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声,全红婵碰到大麻烦,最坏打算或退队,周继红不该沉默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阿离言

编辑|阿离言

说起全红婵,很多人都会想到运动赛场那夺得冠军的飒爽身姿。

然而这位被寄予厚望,众人称之为中国跳水运动新星的人。

却遭遇了人生的大逆转,曾经的冠军却传出可能退役的信息。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全红婵走到了这一步?

全红婵不堪重负的冠军选手

2007年出生的全红婵,一直被视为中国跳水界最闪亮的新星。

然而,在荣誉背后,这位少女却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全红婵的成名源自东京奥运会。

当时仅十几岁的她凭借出色的10米台跳水技术斩获金牌,一战成名。

观众为她的精湛表现欢呼,粉丝纷纷涌入。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个新星的再次闪耀。

但就在那之后,全红婵开始屡战屡败,多次输给了队友陈宇汐。

她的技术不是主要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出在了心理上。

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冠军,巨大的压力落在全红婵单薄的肩上。

更糟的是,她被冠以“奥运冠军”的称号。

哪怕一次小小的失误,也会被无限放大

媒体们似乎在等着看她的笑话。

而网络上的留言更是难听,质疑她的能力,讽刺她的失利。

面对这些,全红婵从未正面回应过。

她只是一言不发地训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

她的内心世界异常复杂。

原本,每一面奖牌对全红婵来说都是骄傲的象征。

但公众仿佛默认了她是天才,必须包揽所有的金牌。

这让还不到20岁的全红婵感到异常沉重的压力。

全红婵不是没有软肋。

她也怕追捧,因为每一场胜利都被无限放大。

而每一个小小的失误也被无限放大。

这让本就内向害羞的她感到异常痛苦和抑郁。

现在,全红婵面临跳水生涯中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

她的内心世界前所未有的复杂纠结。

外界的猜测和诘难更是雪上加霜。

这一刻,这个不过16岁的少女,肩负着无比沉重的负担。

可以说那次比赛当中的惊艳一跳,给金红婵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

还有更多的期待,当她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时就会因此遭到反噬

一跳成名所带来的荣光

虽然作为新人,但是全红婵在大赛上崭露头角,一举成为跳水界的黑马。

然而全红婵并不是一个天生的跳水天才,甚至在队伍里只能算是平庸。

但是,她对跳水充满热情,每天坚持不懈地训练,从不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全红婵从小就酷爱跳水运动。

每当她站在高高的跳台上俯瞰下方蓝蓝的水池。

都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之间

她第一次完成一个后空翻落入水中的感觉,就像小鸟破茧而出展翅高飞。

从那时起,跳水便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国家跳水队中,全红婵的天资并不突出。

队里大多数运动员都拥有更好的体能和技巧。

然而全红婵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刻苦地训练。

她会在所有人结束后仍留在训练场加练新动作,有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队友们都以为她疯了,但她没有放弃。

全国比赛前,全红婵便开始为这一舞台做准备。

她细致研究自己的不足,反复练习最薄弱的动作。

有一次高难度的后空翻入水时撞伤了腿,全红婵却强忍痛苦继续训练。

在队友眼里,她简直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比赛首轮,全红婵的分数暂且落后,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

她在决定最终命运的环节选择了她最拿手也最自信的动作。

然而这个动作的难度极高,稍有差池就可能失误。

在她起跳时,全场寂静无声,所有观众和评委都屏气凝神。

全红婵深吸一口气,起跳的一瞬间她感到自己如箭离弦。

身体自然进入熟悉的旋转。

在空中她所有的动作都恰如其分,最后一个翻转后直直落入水中。

溅起一个完美的水花。

观众席轰然爆发出热烈掌声。

全红婵从水中浮起,看到评委打出了高分之后,她终于长舒一口气。

这一跳,她一举超过前面的几个人,直接到达了第一名。

紧随其后的张家琪和陈芋汐都出现了失误,最终全红婵成功逆袭。

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冠军。

她用实力证明了一个不懈努力者的蜕变。

这场胜利为全红婵打开了通往更广阔舞台的大门。

标志着一个优秀运动员勇敢追梦的崛起。

全红婵用毅力和坚持,在全国舞台上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坚持梦想,历尽艰辛

然而全红婵她也只不过是一个来自小城的女孩。

只不过从小立志当一名出色的跳水运动员。

经过十多年的刻苦训练,她终于如愿以偿,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金牌。

并打破了个人最好成绩,一时间成为国内外跳水界的焦点新星。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消退,新的挑战与阴霾就悄然而至。

原本熟悉的训练项目变得艰难起来,全红婵频频在比赛中失误。

甚至多次输给队友陈芋汐。

对强大对手的不适应,加上青春期发育带来的身体变化。

这些问题给这个冠军级选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外界的质疑,全红婵开始动摇。

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战胜困难,重拾往日荣光。

在这种情况下,她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离开国家队,返回省队进行闭门训练。

这一决定在跳水界掀起轩然大波。

支持者认为这会给她更多成长空间,也有人批评她不够坚定,逃避挑战。

在外界争论不休之时,全红婵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退役的念头也时常萦绕在她心头,让她感到恐惧

在陷入低谷时,主教练周继红给予她支持与鼓励,让她重新燃起对跳水的热情。

虽然前方仍旧困难重重,她还是选择面对这一切,而不是逃避。

起先全红婵感到身体的变化给技巧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

以往轻车熟路的动作现在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完成。

而教练的要求似乎也高出了几分,稍有差池就会遭受责难。

面对严峻的现实,全红婵并没有气馁。

她更加勤奋地投入到训练中,希望通过不懈努力适应并控制住身体的变化。

每一次失败都成为她成长的动力,让她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接再厉。

在教练和队友的帮助下,全红婵逐步找回状态,技巧控制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艰难的时期没有击垮她的意志,反而增强了她实现梦想的决心。

她知道唯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换来成功的果实

结语

全红婵的故事成为许多年轻运动员的鼓舞。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需要天份和技巧,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意志。

轻轻放弃梦想是最悲哀的失败,而全红婵的坚持正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奋力前行。

她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逆境中奋力拼搏,最终寻得希望。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畏艰辛,付诸行动,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全红婵的故事正是对这个道理的最好诠释。

全红婵的辉煌经历和艰难时刻都展现了一名优秀运动员应有的韧性和毅力。

她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然而,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性看待成功背后的代价。

全红婵能否再创佳绩,还有待时间验证。

但她已经用勇气向世人证明,运动员的精神永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新星   后空翻   差池   新华社   无名小卒   跳水   队友   毅力   前所未有   运动员   沉默   麻烦   身体   压力   冠军   动作   梦想   技巧   周继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