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低价卖资产,家家别墅到负债百亿,跌落神坛太唏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 |念初

住豪宅、开豪车,家家都是“百万元户”;

不仅医疗教育村上全包,年底还能坐收分红。

村子里修长城、建故宫,甚至是国外的白宫、悉尼歌剧院等,都能照搬回来。

曾几何时,能住在这样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事。

然而如今,这里再也不复昔日的繁荣昌盛,甚至以1块钱低价“贱卖”80%的股份。

那么,华西村到底是怎么致富的?最后又为何负债累累走向没落了呢?

01华西村的逆风翻盘

60年前,华西村还是江苏省江阴县出了名的“贫困村”。

七邻八村都流传着“嫁女不嫁华西郎”的大实话。

怎料一个叫吴仁宝的党支部书记,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28年出生的吴仁宝,是华西本地人。

参加工作后他四处调动,直到1961年才回到老家任职。

看着老家的乡亲们还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吴仁宝暗自发誓一定要改变华西的穷困现状。

他做的第一件重要决策就是重新量地、规划农业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务农干劲十足,逐渐实现了大丰收。

可吴仁宝知道,靠天吃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他冒着被扣上“走资”帽子的风险,开了一家加工五金的小作坊。

这家作坊建在村子里最偏僻的地方。

逢人来就关着门,只有没人的时候才敢运营。

可就是靠着这家小作坊,吴仁宝为村子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而他长远的眼光,还不至于此。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农村开始分田到户。

但是吴仁宝却没有完全实施此政策。

而是鼓励部分村民们去学技术,只留下擅长种地的村民继续务农。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华西村又投资建设了不少工厂。

村民们又掌握一定的技术,所以厂子的效益可谓节节攀升。

那时候,华西村已经基本实现人人都是万元户的小目标了。

可农田不能少,厂子又不断扩大规模,华西村的地却逐渐不够用了。

这时,吴仁宝又开始合并周边其他村子。

看着华西村人人富得流油,谁还不愿来分一杯羹呢?

就这样,原本5.3平方千米大的华西村,一步步扩大到后来的35平方千米。

种地的种地,办厂的办厂,华西村好一副飞黄腾达的景象。

在1996年前后,大部分农民的年收入也不过1000元左右。

可华西村村民光是年底分红,家家户户就能高达10万元。

不仅有农业保底,靠实业发大财,后来的华西村,还开始发展旅游业。

但村子里没啥好看的景点怎么办?

他们就把全世界的著名景点,都“搬”到村子来。

这个时期的华西村早已名震全国,那么它巅峰时期究竟有多豪呢?

02巅峰时期有多豪?

当你看到华西村牌匾的时候,可能就已经会被震惊到了。

在国内出名就算了,他可是口气大到敢号称“天下第一村”。

然而,顺着主干道往里走,你就逐渐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豪华村庄。

只见大路两旁,没有想象中的小平房,全是整齐划一的独栋大别墅。

家家有小花园不说,还都有一两个车库,停着不同品牌的豪车。

村子里道路四通八达,甚至还有自己的高速,基础建设堪比某些小县城。

更夸张的是,华西村还有自己的机场。

虽然如今看来,机场占地面积不算很大。

但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完全具备商用运营的能力。

也不负众望,让华西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坐飞机”的梦想。

也许你见识过宏伟的长城、壮丽的故宫;

也见过威严的白宫、自由女神像,和充满艺术性的悉尼歌剧院。

但你一定没见过能集齐所有这些建筑的村庄。

用长城链连接故宫和上海关

为了发展旅游业,华西村就被打造成了这样的“世界之窗”。

据说当时景区里的商户,一天能接待好几个旅游团,轻轻松松就能躺着把钱赚。

可要说华西村最豪华的地方,还是他们斥巨资打造的“龙希国际大酒店”。

2007年,在华西村50年村庆前夕,村委投资超过30亿元,建造了这座五星级大酒店。

4年后一竣工,它就以极尽奢华的装修而名扬四方。

酒店大楼高328米,一共有74层。

进门就能看到全金的“九龙戏珠”。

大厅一座价值3亿的金牛雕塑十分亮眼。

除此之外,还有精致的整块玉雕等诸多价值连城的摆件。

就连顾客使用的杯碟和碗筷,都是黄金打造的。

像影厅、歌厅、按摩、健身、餐饮、购物……

这些你能想象到的功能,在龙希国际大酒店全部能实现。

更夸张的是,它的观光楼层不仅凭高度优势能看到华西全貌。

居然还在61层的高度建设了鸟园和植物园还有自己的博物馆。

可想而知,巅峰时期的华西村有多豪!

