多万人。那么大秦帝国总共有多少人口呢?据历史学家估算大约有两三千万人。我们就按三千万人算。男女比例按对半算。男性人口一千五百万。除去老弱病残还剩一千一二百万。这一千一二百万男丁当中就得有一千多万人为大秦帝国当兵服劳役。那么还能剩下多少成年男子从事农业生产呢?而秦朝又赋税沉重,这些税赋那就只好由剩下的这些人负担。如果你负担不起或者妄想抗税呢?那你就要尝尝大秦的严刑峻法的厉害了。

西汉《盐铁论•刑德》就说秦朝“事事皆有法式”、“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意思是秦朝的法条比秋天的茅草芦苇上的白花还繁多,并且法网比凝固的油脂还细密。就是做什么事情法律都给你规定好了。举个例子,《秦律》规定,如果耕牛瘦了,牛每瘦一寸,使用耕牛的人就要受到鞭打十下的惩罚。同时秦国刑法主张轻罪重罚。《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秦连相坐法,弃灰于道者黥。”就是如果你把灰撒到道路上就会受到黥刑,就是在脸上刺字的刑罚。秦法还极其严酷,光死刑就有十几种。其中最残酷的算是磔刑和车裂了。磔刑就是肢解犯人;车裂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五马分尸,就是用五辆马车活生生的分裂犯人肢体。同时秦律还规定了连坐制度,一人犯罪全家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受到株连,还株连邻里。秦法还规定告奸制度,如果你向官府报告了某人发罪行,你就能得到丰厚的奖赏;如果按规定有义务告奸,却知情不报,就会受到惩罚。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一方面是穷兵黩武,沉重的劳役和赋税。这些都形成了对广大百姓的残酷的压榨。另一方面是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老百姓满腹怨言但不敢声张。大秦帝国的整体上就像一个高压锅。老百姓就像高压锅里的水,秦帝国的国家机器就像是这口高压锅。而对老百姓的压榨,迫害,就是秦朝统治阶层在锅底下烧的火。当火不断的烧,而高压锅又没有适当的出汽孔,时间久了,自然要出问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第二年秋,也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此后引发秦末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十月沛公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陈胜吴广   熟土   民夫   劳役   直道   秦朝   群臣   长城   帝国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