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隋朝的十关守将都是谁,他们的武力如何排名?


咱们先看看大隋朝的十关守将都是谁。

第一位:东岭关守将,红袍大帅杨义臣;

第二位:潼关守将,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三位:凤鸣关守将,凤鸣侯李子通;

第四位:南阳关守将,南阳侯伍云召;

第五位:山马关守将,铁戟大将裴仁基;

第六位:虎牢关守将,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七位:红泥关守将,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八位:汜水关守将,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九位:金堤关守将,金刀太岁华公吉;

第十位:黄土关守将,黑面煞神孙得龙。

要问这十关守将的武力如何排名,我认为排名如下。

第一名:南阳关守将,南阳侯伍云召

伍云召,开隋九老之一忠孝王伍建章之子,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南阳侯,名列隋唐第五条好汉。

他面如紫玉,相貌俊朗,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亮银枪,杀伐果敢,勇冠三军!

他本是镇守一座南阳关的南阳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体恤将士,爱民如子。皆因为其父被隋炀帝杨广所害,伍云召悲痛欲绝,一怒之下起兵反隋。

大战南阳关的时候,伍云召凭着胯下马掌中枪,日不移影连败隋军十八员大将,威震敌胆!后因不敌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而最终兵败。

之后,伍云召投靠了自己的岳父,河北凤鸣王李子通。

四平山之战中,伍云召曾联手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六条好汉伍天锡,大战过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

那段故事就叫“海云天三人组,大战天宝将!”

那一战,伍云召三人虽然未能取胜,但也消耗了宇文成都大量体力,为银锤太保裴元庆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名:潼关守将,花刀大帅魏文通

魏文通,金刀将魏成魏公旭之子,名列隋唐第九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九点桃花兽,掌中一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武艺超群,刀法精湛,人称“花刀大帅”。

再加上他面如重枣,凤眼蚕眉,相貌和三国年间的蜀汉大将关羽关云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因此还有个绰号叫“赛关爷”。

魏文通这个人虽然处世圆滑,善于心计,但对大隋朝却是忠心不二,故此大隋朝的兵马大元帅“靠山王”杨林对他十分器重,要不然也不会让他镇守潼关。

魏文通镇守潼关多年,凭着胯下马掌中刀,几乎没遇到过对手。

想当初潼关城外一场大战,秦琼等人和他交了手,结果被魏文通一口大刀杀的是九战九败,九败九逃。

那段故事就叫“九战魏文通!”

第三名:虎牢关守将,四宝大将尚师徒

尚师徒,四宝大将尚司朗之子,名列隋唐第十条好汉。

可能有朋友要说了,怎么尚司朗号称四宝大将,尚师徒也号称四宝大将啊?

很简单,因为尚师徒的四宝就是继承他爹的,谁拥有这四宝谁就是四宝大将呗。

这四宝都是什么啊?

第一件:马鸣盔

又叫夜明盔。头盔之上镶有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夜晚行军,亮如白昼,别说道路照的见,就连虫蚁之物也能看的清清楚楚。相当于现在的探照灯

第二件:七翎甲

又叫唐猊铠。据说是用一种罕见的动物皮所制,不仅刀枪难入,而且这铠甲之上还有七个鱼鳞一样的铜片,一遇危险,铜片就自动竖起。相当于现在的警报器。

第三件:提炉枪

全名叫做八宝吸水提炉枪,又叫虎头阴风矛。这条枪重达一百二十斤,不仅锋利无比,而且枪杆上还拴有一个铜砣,关键时刻顺手一甩,这铜砣能当暗器使用。最令人称奇的是这枪杆的末端有一个小孔,只要将枪头插入水中,小孔内就会有水流喷出。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泵。

第四件:呼雷豹

一说“虎类豹”。四宝之中,这是尚师徒最喜爱的一件。这匹马不仅登山涉水,如履平地,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它的叫声犹如龙吟虎啸,只要它一嘶叫,别的战马当时就吓得瘫软在地。这可太厉害了,马上作战,战马至关重要,还没动手,你的战马先瘫软了,这仗还怎么打?

尚师徒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这四宝傍身,更如同猛虎生翼一般。

第四名:红泥关守将,八马将军新文礼

新文礼,新永丰之子,名列隋唐第十一条好汉。

他身高丈二,高大异常,据说双臂一晃,有“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之神力,故此人称八马将军。

他胯下一匹金睛白毛大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朔,力猛槊沉,悍勇绝伦。

红泥关前一场大战,他一人独占瓦岗军二十多员战将,兀自越战越勇。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新文礼最露脸的战绩就是诱杀裴元庆。

那银锤太保裴元庆名列隋唐第三条好汉,是何等的英雄,何等的厉害?只因为中了新文礼的诱敌之计,误入庆坠山烈火阵,结果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第五名:汜水关守将,金刀殿帅左天成

左天成,左都茂之子,名列隋唐第十三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虎头映日驹,掌中一口金背七星砍山刀,马快刀急,英勇过人,人称“快马金刀无敌将”。

