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面头师”异军突起:风靡漳州城区,“郭坑馒头”难以匹敌…

门庭若市,排队限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漳州正火红“面头师”。北方叫馒头,闽南语却称之“面头”,“面头师”即馒头制作师傅。馒头,别称“馍”,口味众多,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传说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发明,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北地人日常主食之一。三国时,馒头谓之“蛮头”,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述道:“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六十年前,漳州人早餐多喝粥为主,有馒头吃就叫“改善生活”!

面头师之馒头,外观一般却好吃!


蒸笼层层…

“馒头”一词,最早单一仅指含馅的馒头,今称其为“包子”。“包子”一词始于宋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到清代才渐渐分化。而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然而,其貌不扬的闽南“面头师手作黄面头”,居然会风靡漳州?要知道,漳州人的口味特别刁,对吃食特别挑剔!妻子购来此“面头”时说,“瑞京店排队如长龙,每人限购十个,供不应求,据称一天售一万个!”可见,这“面头”个子不小,还如此限量,一定有其独家配方与制作办法。

公告限购


据介绍,“面头师”最早店开在鹭岛,早已经名气在外,此度拓展到漳州,依然火爆。尝了一个,果然口感不错,松软喷香,黄色的老冰糖揉入恰到好处,比郭坑馒头多了若干清甜。冰糖不上火,故闽南人很注重,也许,这便是其秘方之一吧?“面头师”很聪明,他号称“手作”,其实是和面用机械,配料纯手工。造型其貌不扬,保持着下里巴人的样子,一个馒头价钱一元人民币,便宜得一塌糊涂,就是想要面对的是普罗大众!他们一天能售一万个,也就不足为奇!


半世纪前到榕城当兵,主食是白米干饭,北方兵提意见说“吃不来米饭”,要求上馒头。军区体工队食堂便开始用“红旗牌面粉”精制馒头,白白胖胖,弹性十足。在福州读大学的老乡周末来访,顺一些馒头送他们当点心,个个赞不绝口直流口水。如今,漳州小吃品种无数多,漳州的年轻帅哥靓妹,早餐都让豆花、卤面、鼎边糊之类占领。吃馒头的人,恐怕以居家老者与上班需要点体力的人选择?如此便宜的“黄冰糖面头”,甭说“郭坑馒头”抵挡不住,恐怕沿街早餐车上的普通馒头,都要麻烦!物美价廉的“面头师”必须点赞!这种局面,受益的绝对是广大老百姓…


当兵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漳州   蜀汉   馒头   闽南   其貌不扬   异军突起   冰糖   主食   人头   面粉   包子   早餐   城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