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黄维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开会时见到廖运周气得说不出话

导语:

在198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黄维在助手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了大会厅内,可此时,后面传来的一阵说话声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回头一看,模糊中似乎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随着大厅内的光越来越亮,黄维逐渐看清了来人到底是谁。可正当他的眼神定格在那人的身上时,黄维只觉气血上涌,有那么一瞬间他竟然觉得自己认错了人!

可是没等他说话,那人便端了杯茶,缓慢地向黄维走了过来,他对黄维轻轻一笑,恭敬地弯下腰说:“多年不见,首长,您还是那么精神矍铄!”

听完这话,黄维面色青紫,一双手紧握拳头,恶狠狠地顶着他!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黄维和他又有怎样的渊源以至于让他对此人恨之入骨呢?

细细说来,这是黄维年轻时候发生的一段往事。

那个时候正值黄埔军校刚刚成立,年轻有为的黄维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在校任务,后面还直接被提拔成了蒋介石的亲信,主持了多场战役。

就在之后,一个叫廖运周的年轻学生也进入了黄埔军校。与黄维一样,他也是国民党军队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此时,一个叫靖任秋的人开始慢慢进入到了廖运周的生活里。他开始和廖运周走在一起,两人时常一起探讨国家大事,一起畅想民族未来,廖运周被靖任秋深深地吸引了,之后更是在靖任秋的介绍下,廖运周首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国家的战争状况也开始变得越发复杂。经过组织的一番讨论决定让廖运周投身国民党,并借机探到国民党行动的相关动向。

廖运周十分荣幸地接受了这次任务,并在毕业之初就开始思考如何能用出色的表现为组织增添自己的一份力。

这个时候,他的机会来了。

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激战几天几夜。日本派出了自己最强的师团,准备截断国民党背后的增援军队。而国民党也不甘示弱,在会战爆发之前就已经在几个埋伏点上安排好了人手。

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坐在营帐中的黄维更是时刻关注着前方战争的动向。

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着土烟。眼里更是因为熬夜而布满了红血丝,可正在此时,有士兵来报,声称有贵客来访!

黄维一开始还十分纳闷,现在战争进行得这么激烈,难道组织还有下一步的指示?

没有多想,黄维就让人将所谓的“贵客”领进了屋。

而这天,也是廖运周第一次站在黄维面前。

廖运周见到黄维事没有怯懦更没有任何奉承。他直接说自己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此番前来是有事要让黄维相助。

黄维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年轻人放在心上,但因为两人均毕业于黄埔军校,所以黄维在心里就对廖运周这个人有些好感。

他进来后,黄维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发现这是个面目清秀,身材魁梧有担当的小伙子。

所以,黄维立马放下了手里的公务,拉着廖运周到了室内。

刚开始两个人只是先寒暄了一番。细细交流之下,黄维才发现原来廖运周是黄埔五期的学生,而他的兄长则是黄埔一期的学生,跟黄维关系也不错。

所以一来二去,黄埔对这个年轻人的好感度倍增。

是时,黄维直接拿出了副棋盘,说:“外面更深露重,如果只是谈公事不免有些乏味,我们来下一局象棋吧。”

廖运周愉快地答应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这是黄维对自己的考验。

在这样的人面前许多话其实不需要直说,棋子交锋间就足以窥见一个人的心胸与学识。

落子之间你来我往,黄维惊叹于廖运周的布局,而廖运周也有些难以招架黄维的攻势。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将自己后方的防守稳固得如铜墙铁壁般,没有给黄维任何一丝进攻的可能。

外面虽然已是深夜,三月春寒料峭,夜晚的寒风更是吹得营帐中的油灯呼呼作响。

可两个人的头上都已经渗出了一层茂密的汗珠。

终于,一局结束,两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此时,黄维才开始问廖运周来次真正的意图。

