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武则天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真相被揭开,皆是权谋的博弈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位时也将大唐盛世延续发展到了极致,尽管她曾改国号为大周。

却也在死后将皇权交还给李家,回归李唐,留下一个无字碑,是功是过交予后人评说。

武则天能够在男子当权的父系氏族封建社会打出一片天,独当一面,可见此女子有过人的胆量与本事,为了争夺皇权,这一路上也是杀人无数、鲜血淋漓。

其中就有广为熟知的薛丁山一族。为什么武则天一定要灭薛丁山九族呢?这和政治斗争有什么关系吗?

平辽王薛氏一族

“从古至今的勇猛大将,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过你啊。”唐高宗曾经当着满朝文武,如此对第一任平辽王薛仁贵说。

用如此高的评价夸耀薛仁贵的战绩,可以看出薛仁贵的战功卓越且深得唐高宗的欣赏重用。

勇猛的薛仁贵从“三箭定天山”、“金山之战”中就奠定了他在李唐江山心目中的无可比拟的大将地位。

从无败绩的薛仁贵打得北辽落花流水,因此被唐高宗封为“平辽王”,并且世代世袭爵位。

话说虎父无犬子,徐仁贵为唐朝平定北辽,战功赫赫,而他的儿子薛丁山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猛将,深得老父亲的真传。

薛仁贵一生之中只有一次败战,是他最后一次带兵打仗,却也是成就薛丁山战功的最重要一场战役。

当时薛仁贵不敌辽军,被围困半月有余,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危险,因此朝廷为解救薛仁贵被困,在全国征召三军统帅,带领三军解救薛仁贵大败辽军。

薛仁贵的儿子那时尚且年轻,为救自己的父亲,单枪匹马应征,在他超群的武艺之下无人能及,他夺得三军统帅之位后便立即带兵出征。

薛丁山的妻子名叫樊梨花,作为女子,英姿飒爽的樊梨花自古以来也被无数人传唱。薛丁山带着樊梨花,夫妻二人联手出征,并在第一次征讨北辽的战场中就大获全胜。

取得胜利的薛丁山回到长安,被封为“辽王”,因为他的父亲也是“平辽王”,因此唐高宗特地赐了门匾,写着“两辽王府”。

不过也不好说当时薛仁贵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冒头,才假装不敌,打了人生中的唯一一次败战吧。

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全靠薛家一刀一枪打下的战功,父子二人战功无数,自然而然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兵马豪门,世家权贵,也引来了不少人的眼红和站队。

有人想巴结的同时,自然也有人在等着薛家的错处,好把这个皇帝的红人搞垮,薛丁山的儿子就给了武则天铲除薛家的机会。

薛刚大闹灯会误杀皇子

薛丁山和樊梨花有一个儿子,名叫薛刚,因为出生将门,父母都是武将,从小疏于对于孩子的教导,使得薛刚生来调皮顽劣。

薛刚经常和其他武将的孩子一同出入玩耍,也不知道朝堂政治的风波与暗潮涌动。

从小正直不懂得阿谀奉承的薛刚性子刚烈,又年龄较大,因此在同一辈的武将子女中,相互结拜,薛刚排行老大。

虽说薛刚鲁莽,却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曾经因为薛应举被奸臣陷害快要斩首时,还勇猛的带人劫了法场。

后来证明薛应举的确是无辜受害,唐高宗为夸奖这个有勇有谋的小伙子,还封他为“通城虎”,更御赐了两柄金瓜锤,让他直言进谏,专打奸臣。

看唐高宗的态度便能知道,薛氏一族在当时是多么的受宠了。然而,薛刚却惹出一件大事,害死了薛氏满门。

武将自古爱豪饮,薛刚也是,还经常喝了酒之后做出很多出格事情,经常撒酒疯,这让薛丁山头疼不已,曾经在薛刚酒后闹事之后让他跪在地上发毒誓,不再喝酒,否则就家破人亡。

但没想到,薛丁山让薛刚发的毒誓却最终一语成谶。薛刚在元宵灯会本来被母亲樊梨花禁足在家,不准他在出来和朋友喝酒,免得惹麻烦。

可薛刚却在灯会当天又偷偷溜出了家门,和朋友们在酒楼喝的酩酊大醉,喝完酒的一行人摇摇晃晃的在大街上看灯会。

结果这时候遇到了当朝宰相的儿子和皇后所生的皇子在大街上调戏一个小姑娘。本就看不惯人欺负小姑娘的薛刚还喝了酒,怒从心起的他借着酒劲儿也没管对面是谁,就冲上去揍人。

仆从们全部涌上来也没能拦住喝了酒的薛刚,全被薛刚打趴下,混乱之中薛刚一脚踢在了皇子的脑门上,皇子应声倒地,当下就停止了呼吸。

这一幕被高楼上看灯会的唐高宗亲眼目睹,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就在眼前被薛刚踹倒,命丧当场。唐高宗当下便急火攻心,口吐鲜血,被宫人送回宫里,没几天便驾崩了。

