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上的内奸,招安后宋江都没他官职高,皇帝对他信任有加

奸臣当道、强敌环伺、君主无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被现实逼上了梁山,他们在梁山上团结自己的力量共同对抗朝廷,最终却只能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接受招安后,梁山好汉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别说是封官加爵了,就连善终的都没几个。

然而在朝廷残害梁山群英时,有一人却幸免于难,招安后他不仅官职比大哥宋江高,甚至还受到了皇帝重用,此人就是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八位的天威星呼延灼。

责任下移后的将军

起初,徽宗和高俅并没有将梁山好汉放在眼里,误将他们当作乌合之众,直至梁山众人开始攻打高唐州,他们才意识到梁山群英并非一般的草包匪寇。

梁山好汉们打完祝家庄之后,开始攻打高唐州,并在高唐州将太尉高俅的弟弟高廉斩首。

听闻弟弟被杀的消息,高俅气愤不已,在气愤的同时他突然明了,梁山的这帮人留不得了,要是再留下去就是解决不了的大麻烦。

朝上,太尉高俅请奏道:“皇上,近来梁山有一股匪徒异常猖獗,望陛下下旨派人剿灭”徽宗不屑道:“那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不必去管。”

高俅继续上奏:“皇上,梁山的那群匪徒不同于一般草寇,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收买人心,摆明是想要和朝廷分庭抗礼,应早点剿灭,不然将成心腹大患。”

徽宗一直生活在高俅给他营造的国泰民安的假象中,他见高俅如此重视梁山草寇,即刻便同意了剿匪的事。

同意归同意,可该派谁去领兵剿匪呢?徽宗是个甩手掌柜,一心只想着享乐,大小事全部交于高俅,如今派兵点将的事情也只能高俅来办。

高俅向徽宗推荐了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灼,徽宗下旨召见呼延灼,呼延灼奉旨入宫。

九五之尊的帝王看着面前气宇轩昂,风度不凡的将军,心中一下子就有了底,他将乌骓马赏赐于呼延灼,希望他能得胜归来。

皇帝将自己的责任下移给高俅,高俅又将自己的责任下移给呼延灼,此次剿匪,赢了是他高俅举荐有力,输了便是呼延灼一人之过。

为了增加剿匪胜算,呼延灼又请来了韩滔,彭玘两位大将,与自己一同出发去梁山。

呼延灼赶到梁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探梁山好汉的底细。他先后与林冲、孙二娘等人交战,打了十几个回合,均不分胜负,这次的试探让呼延灼不敢轻敌,他命令战士整理好装备,给战马换上铁甲,利用连环马之策来对付梁山匪寇。

梁山好汉们之前经历的几次作战都是步兵作战,虽然他们的作战能力强,但在强悍的骑兵面前,他们还是稍显逊色。梁山和朝廷正规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作战,以正规军的胜利而告终。

呼延灼大捷的信息传回京城后可把徽宗和高俅给高兴坏了,立刻便赏赐了大将呼延灼。

呼延灼在军中待了多年,他深知骄兵必败,所以哪怕第一场正面交锋仗打赢了他也没有丝毫轻视梁山草寇,反而请求高俅派凌振来支援自己。

连环马让梁山好汉们第一次认识到了朝廷正规军的厉害,他们知道如果想要解除这次围剿危机就得破这连环马,有人提建议说徐宁的勾镰枪可以破连环马阵,宋江一听,立马派人将徐宁引诱至梁山。

除了徐宁被计诱到梁山外,呼延灼请来的外援也被劫到了梁山,徐宁善造勾镰枪,可以破解连环马,凌振擅长造火炮,能对敌军造成致命性打击,有了这两大助力,梁山好汉不愁打败不了呼延灼。

名将之后落草为寇

在宋江的指派下,徐宁和一众帮手短短几日内就造出了一大批勾镰枪,随后,宋江又命徐宁教众将使用方法,仅仅半月,梁山众人便学会了使勾镰枪。

不出宋江所料,在第二次正面交锋战中,呼延灼的连环马阵果真被钩镰枪给破了。

见阵法被破,呼延灼害怕回京之后被皇帝降罪,只得灰头土脸的去投靠青州知府。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很多文人都看不起武官,青州知府收留呼延灼只是为了让他去帮助自己剿匪,可怜呼延灼还以为青州知府是好心,一口一个“恩相”地称呼着知府。

青州附近的桃花山,白虎山,二龙山一直是青州府衙的心腹大患,青州知府向呼延灼保证,只要呼延灼能剿灭这三个山头,那他必然会在皇帝面前替呼延灼美言,请求皇帝免去呼延灼剿匪不力之罪。