而且当地的村民,也实打实享受到了全村一起致富的好处。

他们从造田、造厂到旅游业,几乎每个时期都在吴仁宝的带领下抓住了致富的机遇。

所以在别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吃糠咽菜的时候。

华西村已经有钱去五粮液买下一条专供华西村民的生产线了

在别的村刚摸着门路,也开始跟风搞实业时。

华西村已经靠45家厂、坐拥高达70亿元的华西集团,成为一个先进模范村了。

不管是最原始华西大队的村民,还是后来扩张为华西村的大队。

他们都能享受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年底收取华西集团产业的分红。

甚至龙希国际大酒店的服务,他们也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去享受。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华西村运营模式的弊端,随着吴仁宝老书记的病逝而暴露。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华西村再也不复当年的盛世繁荣。

甚至越来越走下坡路,直至从富翁村变成“负翁村”!

03逐渐跌落神坛

2013年3月18日,85岁的吴仁宝书记因肺癌医治无效而逝世。

在他的悼念会上,有2万余村民前来哀悼,含泪送别吴老书记。

而失去掌舵人的华西村,也由此开始落寞。

其实吴仁宝在世时,华西村也不是人人都心甘情愿服他。

争议最大的一次,就是他让村民把大部分钱都放在“集体银行”。

而他就像“山大王”,以一己之力控制着全村的大部分财产。

当时,吴仁宝以拿到太多钱,就会丧失奋斗精神为由。

只愿给村民发部分分红,大部分则由村里统一管控、并用来搞新的投资项目。

吴仁宝无疑是有长远眼光、有商业头脑的,不少村民相信他管着钱,才能把村子带领的更好。

但明明是自己的钱,家里有个啥大事,却要经过吴仁宝的审核和批准才能拿到钱。

这就导致有些村民也觉得他手伸的太长,管的太宽。

而华西村又是“世袭制”,吴仁宝一去世,村民对他的子女更有所不服。

常年坐收渔翁之利,让华西村村民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风格。

所以华西村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都不是太高。

能像吴仁宝这样有才又能的人,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当年吴仁宝仅凭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讲话,就预测了未来的经济走向。

提前不惜花重金,收购了大批钢铁、建材等原材料,还在村里建了钢材厂。

随着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华西村凭倒卖这些建筑原材料,狠狠地赚了一笔。

后来房地产又让一部分人暴富,搞建材的华西村,自然又抓住了一个机遇。

可万万没想到,吴仁宝去世后没几年,房地产行业也不景气了。

没有了这位有远见的引航者,华西村遭遇了重创。

他们的旅游业,也因3年疫情而损失惨淡。

一时间,“天下第一村”没落,负债400亿的消息传了出来

这个数目平均一下,相当于华西村人均欠债1300万。

如今,吴仁宝的子女们掌握着村子里“一潭死水”般的核心资产。

当时为了让儿女们更好地接自己的班。

吴仁宝让大儿子学钢铁,二儿子学装修设计;

老三从事导游行业,四女儿学的纺织手工业。

而小儿子则继承自己的衣钵,在村子里担任了村长一职。

由此也可以看出,吴仁宝的孩子们虽然学的都是硬技术。

但文化水平都是高中学历,并没有太多的经商头脑和管理经验。

他们的天赋,显然也远不及年轻时的吴仁宝。

正如那句俗话: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华西村的种种bug像滚雪球般,在吴仁宝去世后暴露的越来越明显。

但吴氏后人也不肯轻易认输,仍在寻求一线生机。

他们甚至走出华西,在上海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寻找拯救华西的办法。

据相关媒体报道,华西股份曾在2020年投资了一家研究“光芯片”的公司。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光芯片”或在未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然而华西到底能不能翻身,目前还尚不可知。

我们只知道在2023年《凤凰网》的实地探访中,华西一片“凄凉”景象。

甚至今年7月20日,华西股份还发公告,低价“贱卖”80%的股份。

曾经名震四方的“世界之窗”,不少景点的服务窗口已关闭。

甚至不少习惯了富裕生活的华西村民,已经迫不得已去外地谋生路。

再提起当年村子里风光无限,如今也只剩下一阵无奈的摇头叹息。

往期精彩

丑态百出,首个中国旅游团赴日吃海鲜,日媒狂欢:我们已取得胜利

“穷人不配生小孩”,北京女大学生语出惊人,揭开农村儿童遮羞布

华裔女记者跪舔美国,扬言中国脸是耻辱,母亲却被拔掉呼吸机去世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低价   悉尼   华西   故宫   厂子   神坛   长城   歌剧院   全村   大酒店   旅游业   村子   巅峰   村民   别墅   时期   资产   股份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