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碗粉撬开中国美食界,贵州高铁50分的遵义小吃多到数不清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央视新闻巡回带货直播活动打卡贵州,来自遵义的邹市明强力推荐遵义羊肉粉


深夜刷到视频的阿球开始想念那一口鲜,想念遵义藏在巷子里、足以撑起一篇千字论文的各色小吃。


耗时15年学习千年传承 抖音@杨柳演绎独竹漂


阿球初访遵义是到赤水探访百年古法晒醋,挨着竹林吃了一顿“熊猫宴”,小城节奏慢,晚上在河边吃着简单的小食一坐就是大半夜,晚风一吹带来一种窝心的归属感。


再忆遵义,是来自仁怀的苗族姑娘跟我怀念她的老家,火灶上方熏着腊肉,放养的黑脚土山鸡肌肉超紧实。


@syounghk


出差去贵阳,为了一碗正宗的虾子羊肉粉多留了两天,高铁50分钟去了趟遵义。发现仅是遵义城就足够让人吃“醉”。


@von__d


当地人不爱大酒店,只爱往巷子里钻,找个人跟你安利,你会听见:


蛋包洋芋、野冰粉、酸汤乌江鱼、豆花面、鸭溪凉粉、红油面皮、洋芋粑粑、怪噜、豌豆糯米饭、炒洋芋、烤米皮、肉片粉、鹅肉粉、辣鸡米皮、红油水饺、黄糕粑、豆腐圆子、豆米火锅、豆腐圆子、酸汤、甜酒粑、三鲜粉、辣得笑……


虽然有许多当地人摇头,但名气最大的美食一条街“捞沙巷”就已经足够让外地游客阿球满足。


@央视《味道》


旅游相对没那么红火,老店得以几十年如一日地传承老味道,手工制的豆花、粉面吃到嘴里就明白它的可贵。


平平无奇一碗臭豆腐,加上遵义本地特色就是能让人一口难忘~


享誉国际的"Chilli Pepper Town"

说遵义会吃辣你别不服气


@worldchillialliance

@cgtnenespanol


你难以想象遵义有多辣,就像阿球难以相信原来还有世界辣椒联盟秘书长这个职位


阿球以往探讨“辣”,总有贵州的朋友为自己家乡鸣不平,而放眼贵州,遵义又显得有一些特别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是全国辣椒产业发展风向标,刚刚结束的第5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仅会上签约项目金额就达到了28.36亿元



会吃辣让这里成为了嗜辣者的天堂不是吓人的干辣而是回味无穷的酸辣、香辣。


可以入菜,可以蘸食,可以拌饭,甚至可以当做零食直接入口,红彤彤的辣椒酥刷着综艺一会儿就是一袋,胃里却没有丝毫不适。


@《天天向上》


但遵义人最离不开的还是各式蘸水:


糟辣椒、糊辣椒、糍粑辣椒、辣椒面、油辣椒、鸡辣角、烧辣椒、香辣脆、阴辣椒、柴火辣椒、豆豉辣椒、肉末辣椒……走上《天天向上》引来惊叹连连。


平时吃惯了的食物遇上蘸水,就拥有了截然不同的崭新魅力。


一碗羊肉粉撬动中国美食圈

遵义对米粉面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遵义羊肉粉/


@央视《味道》


遵义最出圈的美食代表。


现制的鲜粉熬制五小时以上的羊汤稍微烫熟就捞出,盖上几片用石头压实后再切片的羊肉再加一些花椒粉、芫荽、蒜苗,浇一勺羊汤就可以上桌了。



羊肉鲜嫩带着肉皮有微微的弹牙,米粉挂着汤吸溜吸溜就进肚。


吹开表层的红油来一口汤,感觉一股热流游走全身,即使是夏天也舍不掉这一碗热辣。


董公寺戴家羊肉粉:公园路8号


/豆花面/


@creeph


遵义人的日常生活由一碗豆花面开启。


手工制作的碱面浸在豆浆里,再盖上雪白的豆花,极为素净的一碗,滋味全在旁边那一碗蘸水里。


@ruuskka


阿球每次都先把豆花吃完,然后才开始嚯嚯碱水面。


蘸水的辣和豆花的清淡碰撞出极为奇妙的味道。面条裹着蘸水里的辣椒、肉丁、花生、香葱等一起进入口腔,香到不行!