呼延灼整日在军营里面混着,根本不知道官场里面的弯弯绕,他一听青州知府这么说,更加感动了,立志一定要剿灭山贼,报答知府。

呼延灼先是带兵剿灭了白虎山,后又向桃花山发起攻击,桃花山寨主自知不敌呼延灼,立马向二龙山请援,从白虎山死里逃生的孔亮与二龙山、桃花山一同会合,他们认为三山合力仍无法抵抗呼延灼,思来想去,只能请宋江大哥来帮忙。

三山合力再加上梁山群英,打的呼延灼毫无还手之力,呼延灼最终被梁山好汉们生擒。

见到宋江后,呼延灼既恐慌又不服气,他梗着脖子骂道:“宋江,你集结匪寇,妄图与朝廷分庭抗礼,简直大逆不道”

宋江走到呼延灼面前,用一双坚定的眼睛盯着他:“可惜将军还是名门之后,居然忠奸不分。”

呼延灼轻哼一声:“如今我落到你们手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宋江用恳切的语气劝道:“将军一身好武艺,何不与我们一同替天行道?如今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等招安后,我们再一同报国也为时不晚啊!”

宋江口中的招安二字打动了呼延灼,吴用在一旁帮腔:“如今高俅把持朝政,蛊惑圣上,此时并非报效朝廷的好时机啊!”

天真的呼延灼对宋江说:“我与太尉有些私交,我如今可回京向太尉表达你们想要招安的意图,你认为如何?”

呼延灼的天真让宋江有些无可奈何,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呼延灼说:“高俅这种小人不记大恩,只记小过,你要是如今回了京城,他定然是要治你的罪的。”

呼延灼自知剿匪不力怕被治罪,又看宋江等人有招安之心,便只好落草为寇。

古时的土匪上山都是要有投名状的,呼延灼是朝廷正规军的降将,梁山好汉们对他难免心存芥蒂,为了让梁山好汉们信任自己,呼延灼开始努力当“草寇”,他诈降关胜,引诱关胜到梁山包围圈,赢得了梁山好汉的信任,成功坐稳了梁山水泊的第八把交椅。

内奸还是义士?

了解到梁山群英的实力后,朝廷决定对他们进行招安,第一次招安时,吴用认为梁山并没有和朝廷进行足够多的正面交战,如果轻易的被招降,那朝廷一定会轻视梁山好汉,此时并非招安的好时机。

朝廷第一次没有诚意的招安被梁山拒绝了,朝廷发出的第二份交安申请是高俅打了败仗之后,此时,高逑心里憋着一肚子火,他还想继续打,不太想招安。

为了让高俅气顺,他的手下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下人提议高球在传达招安的旨意时要求斩了宋江。

宋江是梁山好汉之首,如果斩了他,那梁山相当于群龙无首,梁山好汉们都不是傻子,他们怎么会同意这样的请求呢?朝廷第一次没有诚意的招安被梁山拒绝了,第二次充满敌意的招安又让梁山给拒绝了。

朝廷了解到梁山群英的实力后,朝廷第三次向梁山发出诚意满满的招安请求,梁山同意了。

朝廷对梁山的表面功夫做的不错,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想让梁山给朝廷当炮灰,让他们去征讨方腊,征讨金、辽。

征讨方腊结束后,原先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只剩了三分之一,宋江心中百感交集,他既惋惜战场上离去的兄弟,又憧憬在朝廷上光明的未来。

宋江领兵回朝后,朝廷封他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封呼延灼为御营兵马使。

呼延灼回朝后被封的官职让读者开始对这位好汉起疑,明明呼延灼才在梁山排第八位,可他被授予的官职却比梁山首领宋江还要高,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隐情?

首领宋江得胜回朝后只是一个协助地方管理兵马、没有实权的四品官,可呼延灼却在回朝后实打实掌握了兵权,很多人凭借这一点怀疑呼延灼是梁山的内奸。

其实呼延灼能在招安后被受到重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他自身背景强大,他出生于名门之后,自己在朝中担任高级武将,与太尉高逑、青州知府等人皆有私交。二是因为他是降将,在上梁山之前并未犯过重罪。

呼延灼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匪寇,他自身有能力,又世受国恩,受到皇帝重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梁山中其他的大部分英雄都是底层人员,在只知道享乐的徽宗眼里,底层就草寇只配当炮灰。

总结:

要说呼延灼是梁山内奸,这是没什么道理的,他最多只是一个生活顺风顺水、不懂人心险恶的天真将领罢了。从宋江与梁山好汉答应招安的那一刻起,悲剧已然发生。

被冷酷的朝廷残忍对待,宋江等人仍然认为一切坏事都是高俅所为,对皇帝心存幻想,对朝廷心存幻想。

看着英雄好汉们一个个都被当做炮灰去征战沙场,读者既心碎又无能为力,这个封建朝廷从内到外都是腐朽的,可惜梁山中没几个人看清。



#古籍里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梁山   高唐   青州   连环   草寇   太尉   内奸   知府   官职   朝廷   好汉   皇帝   呼延   宋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