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国军高级将领,身份如同解放军元帅,因不肯打我军辞官当百姓

麻烦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点一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

国民党中有这样一位英雄将领,身为国军一级上将,却公然违背蒋介石命令,随后更是内战爆发后放弃海军司令军衔,成为百姓

此人到底是谁?他的结局又如何?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陈绍宽出生在清朝末年,由于家境贫困,年幼的陈绍宽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但好在父母见识超前——哪怕不吃不喝也要将陈绍宽送去读书。

陈绍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在那时除了吃饭休息,书就成了他的归属——最终以出色的成绩考入南洋水师学堂。

进入学堂后,喜欢“挑灯夜战”的陈绍宽可是犯了难——学堂规定晚上九点半熄灯就寝。

一开始陈绍宽还可以咬牙坚持,但是日子久了,终日读不够书的他感觉身上如同蚂蚁撕咬。于是连忙找到学堂管事说明此事,并以每个月额外支付六角大洋的灯火费,请求能够延长学习时间至十一点半。

“学海无涯苦作舟”,经过三年的打磨,陈绍宽如同一把利剑,光彩照人——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南洋水师学堂毕业

而对于这样优秀的学子,北洋海军也是丝毫没有犹豫便向其抛出了橄榄枝——聘用其担任基层军官。

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一战不仅打没了北海海军的家底,更是打散了清政府的神气。

看着“行将就木”般的国家,一腔热血的陈绍宽是满目凄凉,正在他痛心一身本领无处施展时,转机出现了,为了弥补海军上的差距,当时清政府派出许多年轻军官去国外学习先进航海技术和管理方式,陈绍宽自然也在其列。

怀揣着对富国强军的热爱和渴望,1916年陈绍宽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

在美国方面的培养下,陈绍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接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装备和作战理论,比如水上飞机和潜水艇的相关技术

陈绍宽深知这些现代海军作战的战术和策略知识对中国海军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只字不敢忘,句句刻心头。

经过一番系统的培训,有了理论知识的他又辗转于欧洲各个海上战场,近距离观看铁甲舰的作战技巧。

为了帮助中国海军打好基础,陈绍宽选择了在英国各处军事港口进行参观学习。他仔细观察了英国海军的管理方式,包括舰队组织、训练体系和装备维护等方面。

甚至,还有幸跟随出港的英国潜艇进行了巡航,亲眼目睹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技术在实际行动中的表现。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决定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和奥地利宣战。在这个关键时刻,学有所成的陈绍宽以友军身份随英国战船出征——著名战役,日德兰海战便有他的身影。

在这场被称为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里,陈绍宽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身为指挥官的他,为了积累更多经验,自愿加入前线作战的潜艇部队。

要知道当时的潜艇技术并不完善,除了船体大小和现在的大型快艇差不多外,潜艇还没有一点反制手段,一旦碰见鱼雷便是船毁人亡。

好在“老天庇护”,陈绍宽不仅在死伤惨重的战场上存活了下来,更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国人,英国海军当局给予了其高度赞扬,英国女王更是亲自授予他特别劳绩勋章

为国奉献的一生

1919年2月,陈绍宽作为中国海军代表以胜利方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

就在他昂扬阔步的走进会场,并以胜利方的身份与当众的西方国家商讨时,各国外交人员的不屑,应得的权益被无止境的损害,让陈绍宽愣在了当场,“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大字更是一直萦绕在心头无法释怀。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经过这次外交谈判,陈绍宽膨胀的内心再次冷静下来——“我一定要为国家建设出强大海军”这一想法,从此刻变成了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1920年陈绍宽回国后担任“通济”舰舰长,在见识过国外先进的铁甲舰后,这艘福建省制造的兵船在陈绍宽眼里就显得十分“寒酸”。

但是这一切都是小问题——主要人民斗争向前的心不死,技术上的差距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在他上位,便将舰上实习的年轻舰员当做眼中宝。

对于,战斗型人才,他会在晴朗的日子,带领学员学习如何操纵船只,使用舰载武器。当暴风雨来临时,他让学员们进入船上吊载的小船搏击风浪,训练他们的勇气。在陈绍宽的悉心培养下,他为中国海军培养出了数百名优秀的基层军官。

