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中办找李敏谈及遗产,李敏:我只要爸爸给我的那份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了,他的女儿李敏悲痛万分,因为她再也听不到那句“娇娃,我想你了~”

5年后,中央办公厅的人找到李敏谈及主席遗产的问题。李敏却当即回复道:“只要爸爸留给我的那份。”

那么主席究竟留给了李敏什么样的“遗产”?

主席逝世

在主席去世之前,李敏还曾在中南还到主席一面。

当时是1976年的的八月份,李敏一来到毛主席的屋子,便看到毛主席躺在自己的床上,身体已经十分虚弱。

可是一见到自己女儿的到来,毛主席还是赶紧喊道自己的女儿:“娇娃,是你来看我了吗?”


由于工作的原因,李敏也不能经常看望自己的父亲,此刻她想向父亲表达自己所有的思念,可是一时间又不知如何出口,只能将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声的:“爸爸...爸爸..”

而此刻听到女儿的呼唤,主席连忙将李敏叫道自己的身旁。此刻的主席温柔地向女儿问道:

“娇娃,你怎么这么久都没来看我呀?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听到了主席就连生病都还不忘关心自己,李敏此刻的眼泪更是止不住的流了出来。

同时她也十分担忧父亲的身体,为了不让父亲过多操心自己的事情,她向父亲答道:


“爸爸,女儿一切都好,您就不要操心女儿的事儿了。请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只要您好好的,女儿就安心了。”

后来在医护人员的建议下,李敏只得暂别自己的父亲,让主席更好地休息。可是令李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的离开,竟然成为了永别...

1976年九月份的时候,李敏突然接到中央办公厅的通知,

派人前来接去中南海看望主席。

这时候李敏突然觉得,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平时自己想要见上父亲一面都十分的困难,可这次竟然中央办公厅的人亲自来接她看望。


“是不是父亲的病情不太好了?”

想到这里李敏便不敢再想下去了,此时她便不断的安慰自己,也许是父亲太久没见到自己了,对自己十分想念,这才命令中央办公厅的人来接自己去看望父亲。

在去往中南海的路上,李敏不断的逃避着自己那个可怕的想法。她还想着等会儿见到父亲,一定要劝他多多休息,好好照顾自己,还要和他说说自己好多的心里话。

可是当李敏来到了中南海,看到了主席居住的房子周围有许多人,内心里感觉到有些不安了。


她急忙冲向了父亲的房间,然而,却只看到了静静地躺在床上的父亲。

这时候的李敏意识到了,这个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已经离自己而去了。当即,李敏扑到主席的床前,抓住主席的手,连连叫喊着:“爸爸,爸爸~”

可是此时,李敏却再也听不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回复她“娇儿,我好想你~”。

主席的“遗产”

主席去世后五年,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找到李敏。他们先是向李敏询问了近况,问她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同时和李敏谈到了毛主席的遗产。


这时的李敏想到了父亲在世时对自己的教诲,不想给组织上增添任何麻烦,便答到:“我没有任何奢求,如果可以的话,我只想要爸爸给我的那份。”

不久后,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台彩电和一台冰箱还有8000元人民币的现金交给了李敏,并对她说到:“这是主席生前吩咐让交给您的遗产。”

李敏拿着主席留给自己的遗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对父亲的想念,泪水从眼睛里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此时她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个人民心目中的领袖,更是曾经那个对自己慈爱的父亲,怀念的是那句:“娇儿,你怎么这么久没来看我~”。


然而这些遗产,也是主席疼爱自己的女儿而省吃俭用不断攒下的。

由于主席一辈子奉公守己,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主席还曾三次对自己降薪。希望能把这些资金投入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中去,所以主席这一辈子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积蓄。

毛主席也因为自己十分敬业,疏于对子女的陪伴和照料。所以,他对自己的孩子也常怀愧疚之情,于是主席常常省吃俭用的想要为孩子们留下些什么,这8000元钱,也是主席克勤克俭才为孩子们留下的一点心意。


所此时的李敏也知道,即使是这8000元钱,也是

主席

省吃节用了许久,才渐渐为她攒下的。

而此时的李敏不仅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子女沉甸甸的爱意,更是感受到了主席作为一国领袖,给自己子女树立的榜样。

主席这种勤俭节约的作风,更是让李敏这一生都受益无穷。那么除此之外,主席还给李敏留下了什么别的精神财富呢?

