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张学良:我的钱是不会捐给中国的,6亿美金资产全部捐献

文|煮酒

编辑|煮酒

阅读文章前,可以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分享,也能及时看到更多新鲜内容!

前言

“等到我死后,我是绝对不会把我的一分钱留给中国的。”

张学良不愿意把自己的遗产捐赠给中国,这一决定至今仍让人议论纷纷。

2001年,101岁高龄的张学良逝世。然而他并不在祖国土地上度过最后时光,反而选择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

临终之际他亲自嘱托后人将自己高达6亿美金的遗产全数捐献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这个决定无疑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

这个曾经高举“爱国”旗帜的张学良,他的财富为何不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反而选择捐给一所国外大学?

张学良的出生

究其缘由,还得从张学良的出生说起。

1901年,张作霖带着随从在路上奔波,他的原配妻子赵春桂正坐在马车上,因为她快要临盆了,正在赶回家乡生产。

没想到一行人遇到了张作霖的仇家,在枪声四起的混乱中,赵春桂就这样在马车上生下了张学良。

张学良生而注定不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他的父亲,正是当时名动一方的东北王,张作霖。

提起张学良首先不得不说说他的父亲张作霖传奇的一生。张作霖就是人们口中的马匪,在东北地区已经站稳脚跟、经营了几十年之久。

根据历史记载,张作霖手中掌控的军力高达40万之众,可想而知其势力之庞大。

于是在这样的家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张学良,他的起点远远高出普通人家的孩子。

张作霖的财力更是强横无匹,光是他的大帅府里就有上百号人在效命,这还只是保安人员中的一小部分。

大帅府里的日常开销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更别提还需要每月给这些下属发放薪水。

据1926年的《民视日报》统计显示,当时东北71个军阀官僚的财产总额达6.3亿元,而张作霖以5000万独占鳌头,几乎是榜首的十倍之多,可见张家的财力之雄厚。

这还只是张作霖公开对外暴露的一小部分财产,他手中还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资产。

光说张作霖的大帅府,就占地达3.6万平方米之广,比一般官员的宅第要大上数倍。在大帅府里,张作霖吃饭有专门的菜肴和厨师。

据说他最爱吃的葱烧海参,每次张作霖一开口,管家就得马上从奉天调运最新鲜的海参过来,任何时间都吃得到,可见奢华非常。

除此之外张作霖在北京、天津等地还拥有别墅、公馆等多处房产。

比如他曾以7万5千大洋的高价,将顺承郡王府买下,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资,要知道同一年买一头牛才5块大洋呢。

可以说张作霖的储蓄随时可以拿出500余万,却从未动用过分文。他还是东北最大的地主之一,通辽、黑龙江等地的田产都属于他。资料显示,光这些土地的价值就高达1000万大洋。

在各种正常渠道获得财富之外,作为东北王的张作霖,还有其他一些不太“正规”的收入来源。

比如他参与发动的直奉战争中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这些战利品无一例外都被张作霖据为己有。

据说1928年郭松龄造反军队直逼山海关时,张作霖仓惶收拾财物准备撤退,就用了整整27辆汽车来运金银。由此更可以看出,张作霖在位期间所掠夺的财富之多。

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张学良自小生活无忧,他姐姐出嫁时,张作霖随手拿出50万大洋作为嫁妆,可想而知张家的财力。

张学良不仅衣食无忧,还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产业。许多银行、企业都挂在他的名下,每月靠房租和利息就有好几千块零花钱可花。

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张作霖对长子张学良呵护有加、格外偏爱,几乎家业的八九成都归在张学良一人名下,其他弟弟都没有这等殊荣。

为了给张学良最好的教育,张作霖聘请了当时最有名的学者来府上教他,又专门请人教他英文、日文等外语。

15岁那年,张作霖就安排张学良开始学习经商,和各界人士打交道。

16岁,他又进入了陆军军校,从普通士兵做起,一步步在军旅生活中历练。张作霖曾严肃告诫儿子,要在军队混出一番事业,就得心无旁骛、舍生忘死。

几年训练下来,张学良逐渐展现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

1922年,21岁的张学良第一次随军出征,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亲自去车站为他送行,一个马匪身份的军阀首领,也有为人父的一面。这次张学良表现极为出色,立下赫赫战功,奠定了他少帅的美名,一战成名。

张学良的多面手不仅来源于家学渊源,也有他的老师们功不可没。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杨景镇,后来在军队中跟随他的还有白佩言和郭松龄等。