@bbergen

图自@火筵家常


豆浆太过清淡,有朋友吃完胃不太舒服,那可以选择干溜的吃法


即面碗里不盛豆浆,把蘸水直接淋在盖着豆花的面上,拌匀食用,虽然少了蘸吃的些许乐趣,但更方便省事。


刘成祜豆花面:公园路9号


/米皮/


@yumsik_kobbb


米皮店也遍布遵义大街小巷,比较出名的做法就是红油米皮和乌江辣鸡米皮


红油米皮不用多说,味道好坏全在那一勺红油辣子上,这几年争议越来越大的刘二妈米皮,就是因为辣子做的不错,让许多当地人一边骂一边馋。


图自@遵义美食


名字有一点点杀伤力的辣鸡米皮,辣鸡其实指的是浇头,一般做干溜的吃法。


米皮柔韧,去骨的辣鸡丁口口香辣,还要再加一勺油辣子,店家自制的泡菜负责开胃解腻。胃口小的朋友吃到一半就开始在米皮里翻泡菜吃。


付记红油米皮刘家湾菜市口第一初级中学门口

黄老大特色米皮自制米皮是最大的亮点(中华北路51号)

肖幺嬢乌江辣鸡米皮:香宁巷15号


/鸭溪凉粉/


图自@小红书-一颗杨桃


一个遵义人可能不喜欢吃凉粉,但他也不会否认鸭溪凉粉的地位。历史悠久,是黔北凉粉的代表。


切好的凉粉浇上特制的油辣椒、酱、蒜水,不仅是消暑佳品,更是解腻首选。


/豌豆糯米饭/



遵义最受欢迎的早餐之一,早晨急着上班的拿着糯米饭(团)路上解决,时间充裕的则会找家店坐下来慢慢享受一餐豌豆糯米饭。


小碗里盛上蒸好的白糯米,放上自己喜欢的花生、酸萝卜、脆哨、榨菜肉丁等配料,浇一勺油辣子让它有滋有味。


图自@遵义美食


美味灵魂还有搭配的一碗豌豆汤,和筒子骨一起熬上数个小时,骨汤鲜美,豌豆绵软


可以搭配着吃,也可以将汤直接倒进糯米饭里用勺子舀着吃。碗里所有滋味在汤里融合,每一口都美得让人想长叹一口气。


付记红油米皮刘家湾菜市口第一初级中学门口


/红油水饺/


@叶知秋


各地都有的水饺、抄手因为有了遵义的辣椒拥有了截然不同的魅力。



周记红油水饺


@遵义早知道


在遵义说起红油水饺,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周记。1989年开业,用特色的调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红彤彤的油辣椒牵手特制的芝麻面,哪怕不能吃辣的人也能美美地来上一碗。