他纵横疆场多年,东讨辽东,北御突厥,为大隋朝立下汗马功劳,是靠山王杨林的得力爱将,是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金刀殿帅”。

后来汜水关缺少大将,靠山王杨林就把他调来了。

左天成这个人不仅能耐大,而且品行端正。他领兵多年,一向是大公无私,赏罚分明,从不克扣军饷,从不打骂将士,因此深受手下军兵的拥戴。

瓦岗军攻打汜水关之时,左天成凭着掌中一口金刀,连败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王君可单雄信五人,这瓦岗军五虎将无不心服口服。

瓦岗军五虎上将不行,身为瓦岗军兵马大元帅的秦琼上去也照样不行,他的绝技撒手锏在人家左天成面前根本就玩儿不转。

第六名:东岭关守将,红袍大帅杨义臣

杨芳,字义臣,靠山王杨林的结义兄弟,爵位是颖州王,名列隋唐第十四条好汉。

他胯下一匹赛风五斑驹,掌中一口金龙滚月刀,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善于排兵布阵,大名鼎鼎的四门铜旗阵就是由他摆下的。

杨义臣不仅能耐大,而且权力也很大。在大隋朝这十关守将之中,他是地位最高的一位,同时也是拥兵最多的一位。

别的关口基本上都是十来万兵马,有的小关口甚至只有两三万,而杨义臣的东岭关则有大兵二十多万。

这么说吧,在大隋朝所有的统兵将领之中,除了靠山王杨林之外,就得属他的兵威最盛。

杨义臣为什么这么大的权力呢?因为他也是大隋朝的一位开国功臣,功劳显赫,仅次于“开隋九老”。

开隋九老是:忠孝王,太师伍建章;齐平王,大丞相高熲;靠山王,大元帅杨林;镇南王,上柱国贺若弼;徽州王,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兵部尚书邱瑞;平南王,上柱国韩擒虎;定南王,大将军定彦平;越王,大司徒杨素。

杨义臣与这九老都有交情,而且和好几位还是结义兄弟。

大隋朝也就是“开隋九老”罢了,要是“开隋十老”的话,第十位估计就得是杨义臣。

第七名:金堤关守将,金刀太岁华公吉

华公吉,金堤关的正总兵,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人称“金刀太岁”。

他还有个弟弟叫华公义,是金堤关的副总兵,掌中一口银背砍山刀,人称“银刀太岁”。

这哥俩儿镇守一座金堤关多年,也是大隋朝赫赫有名的上将。

另外他们手下还有四位偏将,分别是:马三保、刘洪基、段志贤、殷开山。这四位也是每人掌中一口大刀。

正副二总兵再加上四位偏将,号称“六口大刀镇金堤”。

后来山东义军大战金堤关的时候,程咬金三斧子砍死了花公义,秦琼熟铜锏打死了花公吉,四偏将逃走,金堤关失守。

那段故事就叫“走马取金堤!”

第八名:山马关守将,铁戟大将裴仁基

裴仁基,大隋朝开国将领之一,银锤太保裴元庆的父亲,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岳父老泰山。

想当初他跟着隋文帝杨坚打天下,凭着胯下一匹千里浑天兽,掌中一条镔铁盘龙戟,也曾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大隋朝平定天下之后,裴仁基被封为十二位辅国将军之一,奉命镇守一座山马关。

后来他奉命攻打瓦岗寨,由于遭到奸臣的陷害,不得已投靠了瓦岗军。

第九名:凤鸣关守将,凤鸣侯李子通

李子通,大隋朝开国将领之一,南阳侯伍云召的岳父。

当初隋文帝杨坚打天下,李子通功劳甚大,虽然比不了“开隋九老”,但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大隋朝平定天下之后,李子通被隋文帝杨坚封为凤鸣侯,奉命镇守一座凤鸣关。

后来隋炀帝杨广继位,害死了亲家伍建章,逼反了女婿伍云召,李子通知道不能独善其身,于是也兴兵反隋,自立凤鸣王。

在女婿伍云召的大力相助之下,李子通在十八路反王之中可以说是佼佼者。

第十名:黄土关守将,黑面煞神孙得龙

孙得龙,黄土关的正总兵,人称“黑面煞神”。

他还有个兄弟叫孙得虎,是黄土关的副总兵,人称“花面煞神”。

这孙氏弟兄每人掌中一条长枪,虽然也有几合勇战,但对付普通士兵还行,在能征善战的上将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哥俩儿的武艺虽然不咋地,但挺会动心眼儿,善于耍阴谋。

当初瓦岗军攻打黄土关的时候,这哥俩儿就曾使用诈降之计,害死了瓦岗军五百士兵。

后来徐茂公用计,齐国远和李如圭出马,逼死了孙得龙和孙得虎,夺取了黄土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隋朝   隋唐   潼关   瓦岗军   之子   南阳   李子   师徒   好汉   大将   武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