廖运周说:“我这次来是想来找您借武器的。我想借您的火炮,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听完,黄维先是愣了两秒。他能看出这个年轻人并不简单,可一上来就要跟自己借如此贵重的东西,黄维心里不免也打起了鼓。

可看着廖运周心胸坦荡,为人有勇有谋,绝不是什么宵小鼠辈。

黄维没有说答应与否,反而和聊家常般跟廖运周探讨了一下火炮的构造,以及火炮在战争中的应用方法。

出乎黄维的意料,廖运周虽然没有用过几会火炮,但对火炮的使用和构造如数家珍。甚至他还根据当地的地形给黄维说了一下如果使用火炮在当地对敌人的杀伤力。

与廖运周聊完后,黄维十分开心,于是他不再有任何犹豫,立马将火炮借给了廖运周。

而廖运周也没有辜负黄维的期望。

回去后他和自己的同伴紧密部署,终于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提前埋伏了起来。

他让自己的战士隐秘在草丛里,只要听到一声炮响,全员立马进入作战状态。

等了一天,日军没有经过这个地方,仍然是空空如也。

可是到了第三天傍晚,廖运周意料之中的事情出现了。

只见日军运载着物资走进了廖运周等人提前布好的埋伏圈,随着一声轰响。炮弹在空中炸开,发出了地动山摇的声音。

敌军立马慌了神,他们四下找着炮弹发出声的位置,却没有一人能够精准捕捉到廖运周等人的踪迹。

廖运周此时抓住时机,又接连发了好几枚炮弹。敌人被打得猝不及防,连忙抱头鼠窜。

而敌人押送的好几车物资,也顺便成了廖运周军队的战利品。

此战大捷,蒋介石更是因为廖运周表现出众而亲自为他颁发奖励。黄维此时对廖运周更是有爱才之心。

他时常和廖运周商量周围的作战形式和接下来的行动部署。根据廖运周给出的建议,黄维更是全盘接受。

渐渐地,在廖运周的帮助下,黄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打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敌人一度听到黄维的名字就闻风丧胆。

可就在黄维认为情势能够按照自己所想一直发展下去的时候, 一次战役让他真正看清了廖运周的身份!

淮海战役爆发后,蒋介石开始筹谋转移战场,黄维身为蒋介石十分信任的人自然当仁不让要为他做掩护。

而廖运周又是黄维的心腹,所以在转移部队之前,黄维就已经把计划告诉了廖运周。

但此时,廖运周却一改往常的姿态,他没有向黄维提出什么建议,反而说:“一切听您的指挥,我的军队也归您调遣!”

听完此话,黄维心中满是得意,接下来他便向廖运周十分仔细地陈述了自己作战的细节。

而廖运周则是凭借自己强大的记忆记住了黄维所有说过的话,当天晚上,他就把信息秘密地送了出去。

果然,到了军队撤离当天,在营帐里等待廖运周大胜归来的黄维却突然收到了他要起义的消息。

后面有人来报,国民党撤离的军队接连收到了共产党军队的埋伏,损失惨重。

直到那时,黄维才真正认清了廖运周的身份,明白他其实是一位共产党员。

不久,国民党战败,蒋介石撤出大陆,而服务于国民党军队的黄维自然而然也沦为了阶下囚。

不过,共产党本着对人民优待的原则,只把黄维关进了北京的功德林监狱里面进行改造。

后来更是因为他的身体原因而出狱治疗。

渐渐地,黄维在回忆往昔时也知道了自己年轻时所犯下的过错,不过好在共产党宽大,在黄维晚年时不光安排他出狱,还为他安排了一份文史研究员的工作。

后来黄维更是作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出现在了政协会议中。

看到廖运周的那一霎那,黄维仍然气不打一出来,可是已经年过古稀的他实在不会再像年轻时容易生气了,事后,两人坐在一起共同回忆往昔。

经过这么多年,两人终于冰释前嫌,又找回了当初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全国政协   黄埔军校   营帐   作战   火炮   埋伏   常委   蒋介石   国民党   军队   敌人   黄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