薛刚酒醒也发现自己闯了大祸,吓得跑回家去,不久之后,薛家就收到了皇后的懿旨,满门抄斩。

武则天的算计

当时的皇后就是日后登基帝位的武则天,自己的儿子被杀,自然是难以平息怒火,唐高宗也因此急火攻心卧病在床,一切大权都被武则天握在手中。

唐高宗还没有咽气,武则天就下令要诛杀薛氏全族。

而薛丁山在薛刚跑回家后就知道,此事一出,薛刚必定活不成了,搞不好薛家也会受到牵连,但爱子心切,薛丁山偷偷将薛刚连夜送出城,决定独自面对圣上的怒火。

但他等来的是武则天一个不留的指令,薛家满门被抄斩,武则天甚至还派人在两辽王府中专门挖了埋尸体的大坑。

将全部薛家人的尸体埋在地下,上面浇筑了厚厚的水银,防止有人偷走尸体,实在是斩草除根之举。

由此可见,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是有足够的狠心和无情的手段的,否则又怎么能够力压群臣,稳坐江山。

但照理来说,薛刚虽然是误杀了皇子,但也是皇子调戏少女在先,薛刚阻挠在后,混乱之中误杀的皇子,就算是判罪。

杀薛刚一人足够了,两辽王府世代的赫赫战功,不该因为这样的事情被满门抄斩,但武则天就是这么下令的,为的就是自己日后能够坐上龙椅。

当时唐高宗虽然气的病重,本就身体不好的他这一病更是雪上加霜,而武则天早就来谋划着篡权夺位。

朝中已经有不少人成为武则天的亲信,选择站到武则天一边,而当时武氏一族也在悄悄崛起,其实都是在为武则天称帝铺路。

薛氏一族却是忠心耿耿的李唐派,一心拥护李唐江山,武则天早就明里暗里的拉拢薛丁山,都被薛丁山拒绝,这让武则天早就打算除掉这个拉不过来的李派。

不能留着薛丁山阻碍自己的称帝计划,更何况薛丁山手握重兵,绝对是武则天称帝的最大阻碍。

但又不能无缘无故把这个世家功臣给灭掉,这会引来朝堂不满,也让自己的登基扣上乱臣贼子的名声。

所以武则天早就在等待着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将薛丁山满门除掉的机会,然后再顺理成章的将薛氏手上的兵权拿到自己的亲信手上,这样登基就胜券在握了。

再进一步说,如果只杀薛刚,薛丁山一族不会因为这个就倒下,甚至有可能仇视自己,找到这个机会将薛氏满门可连根拔起。

还能够震慑朝中的其他大臣,这是一举三得的好处,武则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薛氏斩草除根。

这个时候武则天下懿旨杀薛氏,正好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唐高宗也病入膏肓,并不会对武则天的下令有什么不满。

武则天趁着唐高宗还没有死就立马准备好登基的一切,等到唐高宗一命呜呼,她便立马登基,还将国号改为大周。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就算有反对的声音,也无人敢拿出来当着武则天的面说,全都只能够接受武则天登基为皇的事实,再有人不满,也不敢兴风作浪了。

结语

薛丁山一家被灭门斩杀,虽说是有薛刚酒后闹事所引发的,但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的权力斗争,政治站队,薛丁山一家全都是武则天上位路上无辜的牺牲品罢了。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武则天能够从小小的宫女,一步一步走到一代女皇的地位,期间所经历的一切都归因于她那不容小觑的手段和魄力。

尽管武则天为了坐稳江山,一路上手上沾染无数人的鲜血,对待反对自己的大臣都毫不手软。

但武则天做皇帝以后,的的确确为大唐盛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为有武则天的当权,大唐的发展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巅峰,更加快了唐朝发展足足五十年。

尽管历尽千辛万苦才得以成为女帝,但武则天最终还是将国号改回了唐,将皇权还给了李氏,对于这个传奇女帝的一生,究竟是何种评价,便是后人众说纷纭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大唐   满门   国号   权谋   皇权   灯会   战功   皇子   武将   真相   儿子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