除了训练成员外,陈绍宽还会抽空关注国内外局势,他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海军战争的主要形态可能会在制空权和制海权两个立体空间内展开。

对此,他设计出一个以20艘舰船为核心,配备各种水面舰艇和水上飞机组成的超级水面编队

遗憾的是,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无法承担如此庞大且疯狂的军费开支。因此,陈绍宽的计划只能是一个空想。

1931年,时任国民党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向日本订购了一艘轻巡洋舰,命名为“宁海号”。由于海军军费紧张,拿不出那么多现金,只能将东北大豆折价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支付建造费用。

虽然代价很大,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宁海号上装备的先进武器都是全新的,除去六门140毫米主炮以外,还有鱼雷、防空火炮、深水炸弹和用于侦查的水上飞机。

随后更是靠着宁海号图纸和部分零件,聪明的建筑工们用五年时间修建出了宁海号的姊妹舰平海舰。

但“天不遂人愿”,在中国海军拥有这样先进的现代化军舰的时间不到两年,一场战争的突如其来,便将其粉碎。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防止日本舰队通过江阴水道绕至长江上侧攻击淞沪前线的中国陆军,陈绍宽率领国民党第一舰队的平海号、宁海号和逸仙号前往江阴,构筑封锁线。

随后,又向河中投放了大量碎石,并在附近水域布设水雷。

按照国民党海军的设想,在封锁江阴要塞后,日本舰队只能面对由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联合发射的炮火,为了激怒日军进入我方舰队的包围圈,英勇的海军战士乘坐鱼雷艇对日军旗舰出云号巡洋舰发射了两枚鱼雷,成功击伤了日军指挥官的坐舰。

然而,国民党海军仍然停留在水面舰队决战的思维模式中,并没有意识到现代化战争已经开始。陈绍宽等来的不是日本主力舰队,而是源源不断来自天空的日本飞机的编队轰炸!

面对高速袭来的敌机,仅凭舰队的防空炮根本无法阻止飞机突破防线。在58架舰载机的第一轮集群攻击下,只有一架飞机被防空炮命中并脱离编队,剩下的飞机将炮弹投掷到宁海舰附近水域。

大量的子弹穿透了宁海舰的舰体,导致船体严重进水,不得不被迫脱离战斗,并搁浅在八圩港北岸。

据老兵回忆,所有牺牲的将士都坚守在自己的炮位上,即使面对无法战胜的强敌,没有一人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

江阴保卫战是继甲午海战之后中国海军遭受的又一次重大损失。第一和第二舰队的主力在这场战斗中全军覆没,从此中国海军几乎名存实亡

拒绝内战

然而,这场战斗成功地拖延了日本舰队三个月的时间,以惨烈的牺牲为代价,为淞沪战争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机。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陈绍宽作为海军总司令登上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参加了对日本的受降仪式。

但是十几年来与蒋介石的共事让陈绍宽明白,蒋介石根本没有将发展重心放在海军身上。

陈绍宽注视着停泊在港口中的先进美国战列舰,沉默了很久。抗战结束了,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中国海军的未来在何方呢?

而就在陈绍宽为中国海军前途命运着想时,蒋介石却计划在刚刚结束战火的土地上再次开启一场战争,而这次的“敌人”竟然是自己人……

面对蒋介石要求切断解放军的海上补给线的命令,陈绍宽以舰船需要进行检修为借口,带领海军仅存的主力舰队南下巡视台湾,避开与解放军的战场,气的蒋介石破口大骂。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陈绍宽毅然拒绝了国民党邀请他前往台湾的提议——放弃国军一级上将的头衔,选择留在福州,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小结

重回中国政治舞台的陈绍宽没有继续他的海军事业,他认为自己在抗战时期的表现“愧对国人”

因此在担任福建省副省长时,国家发给他的工资,大多被他用于家乡建设。或许是早年贫困的经历,他一直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去”,建立一番事业。

陈绍宽在海军时的许多规划对中国海军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执着于航空母舰以及对海上军事力量发展的理论,都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海军学员大都有赴英学习的经历,而我国的航母自主研发事业也在蒸蒸日上,终有一天,我们能实现陈绍宽富国强兵的海军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陈绍   宁海   江阴   作战   国军   日本   我军   元帅   舰队   蒋介石   国民党   解放军   海军   中国海军   高级将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