把豆腐、洋芋吃出花

一碟蘸水开启舌尖曼妙体验


/洋芋粑粑/



阿球最爱的街头洋芋美食。


洋芋煮熟,捣成泥用模具制成粑粑,点单之后下锅油炸,外酥里嫩


必不可少的就是蘸碟,分干湿两种,干的则一次能蘸取很多适合能吃且爱吃辣的人,湿的则辣度被稀释,味型更丰富。吃到嘴里香的要命。


哑巴汤圆:万里路272号


/炒洋芋、炸洋芋/


@央视《味道》


遵义人对洋芋的爱让你可以在这里见证洋芋的十八般做法。


煮熟的土豆剁碎,加入泡菜、葱花、辣椒…一起翻炒,一份简简单单的炒洋芋但又让人回味无穷,离得近的经常打包两份回家做宵夜。阿球甚至看到有人带它上了高铁。



炸洋芋,颜值很低但好吃程度高得惊人。听说阿球在贵州还有人专门微信求人肉托运。


洋芋切成极细极薄的片或条,在油锅里走一遭,撒上辣椒面放一会就会变得酥脆无比。包装袋简陋的没眼看,但停不下来的手又极为诚实。


/蛋包洋芋/


@ruuskka


蛋包洋芋则是炒洋芋的进化版,炒好的洋芋放在四边,


有人点单打一个鸡蛋下去,鸡蛋快煎熟的时候取适量炒洋芋放到鸡蛋上,让鸡蛋包裹着洋芋装盘。


@jelly_lzy


鸡蛋的嫩包裹着炒洋芋的香在嘴中迸发,幸福感油然而生,不过不吃折耳根的朋友记得要在点单的时候就问清楚能不能不加。


/豆腐圆子/



油炸的小食总是特别讨人喜欢,比如豆腐圆子。


调味后的豆腐茸捏成圆形下锅油炸。外皮焦香,内里还是松软冒着热气,蘸上折耳根、辣椒水等做的酱汁,口味丰富而且不会腻。不过吃不了折耳根的慎重尝试。


哑巴汤圆:万里路272号


/恋爱豆腐果/


@央视《味道》


豆腐做好后,会在碱水中浸泡,碱水加热至一定温度会让豆腐回到豆花或豆浆的状态。


于是哪怕外皮被烤到焦黄,内里还是嫩得出水,放入蘸水的一瞬间就完美融为一体。


爱的人觉得它咸辣爽滑。不爱的人看到折耳根就放弃尝试。


/烤小豆腐/


@央视《味道》


烤小豆腐是遵义人难以抵挡的诱惑,搬个塑料小板凳围着小烤炉坐成一圈,有滋有味的夜宵秀就拉开了帷幕。


有氛围还美味,喜爱豆制品的阿球爱惨了。


夜晚的遵义也精彩无限

最好吃的烤鱼只在自己家楼下


/酸汤乌江鱼/


@央视《味道》


乌江流域的各种鲜鱼和别具风味的乌江豆腐,文火慢煮,让鱼的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徐徐溶入汤中


鱼肉肉质细腻肥厚,豆腐嫩滑浓香,独特的糍粑辣椒兼具香辣味道与软糯口感,一餐结束,是从舌尖到心头的满足。


/番茄鸡/


图自@小红书-胖灿


贵州的酸辣,在遵义以番茄鸡的形式呈现给你。


鸡肉紧实鲜嫩。汤底能吃出花椒的鲜、番茄的酸、小米辣的辣。拌饭下面都好吃。


兴俞记番茄鸡:会址路37号


/水城烙锅/


@央视《味道》


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都可以放上去烙


蘸水的花样也很多,基础的五香辣椒面到麻辣折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等。哪家店蘸水做得好,那它就只需要发愁生意太好忙不过来就行了。


贵阳常红烙锅:新蒲区林达美食街C3-1-29号

吉吉老牌烙锅:白杨坡路浓情网咖对面


/ 酸汤鱼 /



贵州出圈美食代表。用小番茄、鲜辣椒、野生木姜子为主要原料的红酸汤做汤底。


酸汤里融进了鱼的鲜味,鱼肉里煮进了汤的酸辣,浓烈却不刺激。喝汤就能喝到爽。


李二孃老牌酸汤火锅,酸汤鱼:海风井天宇大厦10-11号


还有各种隐藏的小吃

时间紧张捞沙巷还是可以走一趟



市医院野冰粉


图自@微博-丫头微猫猫


市医院的这家野冰粉,据说是遵义最老的一家、最正宗的一家。“野”来自于制作原料是纯野生,非人工种植。口感更好。


挖起一勺凝固的冰粉,用勺子切割成不规则的小块。加入黑糯米、花生碎、绿豆,蜂蜜水从不规则的裂缝里溜进去,吃到最后还是甜蜜蜜。


地址:万里路204号

喜欢玫瑰酱的可以尝尝谢哥玫瑰花糖野冰粉(电厂路18号),自制的玫瑰酱安全好味,每一口带着花的清香


/ 鸡蛋糕 /


@央视《味道》


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的遵义鸡蛋糕,比市面上常见的鸡蛋糕更加小巧,形如扁鼓。


恰到好处的烘烤时间让它酥软有弹性,捏了好几下还是会自然回弹,吃快了不会噎,吃慢了口水就把它融化了,只剩下满嘴甜香。


老谢氏鸡蛋糕:老城子尹路96号遵义会议旧址正门对面



辣得笑


@美食遵义站


从店名就可以看出它是能吃辣的人的快乐。


是遵义本地的“绝味鸭脖”,售卖各种辣卤,荤的素的种类繁多。


鸡脚、鸡翅、蟹脚、酱鸭……喜欢什么买什么。


/捞沙巷/


@lunarbellatravel

@macsky


作为最出名的、游客必打卡的美食一条街,其实阿球是觉得时间不是很充裕,且想在短时间内品尝尽可能多的遵义小吃,捞沙巷还是可以一去的。


而且阿球特地问了当地朋友,可能因为她家离的就不太远,她隔三差五也会去觅食。



钟太怪噜


@央视《味道》


各种食材在店家自制卤水里小火慢炖,一点点入味。有人点单,店家就把对应食材捞出,切成小块盛入碗中,可以单吃也可以蘸上蘸水。


说实话,这一家价格、服务、口味什么都很一般。但那个卤萝卜真是神了,吃一碗萝卜其他不好吃的都被原谅。



笼笼鲊


@央视《味道》


笼笼鲊,可以看作是遵义版的粉蒸肉。


中药材混合大米炒到发黄,然后打成面,裹上提前腌制入味的牛肉/肥肠/排骨,上笼蒸,让米香肉香调料香完美融合。


三种口味味道、口感都有极大差异,全看你喜欢哪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遵义   贵州   圆子   乌江   洋芋   豆花   中国   辣椒   豆腐   小吃   央视   味道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