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化身带货王?路透社:普京访华或推销能源,但中国需求饱和了

普京访华,推销能源而来?

诚然中国需要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但也不能一次性买断俄罗斯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产能啊。

路透社报道,普京准备利用参加中国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机会,向中国推销石油。为此普京的随从里多了俄石油公司负责人谢钦、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人米勒等高级能源官员的身影。

路透社解读道,俄罗斯正在积极自救,试图加强与亚洲的联系,特别是与经济大国—中国的关系,从而抵消因为西方制裁、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俄乌战争导致的天然气、煤炭、木材、原油销售减少造成的外汇损失。

路透社还特别提到,中国似乎对于普京的推销计划“不太感冒”。

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有限,中方可能要在2030年之后,才需要更多的天然气。为此普京或将给到中国史无前例的折扣,以促使北京配合自己的增收计划。

俄罗斯着急变现,但中国要分摊风险

鉴于路透社被美英操纵的政治背景,估计西方的情报和信息,我们或得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去分析。

首先,俄方收入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它严重拖累了在乌俄军的反攻节奏。

据中国海关实时数据,2023年7月份中国共进口了4368.5万吨石油。按照产地分类,分别为俄罗斯806万吨,沙特564万吨,伊拉克540万吨,马来西亚387万吨,阿联酋351万吨,阿曼348万吨,巴西274万吨……

换算下来,中国从俄方进口的原油只占到了中国需求的18.4%,以75美元一桶的加权平均价计,中国只给俄罗斯贡献了239亿美元。

须知,俄罗斯在战场每天的花费就在3亿美元至7亿美元之间。取最大公约数,估计俄方从中国获得的石油收入堪堪维持战场的日常需求。

这种情况下,难免俄方不会被动,不会着急上火。

毕竟战争发生在俄乌之间,如果和对方持续打消耗战,唯恐俄方的家底会被败光。普京自然希望中国多多购买俄产石油,问题是,中方似乎一直在打平衡牌,拒绝倾向任何一方。

简单说,中国拒绝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若只为了支持俄罗斯而冷落沙特、伊拉克、马来西亚等合作伙伴。他日俄方拒绝向中国出售石油,中国岂不是陷入了无米下炊的绝境。想到这里,我们或许得对中俄合作多抱理性和客观态度。

其次,中俄在中蒙俄管道项目和远东投资计划存在着分歧。

例如,受市场变动的影响,俄罗斯可能不太愿意按照一立方千米270美元左右的价格和中国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它使得中蒙俄管道项目始终停留在设计阶段;而中国考虑到投资的潜在风险,对于在俄本土设立汽车厂、配件厂、机械厂一直持异常谨慎的态度。

说白了,中俄“背靠背”、“肩并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到这里,有网友就不开心了,称文章有挑唆中俄关系的嫌疑。对此我们只想说,大国合作只基于利字,如果欧洲给到中国的好处,多于俄罗斯给到中国的好处;或者说中方为了平衡中欧、中美关系,都会在某些领域做出取舍。

如果简单的认为中俄是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那就太想当然了。

普京需明白,打铁还须自身硬

重要的一点,或如路透社所言,中俄关系的发展已到了某种瓶颈期。

不要忘了,中俄2022年的双边贸易额历史性接近2000亿美元,而在2021年即俄乌战争爆发的前一年,中俄贸易仅有1468亿美元。应当看到,中国为了稳定多边关系,为了维护现有国际社会秩序,实际上刻意照顾到了俄罗斯。

这种情况下,普京央求中方加量进口俄原油,估计可能性并非十分的真实。

还是那句话,俄罗斯作为俄乌战争的发起者,应当将着眼点放在自身,只有自己拿下基辅亦或者说予以美西方重大伤害,或许当前自身被孤立的危局会迎刃而解。

至于路透社,也别想着站在岸边看风景!

想象一下,俄乌激战,俄欧对耗,俄方随时用核武威胁,美国的日子又能好到哪里。美西方自认为看空俄罗斯,看衰中俄合作,会为自己的政治形象加分,实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最后说明一下:中方愿意和谁做生意,那是中方的自由。普京可以做“地表最强带货王”,只要原油价格能够给到20或者30美元一桶,想必中方不会吝啬增加更多的战略储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路透社   中国   沙特   中俄关系   能源   伊拉克   马来西亚   俄罗斯   原油   中方   化身   天然气   需求   石油   战争   美元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