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潜伏央媒30年,鼓吹送娃去美国读书,快退休时被发现是日本间谍

看生活百态,品人世间味道,在阅读文章之前,您可以先动动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这样既增加您的参与感,也方便您随时给小编提出宝贵的意见,感谢您对小编的支持!

《光明日报》作为我国重要的党报,涉猎哲学、经济、时事等几大领域,是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而它的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在职三十载,在临近退休之际竟被我国的反间谍组织成员发现他是一名日本派来的间谍!

董郁玉拥有一份如此光鲜的铁饭碗,为何还要沦为日本的走狗去卖国求荣呢?隐藏多年的他又是在何处露出了马脚,才导致被反间谍组织发现的呢?

«——【·双面间谍·】——»

董郁玉是光明日报评论部的副主任,同事们都叫他董主任,他已经工作多年,马上就要退休了。

同事们听说他要退休的消息后,都纷纷过来恭喜他,说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但是大家注意到,平时嘴角总带笑的董主任,今天的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

“董主任,您退休后有什么打算吗?”一个同事关心地问。

“我先不说这个,最近要出差一趟,回来再告诉你们”董郁玉脸色有些难看。

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董主任平时对大家都很亲切,怎么今天语气那么冷淡,而且马上就要退休了,却还要突然出差,这也太反常了。

原来这次董郁玉出差的目的地,令他既紧张又害怕,那里不仅有日本人在等着他,还埋伏着我国的反间谍组织,准备抓捕他。

多年来,董郁玉暗中为日本当间谍,收集情报后卖给日方,没人知道,一直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的他,居然是间谍,他本想退休后就去日本养老,没想到行迹被识破,陷入绝境。

为什么快要退休的董郁玉还要冒险做间谍呢?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20世纪80年代,他受日本思想影响,崇拜日本,就加入了亲日组织,后来,日方利用他在报社的身份,引诱他收集情报,董郁玉起初因为崇日思想同意了,后来贪图报酬继续卖国。

他的同事们哪里知道这些内幕!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他忠诚老实,马上就要华丽转身,谁知他居然暗中卖国。

这次行动一旦被抓现行,董郁玉就会面临叛国罪的严厉指控,他引以为傲的报业生涯也会以罪犯的身份落幕。

«——【·崇洋媚外·】——»

最近,一位即将退休的中国资深媒体人董郁玉及其儿子董一夫,先后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公开表露出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引发国内外诸多关注。

事情要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董郁玉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进行访问交流。

四年后,他又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在这两次访日交流中,董郁玉认识了许多日本学者,一些人认为,正是这两次访日经历给了董郁玉向外力输出一些有害思想的机会。

然而,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董郁玉在国内一直保持低调,他只是偶尔在与日本学者的交流中流露出一些不当言论,国内舆论对此并不十分重视,直到2022年,董郁玉终于忍不住在外媒上公开发声,向全世界宣扬其错误思想。

当年,董郁玉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想要送儿子到美国留学的想法,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在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

更让人诧异的是,董郁玉的儿子董一夫很快也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我要去美国读大学》,厚着脸皮表示“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去美国读大学”,父子两人明显是串通一气,一唱一和地传播错误思想,引发了各方谴责。

有评论认为,董郁玉已经步入退休年龄,且文章仅发表在外媒,国内影响有限,所以这件事对他个人影响不大,但我们不能因此轻视此事,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国精英阶层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

董郁玉生于1980年代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是村里的体力劳动者,母亲在家务农照看孩子,尽管生活苦乐多,但父母都知道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他们尽全力供董郁玉念书,希望儿子以后过得比自己好,董郁玉从小也明白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以报答父母期许,高中毕业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法学院学习。

大学期间,董郁玉勤奋好学,深得老师赏识,他主修新闻学,辅修法学,专业知识扎实,更难得的是他博览群书,对时事政治也颇有心得,加之文笔出众,很快就成了法学院的一颗新星。

毕业时,董郁玉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并顺利进入中央重点媒体《光明日报》工作。

《光明日报》董郁玉任职记者和评论员,他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透彻,时时保持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中也力求公正客观,深得领导赏识。

2006年,为扩大国际视野,《光明日报》决定选派董郁玉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术交流。

来到美国后,董郁玉发现这里的生活和学术氛围与国内大不相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不适的言论,社会上也存在对华偏见。

但他没有被这些外在因素影响,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由于公派费用有限,董郁玉也会在国外媒体上发表文章来补贴生活。

这引起了美国一个名为尼曼新闻基金会的组织的注意,该基金会声称要提升新闻质量,其实却在暗中引导媒体为美国服务。

他们看中了董郁玉的背景和才华,频频约他参加高端会议,意图拉拢,董郁玉起初拒绝,但在优厚条件的拉扯下,他的立场逐渐动摇,最终为讨好美方,开始在文章中歪曲事实,抹黑本国。

一年后,董郁玉回国继续在《光明日报》工作,表面上他与美国断了联系,但私下仍有往来,2010年,他再次获得访问日本的机会。

这一次,远离家乡的环境使董郁玉完全放下戒心,公开发表大量言论污蔑本国,甚至出卖笔杆子,在国外媒体上以美国人的名义发表文章。

董郁玉被利益诱惑,背弃了自己的职业操守,一个国家的崛起需仁人志士用心经营,他却出尔反尔,自甘堕落。

外国势力收买一个人,就能使国家名誉扫地,董郁玉的教训警示我们,面对引诱要内心坚定,才能不忘国家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总结·】——»

无论如何,国家的信息安全不容侵犯,人人都应该做到爱国守法,特别是国家和党最信任的公职人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危害国家的事,守住自己最后的一点底线。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日本   美国   间谍   光明日报   崇洋媚外   纽约时报   儿子   主任   思想   组织   发现   媒体   国家   工作   大学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