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齿鲨2》遇冷,吴京爱国情怀这碗饭还能走多远?

暑假过半。

轰轰烈烈的暑假档电影大盘也初见结果。

《封神第一部》成功实现逆跌,上映半个多月仍然能够保持周末日亿的票房水平。

《热烈》退出竞争。

《孤注一掷》来势汹汹,点映几天就收获5亿多的票房,和《封神第一部》争夺后期的电影盘局面。

这也是意料之中。

在前期的宣传里,《孤注一掷》就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力,在社交平台上极为受欢迎。

让人意外的是。

这一次的档期,曾经创下近57亿票房神话的吴京居然连桌都没有上去。

点映六千多万的票房。

这还算属于正常范围内,正式上映,不过才几天,口碑就跌停。

猫眼上的推荐分数只有9.0,远低于其它电影。

豆瓣开分更是刚好上及格线,只有六分多。

而众所周知。

外国电影在豆瓣的分数都会虚高一些,真实的水平该再往下低两个点看,也就是说,《巨齿鲨2:深渊》的评价,四五分上下可能更为准确。

在这种低分开局的情况下,又倒霉的撞上《孤注一掷》点映。

本来还有的那点小希望彻底破灭,上映几天排片比降低,票房遇冷,甚至不如在点映上的《孤注一掷》。

这一次,吴京似乎看走眼了,投错了项目。

一、跌破吴京底盘?

毫不夸张的说,吴京可以说是国产电影里跨时代的人物。

在他之前。

许多的电影,不管好评多还是差评。

票房基本也就只保持在二三十亿的票房。

这种上限中,大部分还是来自外国的片子,比如漫威宇宙的《复仇者联盟》系列。

而国产电影里。

为人津津乐道的《小时代》系列,以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等,单部票房都未超过8亿。

成绩最为显著突出的开心麻花出品电影《夏洛特烦恼》也就才14亿多。

在这种电影大盘被国外大片占据为主的情况下。

吴京的一部《战狼》横空出世。

它以边境线的生死抗争,军人的坚定顽强意志,以及国家的强大等等为看点。

第一部以5.5亿票房,却收获良好口碑收官打开局面。

第二部直接实现了电影划时代的意义,拿下了目前影史上最高的票房,收获56.8亿票房。

这也一度让他成为了国民心中的票房保证。

大众潜意识中有着“吴京出品,必属精品”的信任感。

这种民众的信任感是极为直观有效的。

在后期吴京接连出的电影《流浪地球1》、《流浪地球2》、《长津湖之水门桥》等,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尤其是《长津湖》,一度超越《战狼2》的趋势,最后获得了57.75亿票房的好成绩。

综上。

截至目前为止。

国内电影票房前十名里,吴京一个人就占5个席位。

这谁看一眼不说是实实在在的票房保障。

不看作品内容,但看阵容,都会想进电影院支持一波。

所以《巨齿鲨2:深渊》前期表现出了黑马的优势。

尽管第一部就被人饱受诟病,成绩并不算好,可国内电影巨星+国外动作巨星的阵容,还是让大众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感,未正式上映就有六十多万人表示想看。

可或许是观众的期待值太高了。

而且在国外科幻大片占据国内电影市场地位这么多年,大众看惯了以绚烂特效为主的超级英雄式电影,更希望看到有内容的深入人心影片存在,所以这一次的《巨齿鲨2》,纵使吴京加杰森斯坦森两个人也无法扭转电影局面。

上映差评如潮,导致电影排片从一开始的百分之四十多到百分之二十几,票房首周未过四亿,接着往下走,结局是可以预料的,各个新片上来,还有《封神第一部》和《孤注一掷》两匹黑马坐镇,留给《巨齿鲨2:深渊》的反转机会并不多了。

这部电影,将是继2017年《战狼2》之后,吴京成绩最差的一部。

二、爱国情怀式创作,到底能走多远?

明明阵容超级强大,为什么这一次用“吴京”这一张牌却不管用了?