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主席留给自己女儿的,不仅仅是这些沉甸甸的爱,还有着更重要的精神财富。而这种精神力量,才真正的影响了李敏的一生。


其实李敏作为主席的女儿,在很多人眼中应该是过着公主一般的生活。因为主席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极高,人们往往也会把自己对主席的敬爱转嫁到李敏的身上。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一辈子兢兢业业的毛主席不仅仅对自己要求极高,他还为自己的后辈们营造出了十分优秀的家风。

毛主席要求李敏对外不得声称自己是毛泽东的女儿,还让他们不得享受各项特权,不得获取任何人的额外帮助。要求他们一辈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主席还要求自己家中的饮食必须和平常老百姓家里的一样,不得搞任何特殊化。每天都吃着馒头和稀饭,对家庭伙食的费用也有极其严格的标准。


曾经有一次由于李敏刚刚从苏联回国,十分吃不惯国内的饭菜。家里的师傅为了照顾小李敏,就给他买了一些面包。

而知道此事后的毛主席随即就把师傅叫过去说道:“伙食费用定了多少就是多少,谁也不能搞特殊,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

于是李敏只能自己慢慢适应国内的饮食,而就是由于在这样严格家风的熏陶下,李敏慢慢的成长了起来。

长大后的李敏不仅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的女儿而搞特殊,她甚至还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而面对中央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任何特殊照顾,她也从来都是拒绝的。


这种家风影响了李敏的一生,直至1964年,李敏一家搬进了兵马司胡同的民居里,在这里开始过上了平民的生活。直到如今,李敏还在坚持这主席的遗风余泽,过着十分节俭的日子。

然而就是受到毛主席影响这么深刻的李敏,她甚至在幼年的时候,从没见到过自己的父亲,更不知道毛主席就是自己的父亲。

而李敏最开始也并不姓李,而是被大家称呼为小娇娇,那么小娇娇这个名字是谁给她起的呢?

“小娇娇”的由来

1936年的时候,李敏在陕北的保安县出生。由于李敏的妈妈贺子珍经历长征的时候负过伤,导致她的身体十分的瘦弱。而怀李敏的时候也由于没有足够的营养,所以出生的李敏十分的瘦小。


这时候,前来贺喜的邓颖超看到了如此娇小可爱的李敏,便十分怜爱地说到:“可真是一个小娇娇啊~”于是毛主席便给李敏起了娇娇这个好听的名字。

可是李敏在出生的时候,毛主席忙于处理革命事务,而李敏的母亲也由于在长征中的伤势过重,被送往苏联治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女儿,所以李敏一出生就被寄养在陕北的一户农民家里。

刚刚长大一些,李敏又被送往到延安保育院生活。可以说,李敏自从出生就没有像其它的孩子一样,受到父母的宠爱,过着幸福的生活。她也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她就这样在保育院工作人员的照料下,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来到苏联找母亲

直到李敏四岁的时候,当时由于国内的时局十分动荡。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朱德的女儿朱敏便小李敏前往苏联,去那里寻找的她妈妈贺子珍。

即使这个时候,小李敏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只是带领她的朱敏姐姐告诉她,她的妈妈叫作贺子珍。

很快,飞机抵达了苏联,然而此时的贺子珍还不知道女儿到来的事情。当工作人员告诉贺子珍女儿马上就到的时候,她开始还不敢相信,她想着自己的女儿明明还在延安的保育院,怎么这会儿就到苏联了?


