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快百年,为何最终沦为风俗业大国

巴雅达,一个老牌蒙古向导,每每回忆起自己的故乡,他总是叹息不已:“如果有来世,请让我出生在中国,我受够了蒙古。”

他出生在蒙古西北角的乌列盖地区,这里距离中蒙俄三国交界处不足百里。祖上几十代都是牧民,过着“哪里有草哪里就是家”的游牧生活。巴雅达的爷爷曾告诉他们这一支部族出自“室韦部”,元朝时他们远遁阿尔泰雪山,繁衍生息近千年,躲过了金、辽、契丹和明朝清朝的同化和追捕,甚至连俄国内战和二战也成功避过,可惜最后却被所谓的《蒙苏条约》给害惨了。

在二战后,蒙古全面倒向苏联,交出“地空防卫权”,准许苏联三个师常驻蒙古。蒙古经济、文化和未来发展都被苏联控制,蒙古语被废,改用西里尔字母,所有私有土地牧场也被收归国有。苏联认为按人均方式发放土地最公平,却忽略了蒙古内部存在阶级差异,导致土地分配不均,贫富悬殊。

巴雅达的家族原本是牧民,收归土地后只能去荒凉的戈壁滩放牧。他们尝试改行,但土地补偿有限,只能在乌兰巴托郊区获得700平方米的土地,且水电等基础设施需要自行负责。筹建房屋的费用让他们掏空所有,才勉强在乌兰巴托郊外的半坡上有了一个简陋的“两室一卫”住所。

为了维持生计,巴雅达一家不得不分开生活。父母和叔婶留在戈壁放牧,夫妻带着四个孩子在乌兰巴托上学。妻子负责照顾孩子,而巴雅达则除了做向导外,还接一些宰羊、挖矿等兼职工作。虽然生活劳累,但勉强维持温饱。

然而,命运却总是捉弄着他们。2010年的一场大雪灾摧毁了蒙古国牧民的所有希望:4万多牧民的牲畜全部死亡,死亡过半的牧民超过16万,牲畜死亡率高达总量的四分之一,接近900万头。


巴雅达一家也遭受到惨重的损失,父母和叔婶不得不跟随数十万牧民返回乌兰巴托。然而,此时的蒙古政府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偏僻的山区给牧民划出一块土地,这地方连手机信号都难以接收。

根据蒙古的“苏律”,牧民虽然获得了700平米的宅基地和1亩的菜地使用权,但这些土地不能用来放牧或养牲畜。因此,即使有了土地,牧民依然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异常艰难。媒体报道了一群被称为“蒙古地下人”的群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分到土地,只能在下水道或供暖管道中居住,生活极其困苦。

经济困难导致很多蒙古女子转向风俗产业,模仿日本和韩国的风俗业。蒙古国政府因债务缠身,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风俗业的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其中,甚至有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行业。

蒙古女子异域风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特别是韩国富豪会千里迢迢前往蒙古国的红灯区寻欢。但这个行业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与国外犯罪分子勾结,把样貌好的女子卖到国外的红灯区揽客,利润分享。蒙古国明面上从事风俗业的女子已高达1.9万人,要知道蒙古国全国人口也才300万人左右,这个占比相当惊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乌兰巴托   风俗   苏联   蒙古   业大   牧民   红灯区   牲畜   土地   女子   蒙古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