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二季⑭⑮|高逸图、良渚文化玉琮

第二季第十四集

高逸图

四位高士坐在一面方毯上,每人身边立着一名童子。他们身穿宽阔的袍服,或手执麈尾,或端着酒杯,或拄着如意,或两手抱膝。前朝风度与本朝文化交融,展开了一段名士传奇的想象。

根据人物群像的范式,容易推断,他们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团体——竹林七贤的成员。画中四贤如何区分?比照南朝的砖画,我们能够逐一辨别。

这位袒胸露腹,肩披单衣。他是年龄最长的山涛。这位是善作如意舞的王戎。这位转头朝向捧来唾壶的童子,他是酒鬼刘伶。最后这位,毯子上垫着豹皮,嘴含笑意,是喜欢长啸的阮籍。

至于嵇康、向秀、阮咸三人,他们在宋代就已经缺失。宋徽宗将这幅残卷题写为《高逸图》。

“宋徽宗赵佶没有给它取名《竹林七贤图卷》。他很智慧地把人物的精神高逸作为了画卷的名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魏崴介绍,《高逸图》记载的是一次雅集活动。“雅集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比如,东晋的兰亭雅集,北宋的西园雅集,还有元代的玉山雅集。”

晚唐画家孙位,江南人士,性格如同七贤,襟怀洒脱。作品时以简略、豪放取胜。不过《高逸图》反映的,却是精微的人物画法。魏崴介绍,画家继承了古老的图式,但在技法上推陈出新,给后学以启示。“他是在历史交换的节点上,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一位画家。”

大唐名贤辈出,辉耀前朝,拥有自己的风采。孙位的《高逸图》折射出时代的特色。华丽的花毯、精美的隐囊与器皿,都有唐的风尚。画中的园林,奇秀而又奢华。用皴法画出来的山石和树木更是体现了新兴的绘画技术。

“唐代和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趋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赏石上面的皴笔已经非常成熟了,包括植物的这种画法。这张画上体现的绘画技巧是超越时代的一种表现。”魏崴介绍说。

后人追慕前贤,致敬过往的风流,也暗喻了当时的高士。如今,我们再次面对历经千年的画卷,看见的是不同时代璀璨光芒的交错与重叠。

第二季第十四集

点击观看《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二季第十四集

第二季第十五集

良渚文化玉琮

谁能读懂这双神秘的眼睛?他是驾驭神兽的天神?还是祭祀神灵的王者?抑或是仰望星空的凡人?神的使者,穿越五千年的文明,引领着人们走进神秘的良渚古国。

一组神人兽面图像上下并置,飞鸟纹饰呈左右对称分布。阴刻的线条规整精美,是神人所戴的头冠。凸起的兽面纹饰抽象神秘,稚拙却不失威严。

玉琮呈青绿色,外方内圆,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型。“它是一件蛮典型的良渚时期的玉琮。”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谷娴子介绍,目前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的跨度约为距今5400年到4300年,这件玉琮就是1982年在福泉山遗址出土的。

“神人兽面,可以理解为一种史前祭祀的状态。”谷娴子介绍,玉琮上的鸟纹代表神的使者,也可以是祭司,即巫师或部落首领的使者。“我们可以想象那样的场景,鸟儿飞来飞去,似乎就是在上下传达彼此的心意。”

玉琮被视为良渚先民与神灵沟通的圣物。神人、兽面和飞鸟的复合纹饰,是良渚文明的独特标志,也是整个良渚部族的精神象征。

良渚时期已进入“早期中国”,玉琮上的图案成了良渚古国的神徽,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谷娴子介绍,徽记是一种宗族的聚落象征。“它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尤其是它上面有神徽的图样,其实是君权、王权、神权等特殊权力的一种象征。”

玉琮由宽体的镯演变而来,从精巧的单节琮,到组合繁复的多节琮;纹饰从具象发展到高度抽象,一双眼睛简化成两个圆圈。先民对天地神灵的心意,却随着玉琮节节升高,不断绵延叠加。

“到良渚晚期,出现了多节的玉琮,它由多个神人兽面的图像累积而成。有学者觉得这可能是对先祖的一种历代的崇敬,所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移动的宗庙。它不是固定的建筑,而是承载了宗庙意识的器物。”谷娴子介绍说。

研究发现,这些珍稀玉材有多个产地来源,不排除可能取自几千公里外的辽东半岛。玉琮抛面光洁明亮,阴刻线条精细规整。有学者做过测量,一毫米区间就刻有两三根线条,雕刻工艺堪称一绝。

“玉琮的雕琢很难,它是一件圆雕件,有着极细的阴刻纹样。对于史前先民来说,它的雕琢是非常不容易的。”谷娴子介绍,“他们用的就是竹、木、石、麻绳、沙子、水,仅此而已,所以这一件器物,也许是数个玉匠花了一生的时间分工合力完成的。”

良渚文化晚期,福泉山聚落成为了重要的政治权力中心。这双神秘的眼睛,曾经统领整个部族,见证了良渚文明的巅峰。

良渚先民“天人合一”的观念,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神徽的符号意象,也伴随着良渚文化,迈进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

第二季第十五集

点击观看《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二季第十五集

第一季经典回顾

“探宝上博”系列纪录片(第一季·共25期)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手语版已于5月11日,在上海博物馆视频号上线,每日更新1集,欢迎垂注。

·上海博物馆·

SMG记者、编辑|王琳琳、邢维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福泉   竹林   纹饰   文化   先民   神人   神灵   上海   宝藏   了不起   博物馆   象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