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秦始皇了?除了科技发展,欧盟教训就在眼前

前言

清末,一位诗人在家书中写下“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无心插柳柳成荫地道出了一个历史事实——秦始皇已经逝去,但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却永留人间。

时过境迁,当今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已然发生巨大变化。有人说,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不过是秦朝这个“样本”的翻版。秦始皇究竟立下了怎样的历史功勋?欧盟的现状对我们又有何启发?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秦始皇如何结束分裂统一天下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结束了持续约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秦始皇废除了周天子的封建制,实行郡县制,直接管理天下。他还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有力推动了中原文化向四方的传播。此外,他还下令修建长城,保卫边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动,也有其政治考量——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防止反对势力崛起。当然,这些手段在今人看来过于残酷,但不可否认其背后统一大业的政治目的。

秦朝虽历时仅15年便覆灭,但其积极意义远远超过负面影响。没有秦始皇,就很难有后来大一统的汉朝;就很难有形成统一版图的中华民族。正如后人所说,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都是在秦朝这个“样板”上润色添加的版本。

秦始皇出生于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各诸侯国积怨已深,战争不断。秦国地处西部,长期受到其他诸侯国的责难与攻击。因此,秦始皇从小就立志要结束这种混乱局面,使天下安宁。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又运用法家思想治国,逐步强化秦国国力。在位期间,他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终于击败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了君主集权制,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他废除了封建制与贵族特权,推行郡县制,整顿了行政区划。还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强化中央集权。此外,他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筑驰道,连接全国各地。这些举措统一了经济文化,也方便了政令传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始皇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主要有焚书坑儒与强制迁徙等。他焚毁反对法家思想的书籍,迫使士人内迁到边疆,以减弱可能的反对力量。这些手段虽然残酷,但从政治上看确实巩固了统一,减少了分裂势力。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赞同秦始皇的专制方法,但需要客观看待其政治目的。

综上所述,秦始皇作为开国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终结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将分散的领土联合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这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他的手段今人难以完全认同,但大一统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二、欧盟一盘散沙难形成统一势力

与秦始皇统一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的欧盟一直难以形成真正统一的强大势力。

欧盟的诞生,有其外部的压力因素。二战后,美苏声势浩大,欧洲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国际间取得话语权。但是欧盟的国家在历史上一直是相互竞争的状态,真正的统一与融合并不容易。

欧盟奉行民主制度,其运作远不如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效率高。英国公投脱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英国历来自视甚高,不甘心屈居欧盟。公投脱欧一事在欧盟内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欧盟日益分裂。

不仅如此,美国等国也不希望看到欧盟太强大,时刻在其内部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一个曾向外表明要组建“欧洲军队”的德国总理,也最终黯然下台。美国利用欧盟内部的历史矛盾与利益冲突,成功打击了欧盟的壮大。

欧盟内部民族认同淡薄,各国对欧盟缺乏向心力。语言、风俗习惯都存在差异。英法德三大国互相猜忌,小国也各怀鬼胎。这导致欧盟内部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集体认同。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欧盟的矛盾。希腊政府违规严重,欧盟内北方国家不愿承担财政支援责任。这场危机导致欧盟陷入空前分裂,甚至一度讨论某国退出欧元区的可能。

最近几年,难民问题也成为欧盟新的硬伤。东欧国家普遍反对接收难民,与德国等富裕国家发生激烈争论。这进一步加剧了欧盟内部的裂痕。

可以说,欧盟就是一个典型的松散联盟,并不存在真正的统一。它的各国言语、习俗迥异,民族认同感淡薄。要形成一个像秦朝那样真正统一的政治实体,道路还很长。

三、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

那么,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现代人通过比较,更加认识到大一统的必要性。

如果没有秦始皇坚定统一的决心,中国很可能长期处于像欧盟那样分裂的状态。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的方言、习俗,难以交流;政治上缺乏统一领导,难以形成共同利益。一个分散的中国,必将成为外来势力争夺的对象。我们的文明很可能在争夺中逐步消亡,最终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自秦朝统一后,才真正奠定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雏形。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度被历代沿用,使这个国家基本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文化上,也逐渐形成了以汉字为代表的相对统一的文化圈。可以说,没有秦朝的统一,中华文明就很难发展壮大。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中原地区文明开始向周边地区辐射。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中原文明逐渐同化了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这为后世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秦朝建立的郡县体制,也使得中央可以有效统治各地区。汉朝沿用这一体制后,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巩固。使中国基本上避免出现长期分裂的局面。连绵的中央集权,是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保证。

正是有了秦始皇的功劳,中国才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版图。中原文明得以向外辐射,巩固了中华文明的立脚之地。今天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多极化的环境下持续崛起,实乃建立在先人的血脉传承之上。

综上所述,历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审视和发掘的。秦始皇终结分裂,开启大一统,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人对其功绩的重新审视,也让我们看到民族统一的重要性。唯有统一方能强盛,这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宝贵历史启示。

结语

清代诗人的一句诗,恰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审视历史的视野。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命脉所在。有些人对历史功过是非评判固执己见,而有些人则宽容包容,积极发掘历史价值。秦始皇结束分裂,开创大一统,这一历史事实和积极意义,是任何主观偏见都无法抹煞的。历史波澜壮阔,用于今不足为奇。但回望来时路,方得前程万里。唯愿中华儿女同心同德,乘风破浪,再创民族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郡县   秦国   欧盟   中原   秦朝   中国   中华民族   势力   教训   眼前   政治   喜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