针对这个问题。

或许可以从吴京的几部好电影成绩中去窥探。

吴京的电影风格分为两个。

一个是走主旋律正能量的路子,歌颂祖国的繁荣强大或者过去的艰苦历史,先人在历史中的艰难抗争里做出的巨大贡献。

另一个则是科幻主义,以华丽夺目的特效为主,以末世灾难为切入口,讲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救援或者自救。

在这两种风格里,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是爽文式的英雄主义。

主角经历危机,然后有金手指(例如战狼2中的中国国旗),凭借着金手指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成功解决危机,获得想要的结果。

爽点十足。

它很像很多升级流的男频网文套路。

主角被压迫,然后意外拥有金手指,再然后成长……

这个套路白用不厌,而放到电影里,还有主旋律的宣传以及夺目的特效,有种天马行空的文字具象化感,更加吸引目光。

爱国题材满分,特效满分,再加上一点点的宣传,叠满buff的吴京电影,获得高票房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一次的《巨齿鲨2:深渊》恰巧就在这一方面输了。

它是一个中外合拍作品。

这几年大众的爱国情绪可谓上涨,国民自豪感增高,文化自信提升,不再一味的吹捧国外大片,而是更加愿意看国内有思想的作品。

例如《你好,李焕英》里讲述母爱的故事。

再例如陈思诚的电影《消失的她》,实事改编,精准面向和打击恋爱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等等。

没有了爱国这一层buff,深海大鲨鱼的冒险旅程又距离观众甚远,缺乏代入感,且冒险题材单一,从剧名可猜测剧情套路,又减少了期待感。

它的票房,就只能够靠特效的视觉观感来支撑。

然而过去国外的特效占据市场天地,可这两年我们国内的也在精进,虽还不能完全与之相提并论,实际也不差,且缺乏内涵,只有特效的作品,不过是空中高阁,根本支撑不起来故事,所以纵使是吴京式的爽文版英雄主义,看上去也难以拯救这种局面。

这让人不禁会想,吴京的爱国主义情怀电影路,究竟还能走多远?

三、小鲜肉发家转型硬汉

现在的吴京,是大众眼中备受认可的硬汉。

是主旋律和科幻电影里的“定海神针”,是不允许自己“娘”,有“娘炮”这种标签存在的实力演员,可放到二十几年前,大家都知道,吴京,其实也是小鲜肉发家走过来的。

焦恩俊版本的《小李飞刀》里拥有悲惨身世但却个性洒脱自在的阿飞,是《南少林三十六房》里古灵精怪的方世玉,《少年武王》中身负血海深仇的小和尚法正(昙志),《倩女幽魂》剧版中的诸葛流云,《太极宗师》里的大宗师杨昱乾,还是《策马啸西风》中和俞飞鸿姐姐谈起禁忌姐弟恋的孟星魂。

年轻时候的吴京,最为标致性的特点就是他的娃娃脸,还有笑起来深陷进去的小酒窝。

年华正好,笑起来又乖又甜,还是个武术高手。

剧作里,他的打戏干净又利落,漂亮得不行。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在那个男演员近乎是神仙打架,各有千秋的年代,也能稳占一席之地。

这时候的人,从未想过,在多年以后,那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笑得又乖又甜的吴京,会在将来,成为一名不靠脸吃饭的硬汉。

转变的时机,大概是在2008年。

在内地拍了差不多十年的戏,千禧年前后,一个港圈最后辉煌的时期,不少明星都选择去港圈闯荡,吴京也不例外。

2003年,他前往香港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过因为人生地不熟,没有人脉资源,一度混得很是不容易,只能演有几秒戏,甚至是没有台词的配角。

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勉强能在香港电影里有点份量,然而这也牵引出一桩剪不断理还乱的旧事。