其中对张学良影响最大的老师非郭松龄莫属,两人从相识开始就是师生关系。

郭松龄不仅教会了张学良军事知识,也启发了他的政治兴趣,对张学良的思想观念影响极为深远。另外郭松龄本人也极为喜爱收藏古玩字画,渐渐地也把这种兴趣传染给了张学良。

虽然张学良的鉴赏水平不如老师,但也颇有心得。有次他在旧书店淘书,就一眼认出了一幅大师真迹,后来送去鉴定果然名家作品,这让他在文人圈子里也小有名气。

自此张学良迷上了收藏古董字画,家中珍藏量多到难以计数。

他曾在天津旧书店花3万大洋买下一张污渍斑驳的古帖,后经鉴定居然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真迹,可见他的眼光独到。这也奠定了张学良在民国时期最顶级收藏家的地位。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遇刺身亡,年仅27岁的张学良不得不提前接手大局,成为东北最高统帅。对还是个年轻人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第一个反应就是防范参谋总长杨宇霆,因为这个老臣子势必会在军队里对他不利。于是为了巩固军权,张学良选择除去了杨宇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张学良身在北平,对那些投靠日本的东北官员痛斥不已。

然而当奉系旧部前来将大帅府的珍藏物归还给他时,张学良却一口回绝,愤怒地说要把这些通通烧了,除非把东北三省完整归还。

从这一系列举措中,隐隐可见张学良的爱国情怀已有萌芽。后来在郭松龄的影响下,张学良逐步信仰了三民主义,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力量。

直至1936年的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突然发动政变,逼迫蒋抗日,此举无疑成为中国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蒋介石平安释放,还亲自将他送返南京,可没想到等待自己的却是长达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涯。

一开始张学良被监禁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尽管处于幽禁状态,但蒋介石没有刻意为难,张学良的衣食起居都无忧,存款也可随意使用,生活还算绰绰有余。

直到1946年张学良被转移到台湾后,生活变得更加奢侈舒适。他可以和宪兵下棋聊天,钓鱼打高尔夫排解无聊,还有一个小游泳池,每日三餐有专职厨师打理。

一天吃八九道菜再正常不过,餐后还有水果供应。

即便生活无忧,但长时间失去自由还是令张学良备受折磨。直到妻子于凤至来到他身边照顾,张学良的心情才好转许多。

后来赵一荻也来陪伴左右,三人相处和睦,张学良的晚年生活才稍微有了些乐趣。

原配夫人于凤至是张学良的大恩人。40年代于凤至被诊断出乳腺癌,不得不独自前往美国治疗。为了筹措医疗费,还有后续生活费,她开始在美国做生意、炒股。

没想到于凤至天生对经商投资有一手,很快就在股市赚到第一桶金。

几年下来,于凤至已是美国股市的著名人物,被称为“东方女股神”。等她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房地产领域,财源滚滚而来,总资产高达数千万美元。

于凤至将这些财富全部归于张学良名下,为他的自由奔走呼吁。虽然终未如愿,但她为张学良提供了优渥的晚年生活。

1990年,蒋经国去世,97岁的张学良才终于重获自由。随后他便与赵一荻飞往美国夏威夷度过余生。

在那里张学良将台北房产和部分藏品变卖,获得可观资金。其中不少字画拍卖成交价都上千万美元,可见其价值不菲。

2001年,101岁高龄的张学良在美国辞世。父亲留给他的丰厚遗产,前妻于凤至赚来的巨额财富,加上亲友的资助,张学良累积的资产高达6亿美元之多。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这份6亿美元遗产,全部捐给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他曾经的母校。

这个决定引发了各种猜测。为何不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又为何不捐给中国的学校?

有人认为,张学良一生最著名的就是“不抵抗政策”这一决策导致东三省沦陷,他心存愧疚,不敢再与中国扯上关系。

也有观点认为,他在西安事变后遭遇惨痛命运,已对中国政局失望。更极端的说法是,他背弃了中华民族,成为卖国贼,死后还要给美国人捐钱。

结语

遗产的安排,也许仅仅是张学良一个老人对人生最后事务的处置。我们不应有太多的联想。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充其量显示了张学良对西方文化的偏爱和认同。

但这无法否定他对中国的感情。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不该由我们来评判。每个人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过最好的人生。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张学良确实很复杂和矛盾。他勇于反抗,也略带退缩;他爱国爱民,也重视个人和家族。他犯过大错,也做出过大事。很难简单用“英雄”或“罪人”的标签来概括他的一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西安事变   中国   哥伦比亚   良将   爱国   大帅   无忧   名下   美国   财力   字画   蒋介石   美金   遗产   军队   资产   财富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