然而当朱敏带着小娇娇来到了贺子珍面前的时候,贺子珍直接呆住了。她马上认出了自己的女儿,虽然时隔四年之久,她还是能看出小李敏娇弱的样子,简直和出生的时候一模一样。

贺子珍强压自己的眼泪,走到李敏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娇娇。”李敏稚声嫩气地答到。

“你知道自己来这里干嘛吗?”贺子珍继续问道。

李敏这时候想了想,天真的回答道:“找我的妈妈贺子珍!”

由于李敏从小就由保育院的工作人员照顾,所以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这次坐上飞机来到苏联的路上还是朱敏告诉她此行的目的,也正是这次她才知道自己的妈妈叫贺子珍。


而这时贺子珍再也忍受不住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她哭着说到:“我的乖女儿,我就是贺子珍,我就是你的妈妈。”说完便一把抱住这个日思夜念的女儿,这次她再也不要女儿离开自己了。

而这时候的小李敏,也好像感受到了长久没有体验到的母爱。抱着她亲爱的妈妈,一边哭一边大喊着:“妈妈,妈妈。”

就这样,李敏终于来到了苏联,回到了自己的母亲身边。在母亲的照顾下,李敏在苏联过上了有亲人陪伴的日子。

而这时候在苏联的毛岸青和毛岸青也听到了小李敏到来的消息,便急忙的过来找她玩。这之后相处之中,这两个哥哥也十分照顾他们的小妹妹李敏。


我的爸爸是毛主席

有一次,李敏和她的哥哥毛岸青在苏联的儿童院的礼堂玩耍,毛岸青指着礼堂中悬挂的毛主席像对李敏说到:“小娇娇,你知道画像中的人是谁吗?”

“知道,老师说过他是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小李敏回答道。

“没错,可他也同时是我们的爸爸。”毛岸青悄悄地对小李敏说道。

爸爸这个词汇对小李敏来说太陌生了,由于出生时她就一直待在保育院,小李敏平时都是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爸爸来看望他们。而自己的爸爸却从来没出现过,自己多少次都在梦里躺在父亲的怀里,喊着自己的爸爸。


而这次她才真正从毛岸青哥哥那里了解到,自己的爸爸竟然是毛主席。小李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她在心里悄悄的问道,自己做梦都在想的爸爸,也是否会想念自己?

直到1947年的时候,贺子珍带着女儿回国了。这次李敏终于能够见到自己的父亲了,在飞机上李敏还问道自己的妈妈:“我的爸爸真的是毛主席吗?”

这次贺子珍十分坚定的对着女儿回答道:“是的,你的爸爸正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

而回到国内后,贺子珍并没有直接带李敏找她的父亲。而是先来到了哈尔滨总工会处工作,在这里也让李敏熟悉国内的生活,顺便也学习一些中文。


直到1949年,李敏才真正的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毛主席。一见面,李敏就扑到了毛主席的怀里叫道:“爸爸。”毛主席更是激动地抱起这个思念许久的女儿说道:“我的小娇娇,终于长大了,这次再也不要离开我了。”

就这样,李敏终于和自己的主席父亲相认了。

之后的毛主席还教导李敏,在外面不要称自己的主席的女儿,不要接受任何人对自己的特殊照顾。

做一个勤俭节约,勤劳踏实的孩子。而李敏的一生也是谨遵毛主席的教诲,一辈子没有接受过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的特殊待遇。


结语

毛主席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而对自己的子女孩子,主席更是爱的深沉。作为一个父亲,主席自己省吃俭用的为李敏留下了一笔遗产。而作为子女们心中的榜样,主席更是给子女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种精神力量,不仅指引着主席的后代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还将指引着我们的国家跨越山河大海,走向新的篇章。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中央办公厅   中南海   遗产   保育院   苏联   爸爸   家风   勤俭节约   子女   工作人员   父亲   主席   女儿   妈妈   精神   李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