多年努力的吴京终于在电影《杀破狼》中演出有点重要戏份角色。

重武打动作的电影,免不了出现一些意外,他和甄子丹因为这部戏产生的纠葛,在外界传说至今。

《杀破狼》之后,吴京又出演了一部武打电影《男儿本色》。

虽是作为配角,可他凭着这部戏,提名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

遗憾的是,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

又是生矛盾,又是错失奖项,接连的两个打击或许让吴京重新思考了自己的演艺发展道路。

《男儿本色》后,他放弃香港市场,回到内地发展,从被选择的演员转型导演,执导动作片《狼牙》,并且开始了他“狼”系列的爱国主义情怀作品。

香港四五年的摸爬滚打,让他从曾经的小鲜肉成功转型武打明星类硬汉。

风格与选择走的路子,适配度刚好。

四、吴京的黑与红

回到内地发展,导演、演员双身份的这条路,吴京显然走得非常好。

《狼牙》小有名气。

军旅作品《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里的军人形象彻底扭转大众对他过往的小鲜肉形象。

2015年执导电影《战狼1》获得在当时来说相对较好的票房成绩,并且打开口碑,形成系列风格,让2017年的续篇《战狼2》成功将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票房带上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此后更是好片不断,每一上映一部几乎都能收获口碑和票房。

人至中年。

吴京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大红大紫。

可是伴随着红而来的,还有黑。

吴京也没有成为娱乐圈这个铁律的偏爱。

几部电影连续大卖后,关于吴京的评价,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他们指责吴京的电影没有太多内涵,只是在消费广大观众的爱国情怀,作品千篇一律的,创新度不高,他是为了钱,为了利益才拍摄或者出演这种类型的作品。

“战狼”吴京,也避免不了被审判的结局。

不过吴京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电影,真的只是为了钱才去做这样的事吗?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在他过往的一些采访中找到答案。

《战狼》上映并且赢得口碑之前,吴京只是一个从香港发展回来的小演员和新人导演,他在内地的名气,更多是靠千禧年前后的作品,如《小李飞刀》、《太极宗师》等。

成功从小鲜肉转型硬汉,他的事业路甚至可以说是从头开始。

所以在《战狼》拍摄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得到太多资方的支持,是吴京个人在看到汶川地震上军人们的辛苦付出之后,凭借着一腔热血去拍摄这样一个歌颂军人形象的主旋律题材作品。

那个时间段。

中国的电影市场被外国大片牢牢把控,国内电影多为青春疼痛系列,如郭敬明的《小时代》,苏有朋的《左耳》等等。

没太多人看好这样一部“另类”的作品。

在投资不够的情况下,他无奈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才使得这个项目顺利进行。

这和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第一部》几乎是异曲同工,因为不被看好,没有投资,只能卖房维持拍摄进度。

有人说他们卖惨,可就算是,他们也是真实的为一部好电影做出了绝对的贡献,是他们坚持做作品的匠心精神,让中国电影在发展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战狼》系列电影成功之后,曾有媒体采访,旁敲侧击问吴京是否会像以前的武打巨星那样,前往好莱坞发展。

吴京淡定反问:“地域很重要吗?中国的市场,现在的荧幕数有多少?每天的增长速度是1.5块还是2.5块,未来的市场在哪里?我需要什么人的肯定?首先我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肯定”。

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超乎大众的文化自信。

并且表示,动作和电影本身是无国界的,不需要这种定义区分哪里是好的发展地方,哪里不是。

这或许是早年间前往香港发展,独闯演艺圈后跟他的感悟。

他相信自己,更相信国内的观众,国内的市场。

尊重大众。

事实证明,他的相信是正确的,国内的观众给了他绝对的信任和正向观影反馈,让他即使没有去很多明星向往的好莱坞发展,依然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巨齿鲨2:深渊》的滑铁卢,或许只是一个意外,相信之后的吴京,会继续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精彩作品。

#娱乐我来评#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往期精彩:施柏宇张艺凡吻戏争议再升级,男方晒亲嘴剧本,女方放拍摄花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爱国   封神   鲜肉   硬汉   大众   武打   香港   主旋律   票房   深渊   情怀   特效   观众   作品   国内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